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鬼手(一个半吊子盗墓贼真实的6年盗墓生涯)》
第24节

作者: 中原鬼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打听到一个传说,据说北山(大刘山附近,伏牛山余脉)有地方人在下地干活时发现一个洞,据下去的人说是个强盗待过的地方。”谢老停了下 来。

  “没了?就这些?还有啥?”我追问道。
  “没了,就这么多了!”谢老看着我。
  “那怎么验证?在哪里?咱啥时候去?”我恨不得马上就知道答案。当一个人接近一个谜底却总也猜不透的时候就是我当时的症状了。
  谢老“就明天吧,我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你们来店里找我。”
  我和路青应着,这次路爷爷也要出马了,听谢老说这老头也按捺不住了,偷偷找他打听了好几次了。哈哈,不光我自己猴急啊!
  日期:2011-12-26 01:13:23

  晚上胖孩打来了电话“张哥,兄弟明天到郑州,现在上火车了,来接我吧,我可是想死你了。你不会只顾美女把兄弟忘了吧?连球个电话都没有?”
  我哈哈大笑“你个骚包,哥明天有重要的事要做,去不成了,让仝子去接你吧,北头也行,你选!”
  “哎,真不够意思,亏哥们给你带这么多好烟好酒的。”胖孩悻悻的说。
  “等你来了就知道了,不扯淡了啊,电话费太贵!省着点啊!”我挂了电话,给仝子打了一个让他明天接下胖孩。
  上午8点我们接了路爷爷,,9点到店里,帮谢老把东西装上车,便朝山里出发。

  中午的时候才来到目的地,是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村民看起来都很淳朴,一看就是与世半隔绝,很少去城里的。
  路爷爷跟人说是省地质局的来做地质勘探,问了一些村子周围的情况,一个男子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很大的提示“俺这山听老辈子说很久以前叫会子山,山上还有会子洞,时间久了遇山洪都塌了。大家也都不记得了”会子:当地人对土匪一类的称呼。
  路爷爷眼睛一亮“这位同志,你说的线索很重要,我们就是来勘察地势的,这对我们研究泥石流很有帮助,你给指个方向我们上去看看。”
  “就在那山崖子下面,你们直接走五六里地就到了!”说着山民指了指北面的一座山。
  这个山看起来非常的陡峭,只有一面坡势较缓,但那面离我们这里很远,有话说“望山累死马!”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先从地下查起,以免做无用功。

  靠近山脚的路非常不好走,估计平日也没人来这里,下面杂草丛生,带刺的酸枣树像天然的屏障,拉开了山与坡地的距离。我拿着从村民那里借来的镰刀砍着杂草树枝开路,他们几个跟在后面。看着几百米的距离了,可走了半小时才到跟前,这山的坡度有七八十度吧,攀的话勉强估计能上去,不过危险系数太高,俩老头在四周扒着草仔细的看着,我抬头望山上望去,考虑着怎么上安全。路青在扒拉身上粘的草籽。

  “呵呵,这里果然有痕迹啊!”谢老说话了,手里还拿着一块陶片。
  我们凑了上去,“这是汉代的应该没错”谢老把陶片递给了路爷爷。
  “恩,肯定是了,这造不了假的。看来我们是又近了一步啊!”路爷爷肯定的说。
  日期:2011-12-26 01:46:10
  的确,这起码可以说明这附近在汉代就有人居住过,这倒是个好消息了。我们又在四周扩大了搜索范围,很快,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洞口被发现了,估计就是山民无意发现的洞。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洞虽然口子很大,但里面却很浅,有2米深,下面也就几平方大小,路青拿出绳子,我攀了下去。四周墙壁有土也有石头,有些潮湿,明显有人工挖掘的痕迹,洞底有很多陶罐的碎片,全是粗制的陶罐,下身大口小,这种罐子在汉代一般是装粮食或者是装水酒之类的容器。看这碎片的数量估计最少得有几十个罐子。

