《许我归期——玩残豪门》
第20节

作者: Eternity_Me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6-11 21:50:25

  我想,应该有这样一种人,就如同我。一开始,我们并没有那么大的志向,那么多的城府。即便明白,也不会去运用。也并非是不屑,只是不敢兴趣,不值得不愿意不想,并非不能。
  而因为某事发生后,便像着魔一样,变成另外一个人。
  当我知道卫澍有了新的生活那一刻,我想,所有的梦都已破碎,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幻想。包括那么深刻那么斑斓的回忆,看起来不过是我自己在想象中缝缝补补臆想添加。
  我再也不想做从前的自己。我再也不想做我自己。
  若不能拥有,便只有放弃或者毁灭。
  简单的说,季弘之在工作中注意到了我。我不能说自己是完全无意。我想,这也许是一个目标,也许是一场游戏,一场让我需要全情投入的游戏。
  季弘之的大太太已仙逝。二太太在香港。还在国内有一个所谓的红颜知己。鬼晓得一个七十多岁的人,有红颜知己还能有什么意义。

  而对这一个红颜知己,季弘之给了一个好不容易揽下某西部省份的业务,这一项所净收益超过一亿。
  而这些在公司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消息。
日期:2010-06-11 21:56:57

  当然这个红颜知己,也不是人们想象的年岁很轻的三奶,而是一个出身较好,有点背景的女子。年岁已经四十多。却仍然保持着举手投足的强势优雅风度。这些不用我去费心了解,在网络上甚至都可以寻到。
  季弘之年轻时候是一个很有魄力决心的人。其实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总会有很多溢美之词,似乎所有形容男人的优秀词汇都不足够。因为他们是在金字塔的上层,会影响传媒的评述。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不管怎样,他做到了绝大部分人没有做到的商业成绩,人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钦佩。就像钦佩一种自己不可能拥有的力量。

  而年龄大了以后,人总是会变的。
  再愚钝的人,年过七十,也能总结出一些人生经验和智慧。
  再睿智的人,老了以后,也会有感怀世事消极脆弱之时。
  不分男女,地位,金钱,地域。这是人的共性,当肉体老去的时候,人的心理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年轻时总会相信自己可把一切搞定。慢慢的一部分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发现自己不过是最普通的世人一个。强势的人的心理趋势变化较为缓慢,但是总会降落。再乐观的人,也要屈服于自然。

日期:2010-06-11 22:08:33

  其实我在销售队伍中只是一个最一般的人。我的业绩做的也还不错。但是也还不至于能让最高层注意到我的程度,甚至我都无法引起事业部总经理的高度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季弘之是没有任何理由注意到我的。公司有很多人都期待能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不管是什么,你离权位宝座和王冠的距离会比别人要近。在过去,我对此并无兴趣。而在现在,不一样了。
  我想摘到那颗王冠上的明珠。
  那颗明珠对过去的我来说没有意义。对现在和未来的我,有一点意义。意义就是,我想看看如果我也变成王冠周围的人。世界对我而言会怎样。会不会是这么的不公平。会不会这么的曲折。如果当初我也是带着王冠的人,我和卫澍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波折,我的内心不会这么苦,也不会在30多岁遭到致命一击。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空想。如果我真是带着王冠的人,我也不会遇到他。

  但是,路已经走到这一天了。
  季弘之和我之前只是打了个照面,路过事业群办公区,和大家打个招呼的状态。而我在那段时间,正好得到一个线索。弘毅集团在广东的某家纺织厂,因为一些环境问题,遭到了当地政府的红牌警告。因为广东经济发展愈盛,已经过了求着港台企业的阶段。尽管和当地关系作的不错,但是环境带来的恶化,已经无法掩盖。而当地报纸更是毫不留情的将此事捅了出来。
日期:2010-06-11 22:23:03

  发生此事后,幸好此事未上省报,只是在市报登载。弘毅的公关部迅速反应,将此事尽力化解。本来这事和广州这边没有什么关系。我听到这个线索后,当时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却并没有实施,观望了一下。我有一种直觉,这件事情会和我有关联,而当时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契机。

  果然,这件事情被短暂的压下去后,阴霾却仍然存在。弘毅集团在环境污染上的问题在其他省份也开始有提及。公关部甚是头疼。中国的经济真是发展了,如果是90年代,80年代,当地政府对这样的大企业是求之不得,不敢得罪。而现在,优势省份开始有更长远的想法和看法。新一代的执政官员,有了更大的战略。
  在此情境下,我给季弘之写了一封信。不是EMAIL。我想当面给他。当时做这件事情,我还并没有想,要和季弘之本人有什么牵扯,只是觉得,会是一个机会。当然也是很大的风险。因为我在做一件和本职工作毫无瓜葛的事情。转念一想,没所谓,反正我也不是那么在意这个工作。越不在意,才会越放松,效果反而出奇。
  也许因为我来自革命家很多的那个省份,有着反叛的基因。我把弘毅集团的纺织业务在全国的情况用自己的方式分析了一遍。其实大部分信息都是来源于搜索,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所了解到的。
  对纺织业务的情势,没有人比季弘之更清楚,我写上自己的陈述和分析,只是为了让他明白,我的确是认真的分析过。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我是认真的对待了此事。
  接着一笔道出,纺织企业应该逐步淡出沿海,往内陆发展。主要从成本、收益,以及将来全国布局的角度。并且列出了几个可以考虑发展的省份。其中有一个省份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想法其实并不特别。甚至有些缺德。只不过因为我写信的时节,正好是弘毅遇到了环境问题被指责时期。

  当我在停车场的电梯口守候季弘之的时候,我用了一个普通信封装着:季董亲启。
日期:2010-06-11 22:30:24

  我在最开始就已经说过。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这件事,我感觉自己已经又再一次有了负罪感。简单的说我就是建议把污染源从沿海,东部,带到了西部中部欠发达省份。甚至包括我偶读家乡。
  而恰巧这些省份又很急需拉进投资,增加岗位,增加政府政绩。至于污染,他们还没有功夫想那么多。就像90年代的广东。这是一个必然的无奈的进程,先填经济再想更长远。

  当我拿着信在那等待季弘之的时候。我记得风很冷。有一种灰尘的味道。我很爱出汗,太热,太紧张,太高兴,都会出汗。尤其是手。而当时,手却特别干枯,全身衣衫有点略大。至今依然记得捏住信封的感觉,有一点点阻力,有一点点不平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