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鬼手(一个半吊子盗墓贼真实的6年盗墓生涯)》
第29节

作者: 中原鬼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看这河水,自西边来到这个地方转了好几个弯,又在这里形成一个较大的缓冲水坑,这说明龙脉到这里也有所停滞,也可以说龙行到此结了穴,另外你看对面的山,也是自西向东呈狭长之势,就像环着这处龙脉,这叫护卫龙。沿河往下地势又趋平坦,河道变宽,这就像山龙中的明堂(相当于大门口一处宽阔的,用于聚气。对于阳宅来说门前脏乱,路过于狭窄阴暗都视为不吉,阴宅明堂窄小突兀,主凶。),说到这你应该看出来了吧?”谢老笑着看我。

  日期:2011-12-27 16:20:04
  我渐渐明白了,原来平原的穴眼也是样样俱全,缺一不可啊!这水是能解释了,弯弯曲曲正如丝带缠绕,主吉利,这柳树林估计也是平衡阴阳用的,毕竟平原地区的阳气太盛,阴气不足,即使有龙穴也是阴衰阳盛,如果没有达到平衡是不能葬人的,柳树属阴,自然对这穴位有一定的平衡作用,看来这穴基本能定了。
  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了谢老,谢老笑笑说“你理解的很快,就是需要点拨,不会自己主动去想,去观察,这可是个不好的兆头啊!”
  我“我就是有点懒散,不过这平原地区我还是心里没底啊,如果不是你说出了龙脉处,我哪里能想到呢?”
  “风水学是要经验的,看的多了自然就思路宽,眼睛亮,你才入门,今后多练习吧。”谢老没再多说。
  “这穴位你也看出在哪里了吧?我打算3天后来挖!”谢老问了我一句。
  我“看出来了,不知道深浅,好不好挖!”

  “基本不会太深,又不是大坟,况且这坟也就几百年而已,是汝河水改道以后才埋的,几百年前这水道还得往南二三公里,根本不会在这里结穴,所以我肯定不深。你们回去多准备一下吧。”谢老说完往车上走去。
  我回头看了一眼,还在思索着谢老说的。
  车上,谢老说要到附近看朋友,让我们先回去,于是仝子坐我们车,谢老自己开车往襄城县去了。
  我把谢老的分析告诉了大家,仝子说“这只是一种,如果不靠山不挨水的你咋找?谢老的手艺可是多着呢,你是刚学了点皮毛啊,哈哈”
  “张哥,不是兄弟说你,你就是太懒了啊,北头书好意给你找的书你怕到现在也没看完吧,哈哈”胖孩也趁火打劫了。

  我脸一红“我曰,真是交友不慎,咋认识你们这俩损人!”说笑归说笑,我倒真是太懒了,啥都一知半解,每次都说要好好学,可每次过后都忘到九霄云外。哎,兄弟们说的没错,我该好好学了,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对自己说要好好学!
  日期:2011-12-27 22:58:00
  两天,这次准备完全在仝子指挥下操办的,因为我们舍去了许多东西,尽量是轻装上阵,为的是节约时间。我们从挖到取出再到撤退最多不能超过3个小时,这是非常关键的。仝子说这个坟谢老2年前带他去过,那时就已经探好了,就因为离村子太近,一直没挖!
  第三天旁晚,我们把所有东西装车,准备出发。谢老提前做了分工,胖孩和我轮换挖,路青和仝子放哨,谢老指挥,挖通后仝子和我进,胖孩接应。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度非常高的行动,也不敢大意,仔细的听着。
  分配好任务大家开始吃晚饭,晚饭后7点出发,一路上谢老都在叮嘱我们一定要快,放哨的要12分小心。10点左右到了离目标3里左右的一个跨河大桥,仝子先把车靠边,装作下车解手,在四周打探了一圈,确认安全后才关了车灯悄悄的把车开到桥下一个柳树林里,仝子熄了车把车牌也拧了下来。
  我们在车上休息了一会,仝子又到四周观察了一圈,把四周的情况再次确认,然后谢老让我和仝子又到目的地附近查看了一圈,没发现有人,毕竟现在初春不久,晚上还是很冷的。目标东2里多是个村子,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
  待到凌晨1点多,我几乎有些困了,谢老才说出发,背好包仝子打头我们都无声的跟了上去。很快到了那天停车的柳树林,谢老让路青继续往前走,离村子1里地左右找地方守着大路,仝子在我们来的路上守着,离我们不能超过1里地,还要注意北面的麦田。
  我和胖孩跟着谢老到了那块狭长的麦田,顺着河边一直走到麦田尽头,这是一块稍高的土坎,有些不规则,有许多毛根和抓地草的根须,看着毛茸茸的一片。

