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参笔记》
第5节

作者: 布偶先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想要寻求帮助,但是如果你姥爷发现了,你们家没有人能帮你,所以老头的一层意向是你姥爷。”
  “难道还有第二层意向?”狗哥问,看来狗哥也没料到魏秃子会去读书。
  “当然,第二层意向就是你看到的那幅皇帝的画像,你在犹疑他是谁,所以他变成了老头。而你心中对画像有恐惧,所以才会产生他在等你的感觉,而一千年,正巧是古代的象征。当然,还有第三层意向,那就是当时三子并不是睡着,而是昏迷状态。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昏迷之后,可能会逃掉惩罚,他想要寻求帮助,而恰恰是自助,所以老头的第三层意向是他自己。”魏秃子一席话让人刮目相看,鬼知道他的胖脑袋下面还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那为什么这个梦一直围绕我呢?”我问。
  “好奇啊!因为好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童年印象嘛。”魏秃子摸摸油光锃亮的脑袋,把手臂放在春娇的椅背上,一脸骄傲地问:“娇儿,你说老魏说的有道理不?”
  春娇坐在魏秃子旁边明显有压力,一边点头,一边说要去洗手间。
  魏秃子目送春娇出去,对我说:“你看,春娇都点头了。”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严大师开口了:“曹兄,我与你初次见面,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说大师请讲。
  严大师说:“自古相面释梦者均图小利,相好不相坏。你我有缘,恕我直言。依我看,这梦倒是十分凶险。”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日期:2011-5-15 16:32:00

  狗哥忙说:“大师快给说说,怎么个凶险法?”
  严大师说:“此为由病而生,乃病梦。《黄帝内经》中讲‘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此病发于夏,生内热,属火象。然此梦又因参而起,参属本草,主木,遇火则燃。岂不凶险?再看梦象,梦者象类也,有象便有征兆启示,更有预言之意。梦中有黑洞,黑暗中一切一无所知,所以杀机四伏,这也正好对应,周公所言,地中黑气上主凶。梦中白发老者,口中说在等你,这乃是大机缘,而这机缘又藏在黑暗之中,定是要历经艰险探索才能完成的机缘。最后回归这个病,虽然火势熄灭,但曹兄梦醒之后,至今体内依然留有残火,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残火是隐藏的丨炸丨药,随时可能复燃。我倒是觉得曹兄被此梦困扰多年,而此梦则尚未开始。”

  严大师半文半白地说着,我听得觉得是那么回事,又不是那么回事,就问:“那这梦可有解?”
  严大师说:“此梦有预示未来之意,天机难测。不过依我看,祖上因参发迹,此梦因参而起,曹兄本名中又有一个参字,恐怕与这参有这不解的缘分。这梦的解法想必与参有关,曹兄自要多留意着。”
  魏秃子说:“难不成那老头是个千年人参精?”
  我看小磕巴半天没说话,就问她:“你想什么呢,怎么不说话?”
  小磕巴抬头看看我,又看看大家,扑哧一下笑了,说:“我,我,我在想,想,那老头,是,是,是攻,还是受?”
  她一说完,桌上紧张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我揍她的心都有了,魏秃子和狗哥更是笑得钻到桌子底下。

  这时,春娇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对我说:“小表舅,我看到上午那两个人了。”
  狗哥和魏秃子腾地站起来,问:“在哪?”
  春娇说:“就在外面。”
  魏秃子拉住春娇就要出去,一开门,杨姐正站在外面,手中拿着一盒参。我一看,正是上午被骗走的那盒。
  杨姐将一张名片递给我,说:“人走了,没拦住,留下这个。让你明天去这个地址。”

  我接过名片一看,不禁大叫一声:“方姨!?”
  日期:2011-5-16 9:30:00
  第二天,我和小磕巴按照名片上的地址去找“方姨”。
  方姨名叫方昕,医学博士,后来我知道,她是加拿大国籍,是我爹妈的好友,一直管我妈叫姐姐。方家世代从医,九几年的时候,国内掀起移民潮,我妈差点冲动和我爸移民加拿大,现在吵架的时候还经常提这事。
  我对方姨印象深刻,那时候我还小,方姨常来我家做客。我特别希望她来,不仅因为她总会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糖果,还因为方姨是我妈闺蜜中最漂亮的。方姨爱打扮,放在现在属于“非主流”,喇叭裤、蝙蝠衫、波浪头甚至带花边的胸罩,我第一次看到都来自于方姨。
  她去美国之后,我一度还有些小忧伤。没有想到,再次相见却是以这种形式。
  名片上写着:“方氏药业驻哈尔滨办事处”字样,我猜测大概是美国不好混,和魏秃子当年一样,回国当海龟来了,不过这海归要正宗的多,虽然魏秃子长得更像海龟。
  地址在道里友谊路上,这里又叫曼哈顿第五大街。离兆麟公园不远。兆麟公园又叫中央公园、道里公园,为纪念抗日英雄李兆麟而得名。与道外的靖宇公园遥相辉映。
  哈尔滨虽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城市,但是要说历史,却也悠远。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为满族祖先居住地和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南宋时期,关押徽钦二帝的金上京就在哈尔滨下属的阿城。

  清朝中期,这里还是个小渔村,由于关内山东等地的移民的增多,逐渐形成了田家烧锅、傅家店、顾乡屯3个主要村落。随着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后,正式把“松花江镇”改为“哈尔滨市”。 横穿市区的铁路,将哈尔滨分为东西两部分,铁路以西称为“道里”,铁路以东称为“道外”。道里主要居住着来自俄罗斯、日本等地外国人,而道外居住的大多是中国人,所以一度的印象中,道外相对比较落后。解放后,哈尔滨成为工业基地,又规划了南岗、香坊、动力、太平、平房等区,形成工商一体的国际性商贸城市。

  道里区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的欧式建筑。我和小磕巴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名片上的地址,是一幢巴洛特风格的别墅小楼。
  日期:2011-5-16 9:32:00
  敲开门,一个女佣人将我们让进客厅,客厅很大,墙上挂着几幅文艺复兴风格的油画,流线形宽大的靠背沙发,让人好像置身于遥远的佛罗伦萨。在华丽的欧式风格中,间或夹杂着中式古典的物件,角落里的红木高几,上面放置着珐琅彩的瓶子,通往里屋的门边,有一扇雅致的屏风,上面画着红花翠鸟在西方油彩的包围下,显得并不突兀。

  我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一边喝着女佣人端上的茶,一边欣赏着室内奢华的装饰,当我的目光滑过壁炉的时候,壁炉上的一幅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看看小磕巴,显然她也注意到了这幅油画。
  这画像上是一位盘腿而坐的清朝男子,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袍,头戴一顶白沿红穗的帽子,这些都不奇怪。吸引我的是那张脸,那张消瘦精干的脸本来我们再熟悉不过,但这张画却像一个磁场,将时光流转,我的记忆随之回到过去,定格在偷吃人参的那个下午,那幅墙上的绣像。是康熙!我听到小磕巴轻声说。
  是的,是康熙。以往在电视中或者在书上看到康熙的画像都没有给过我这样的感觉,而此时此刻,在一幢欧式建筑中,这幅油画上的脸,却和我记忆中的那张脸一模一样,仿佛是复印的一般,连表情都是一样的。
  就在这时,我听到女佣的声音:“老夫人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