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手电筒及备用电池,一个是surefire手电筒。这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海豹突击队等精英特种部队和执法部门大量采用的设备。非常紧凑,同时光照也非常强烈。在夜间突然打开照射对手脸部的的时候可以暂时使其失明或者眩晕。另外一个是直角手电,在北约军队大量被采用。直角手电二战中大量装备美军,经历60多年依然被普遍使用,足以显示其性能的完美。我曾在一张小布什在前线视察的照片中看到过这个手电。我的这个是英军的装备。直角手电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你可以直接把它别在战术背心上保持照明,从而腾出两只手干其他事情。
garmin手持式卫星导航仪。美国的garmin是户外卫星导航的第一品牌。凭借精确的电子地图,它被可以在10米的精度内自动确定方位,测度海拔并规划最优路线,美军在伊拉克的部队很多都借助它来导航。
日期:2011-7-4 9:51:00
值得一提的是美制镁块打火石,据说美国军方配备给每个士兵的两件法宝之一。每个美国大兵参军的时候都会获得两样东西,一是身份牌,随身携带,方便辩识身份。二是点火镁块,随身携带,一旦出现情况作为紧急火种来用。这种镁块实际上就是一块镁合金,在镁块的另一侧镶嵌有一条打火条。用的时候先用小刀削下一小撮镁块碎屑,将易燃的如纸张,枯树叶等靠近这一小撮碎屑,然后在用小刀刮另一侧打火条,火星粘到镁块碎屑之后就能将碎屑点燃,进而点燃周围可燃物。这种镁块还具有一大优点就是不受气候影响,不受海拔高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这点在野外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泡到水里。上来擦干了一样用。
镁块自身用打火机是不可点燃的。另一侧的打火条不用利器刮蹭,也不会出火星。因此安全性比打火机,火柴之类还要安全的多。再有就是易于点燃。当镁块碎屑刮下来之后,一个火星便可以点燃,而且点燃后温度高达三千多度。三千多度的温度足可以融化金银。不过镁块不能取代传统火种的原因就是操作复杂。因为合金比较硬,从上面削一撮碎屑下来是需要一定费一翻工夫的。一般从取出开始刮碎屑,到最后点燃,至少要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操作不便这是最大的弱点。一般都用作备用火石。
日期:2011-7-4 9:53:00
Cammenga指南针。Cammenga公司是目前美国国防部唯一的军用指南针供应商。借助一个红宝石机械装置,这个指南针可以在6秒之内给出极其精确的方位读数,并具有防水抗冲击波功能。在卫星导航仪大量使用的今天,指南针依然有很重要的实际价值,可以和电子装置相互备份。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需要电源,也不依赖于导航卫星的正常工作。如果卫星导航仪失去电源或者美国的导航卫星被摧毁,那指南针将是唯一可用的导航设备。
还有一把瑞典FALLKNIVEN S1丛林刀,瑞典首席刀厂制造。黑色特氟龙涂层款式,涂层可以保护刀刃部首腐蚀,并减少意外反光。当在海水等盐碱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时,涂层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特氟龙涂层并不能永久保留,也会被划伤,甚至剥落。全龙骨等宽柄芯,使刀刃和刀柄浑然一体,增加了坚固性和力度。另外,背包中还有一套备用刀具,安大略公司的rat系列生存刀。这个公司专门为美国飞行员提供生存用刀。一长一短两种型号的生存刀,以及一把折叠刀。
日期:2011-7-4 16:45:00
除了这些,我自己还带了一把卡巴军刀。私人用品,贴身携带,谁都没有告诉。这是当年狗哥从国外带回来的。卡巴的从产品在二战中就声名远洋,伴随着美军经历了自二战以来的所有战争,目前主要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经常可以在电视镜头上看到它们的形象。