  我又仔细在四周摸索了一圈,确实没有暗门,也没其他的洞穴。这就是一个红薯地窖一样的洞。
  上来后对他们说了情况,谢老说“估计是个放粮食的地方,或者是放酒的地窖,能储存这么多东西肯定不是哪一户人家的行为,至少是一个很大的家庭才会有这么多的储藏吧!”
  “恩,老鬼说的对,看来咱们找对地方了!”路爷说
  “老路,你说这山洞会在哪儿呢?这囤积酒粮的地方应该离这山洞不远才是啊,这也说明这周围以前肯定是他们的一个生活场所,比如食堂或者休闲的地方。。。。。。”谢老还没说完我就笑了“谢老,哈哈,你说的真有意思,食堂,休闲,不是酒吧什么的吧?哈哈”
  “呵呵,那古时叫啥咱不知道,不过就是这个意思呗!”谢老说到
  “恩,谢老鬼分析的有道理,咱们再仔细找找看,应该在方圆不超过100米。”老爷子发话了。

  我们开始一寸寸的摸索,连一个草疙瘩,一小块石头都不放过。
  日期:2011-12-26 02:14:45
  忙活了半天,啥也没发现,四周也有发现人活动的痕迹,但是始终不见洞口在哪里。我有些泄气,这TM站在门口找不着门,真是气煞我了。
  “爷爷,这洞口会不会在高处呢?虽然这附近有人活动的痕迹,但不能说明洞口就一定在山根啊?为啥不能在高一点的地方呢?”路青突然说到。
  对呀!我们咋就没想到呢?
  大家一致认为有道理,于是我往上爬了几米高,开始仔细的搜索起来,我一米一米的往高处摸索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大概爬到6米高地地方,终于我发现了一处异常,这是个山体的凹陷处,大概可以两个人容身,山上的水流把这里冲刷的厉害,凹陷里面露出了几块石头,这石头非常明显不是长在山上的,而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并且棱角非常的突兀,我拿了一个钢钎把石头撬了出来,石头后面赫然一个洞口露了出来!

  “找到了!”我朝下面喊了一句。很快我有又扒掉了几块石头,洞口变大了,里面很黑,竟然看不见底。
  俩老头背着包兴奋地爬了上来,害得路青在下面直呼小心!
  看到露出的洞口,我们抑制不住的高兴,“进?”我问道。
  “我先吧”路爷说着掏出了手电。
  “别,路爷,还是我先吧,这冲锋陷阵的晚辈儿来就行了,您和谢老做个后应吧。”我说着把谢老腰里的安全绳拉过来系在身上。路爷把手电递给我。

  我头一低闪进洞里,里面很黑,我也不敢乱动,先适应了一下光线,这才打开手电往四周照去。这个洞似乎很大,有百十平方大小,四周全是凸凹不平的石壁,地上散落着一些盆盆罐罐的,怄爬下的桌椅。
  正北边好像还有一个石门,很大,有2米多高,近2米宽。我看没啥情况就招呼谢老他俩进来。
  日期:2011-12-26 03:02:40
   待我们确认好脚下和四周没有危险之后,开始慢慢朝石门那边移动,每一步都很小心,也很慢,因为谁也不知道这里面会有什么,毕竟这不是在坟里,有机关还能猜测一下位置。
   好容易挪到门前,终于看清楚了,这是个吊门,整块的石板,从上面落下来,虽然石板上雕刻着门的样子,连门中间的缝隙都雕刻出来了,但只是个样子。

  石板上下半部刻的是行云流水,左边刻了一只看似狮子的猛兽,右边是一只鸟,但看不出是啥鸟,说是凤凰吧,尾巴很短,有些四不像。最上面刻着‘刘氏宗府’。这四个字让我们笑了起来。
  “哈哈,真是有缘得见啊!想不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谢老鬼,你这个徒弟功不可没啊!哈哈”路爷高兴的大笑起来。
  “呵呵,真是想不到时隔半年真让我们找到这个地方了!”谢老也高兴的说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