  谢老又仔细的看了下方位才划定地方让我俩开挖。
  日期:2011-12-27 23:19:27
  平地的土果然好挖,表面一层是沙,有半米多厚,因为怕塌方谢老让我们把沙层挖的很大,直到挖到土层才把洞口往回挖小。土层可能也因为都是沉积土很好挖,略微有些潮湿。
  我和胖孩轮番上阵,不到一个小时就挖下2米多了,因为时间紧,挖出的土谢老都直接放在旁边,胖孩换下我,刚下铲就说挖到了。谢老让他上来,朝仝子的方向用口哨学了声鸟叫,一会仝子就过来了,谢老让仝子下去开口子,自己往西走了段距离看着我们的来路。
  胖孩打好了钢钎,系好绳子,我和仝子只把棉衣脱掉套了身矿工样的工作服,把腰和裤腿扎紧,裤摆塞进高腰的登山靴里。弄停当仝子戴好手套和口罩系了安全绳下去开口。很快几块砖递了上来,仝子也探出头来说“TMD,坟顶不是一层,把细钢钎给我!”我赶紧递了下去。墓砖一块一块的起出来,都十好几块了还没开?我喊了仝子一声,问了下。

  仝子探出身子说“有3层,马上就好了。”终于又起上来四块砖,仝子也上来了。
  “透了,气味很难闻,散气时间只有半小时,到时咱们就下。”仝子一边喝水一边说。
  因为噪音太大,蓄电池也太重,风葫芦都没敢带。坟里不时的飘出那种老房子里才有的腐败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难闻味道。我们蹲在上风头等着,半小时很快过去了,那种味道似乎还没散尽,仝子说没时间了,就把制氧机挂在脖子上准备下去。(这个制氧机算是我们用的比较高级的装备了,其实就是一种专门给那些有呼吸困难的病人设计的急救器械,有两个烟盒那么大,装4节7号干电池就能持续工作2个小时,而且放出的纯氧量非常大,真是居家旅行必备啊!)我也挂上制氧机戴好口罩,胖孩把安全帽也塞给我俩。

  日期:2011-12-27 23:41:54
  仝子很快下到底了,等他打出安全的信号我才下去,这是个很矮的坟,高才1米5左右,直不起腰,地下还不是干的,有些泥一样的东西。仔细打量了一圈,坟很小,宽3米左右,长有4米,木头就放在靠西边中间,是纯木双层套棺,已经怄烂了,外面的盖子烂掉了还砸在内馆上,把内棺压烂了,坟主的尸骨也暴露在外,坟里似乎有水渗漏进来了,墙壁上还有水道子,脚下黏糊糊的很不舒服,我和仝子不敢耽误时间,看清楚坟里情况就开始动手。

  我俩小心的把内棺的木头渣子都清理出来,很快坟主的尸骨露了出来,腐败的很严重,骨头好些地方都断了,衣服可能因为坟里水分大,都快成泥了,不过还能看出是明代的衣服。头发比较完好,还插着一根发簪,我小心的取了下来,尽量不弄坏尸骨的头发,仝子从内棺清了半天啥也没发现,很快外棺也清理干净了,除了十几枚万历通宝的铜钱竟然也是空空如也。这下我俩彻底傻眼了,看着坟的规模至少也是个地方首富啊,怎么会没有一点陪葬品呢?

  我和仝子打着手电又在四周仔细的查看,地上有层很浅的淤泥掺着沙子,在西北角我们找到了一个大肚罐子,几个黑瓷碗,还有几块墓砖,看着和坟壁上的砖略微有些不一样,也不知是干啥用的,除此再无他物。
  我俩不知道该咋办了,这叫什么事啊?难道明代流行薄葬?这不扯淡吗?我们决定上去问谢老。很快谢老跑了过来,我们把坟里的情况说了,拿出了带上来的东西给他看。
  “这不合常理,按坟的规格和风水来说这怎么也是个非常有钱的人,不可能戴个铜质的发簪,更不会在外棺放铜钱做陪葬。这里面有问题,会是啥呢?。。。。。。”谢老在沉思,我心里已经有些着急了,看了表已经快3点了,我们时间不够了。
  日期:2011-12-28 00:26:4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