1282型号,以格斗为主的战斗用刀,我一直用它防身,刀身是D2钢的,被处理到了洛氏60度的硬度上。在一个民间的独立视频测试中,它可以劈开一块厚重的混凝土砖块而刀刃完好无损。全刀的重心在护手后刀柄的第一节处,格斗的时候平衡性和可控性极佳。它的刀鞘也非常酷,把刀插入的时候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装置会自动的锁定而不会滑出,每次听到咔的一声的时候都让人很有安全感。我还有一把短的,型号是1253款,有一个漂亮的s形刀刃,非常适合满足户外活动的各种切割需要。但这次出来因为有生存刀,所以就没带。
生存刀和格斗刀的主要差别在于生存刀极其适合劈砍,而军刀更适合穿刺,这也就是对人体的致命袭击主要来自于穿刺,而劈砍更适合在野外和大自然搏斗。
日期:2011-7-4 17:32:00
除此之外,还有纵向可能承载3吨以上拉力的安全钩,在登山和探洞的时候大量用于系索和救援。一卷降落伞绳,可以承受250公斤的拉力,救生哨和反射式信号镜、压缩饼干以及若干根洞穴荧光棒。
除了刀,这里面的多数东西我都不熟悉,这都是出发前方昕让彼得一件一件示范讲述给我的,彼得在讲的时候,总是四声念着“曹,你明白了吗?”“曹,你做的很对。”“曹……”他操操的让我头晕脑胀,听得一知半懂,好多都是后来自己琢磨搜索的,我当时还对彼得肩膀的六角形纹身很感兴趣,后来也查了一下,那是犹太人的象征,被称为大卫王之星。
日期:2011-7-5 14:18:00
天气闷热得如同在蒸桑拿,才走了十几分钟,我身上的T恤就被汗水浸透了,不过折磨我的还不是热,而是负重,背着大包,走在深山老林的地上十分艰难。深林里因为终年无人,地上被厚厚的落叶层覆盖,踩在上面如同踩在海绵上一般,飘飘忽忽地使不上力气,一不小心就会失去平衡。
我之前虽然经历过户外探险,但都是朋友组织的郊游形式,即便是走山路也都是有人家的地方,像这样的无人区,还是第一次,走了二十几分钟,就渐渐落在后面,赵扬和潘海时不时地拉我一把。
日期:2011-7-5 14:19:00
现在的十一个人渐次拉开的距离,彼得、方昕和带头的李长胜走在最前面,方昕的体力很好,我一直怀疑她除了医生之外,还有别的什么身份;方家的两个保镖,阿杜和杰克是第二梯队,这两人背着电子仪器,负重是全队最重的,但脚下依然稳健;跟在后面的是顾风和仲老鬼,两个人脚步轻盈,踩在落地层上基本看不出脚印;之后是魏秃子,让我奇怪的是,魏秃子在车上热得满头大汗,但是一进了山林,他倒没了那么多的抱怨,并且行进的速度比我还要快,俨然一个老江湖的样子。我心想这丫的什么时候还有这身本领,我竟然不知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最后梯队是赵扬、潘海和我,潘海的身体也十分强壮,负责殿后,没有想到我太菜了,走着走着他就要等我一会,我在想,我要是能飞该多好啊。
日期:2011-7-5 17:35:00
正想着,忽然感觉一滴水落在小臂上,凉得我一激灵,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雨就下了下来,前面的队伍明显加快了脚步,妈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没遮没拦的地方下雨,真是倒霉。这雨下得异常地大,好像一盆盆冷水从天空中泼下来,砸在肩膀上一阵阵生疼,周围的能见度不足十米,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每一次吸气都会带着水汽,呛得人不住的咳嗽。
日期:2011-7-6 14:59:00
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发现走在前面的人陆续停了下来,等我赶上,听到方昕说:“这雨太大,大家走路的时候慢一些,小心掉队。”她的头发被淋湿,贴在额头上,眼睛在大雨中根本无法大睁开,滂沱的大雨中,她说话基本用喊,我们勉强听清,就被雨声淹没了。她问李长胜:“离鹿冢村还有多远?中途有没有避雨的地方?”
李长胜同样喊着说:“还远着呢,翻过这座梁子是嘎马老爹的小屋,在那里可以避一避。我看今晚就在那里过夜吧,雨停了再赶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