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52节作者:
麻辣摇滚 这番话其实是把曹操放在火上烤——你如果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那就别害我一家老小。
曹操默然了。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默然都是一样的:忏悔、惆怅、无奈、心酸、不服、不屑、茫然……
一切尽在默然中。
默然之后,曹操给了陈宫一个承诺——“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
陈宫引颈就戮了。
他死得很轻松。因为所有的恩怨都已了断。他和吕布的。他和曹操的。他和这个世界的。这个下海闹革命的前公务员死在乱世的屠刀之下,没有看到未来,只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未来他其实是不想看了。他已经厌倦了这一切,就像这个世上大多数理想破灭的人一样,生死只是一口气的事,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吕布却还想活着。
因为吕布喜欢这样一句格言:好死不如赖活着。
所以当曹操送陈宫下楼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去时,吕布向正襟危站的刘备投去幽怨的一瞥。
吕布希望这个刘善人要识相一点,千万不要忘记当年他的辕门射戟之功。吕布难以想象,当年如果没有他的一射,刘善人怎么可能活到今天,又怎么可能在这里正襟危站?!
他奶奶的!
但是刘备却视而不见。
吕布心里不由得涌上来两个字——伪善。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自己救自己。吕布决定放下脸面,亲自向曹操求情。
事实上事到如今吕布也没什么脸面好拿着了。因为在曹操眼里,吕布本来就没有脸面。所以吕布主动请求做其副手帮助曹操夺天下的建议被他断然否决。
不是吕布能力不强,而是没有忠心。
曹操以为,忠心永远是比能力更强的东西。但是吕布不具备。
吕布只得最后求一把刘备。尽管此人伪善,可吕布觉得,伪善也是善的一种。吕布不相信,大庭广众之下,刘备会不念他辕门射戟之功。
吕布打出了悲情牌:“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吕布说这话时眼里还有泪水——他就是要逼出刘备的恻隐之心。
曹操似乎也被感动了。他突然觉得,应该给刘备一个发言权,或者说报恩权的。这样一来,刘备会对他更加忠心耿耿。
曹操鼓励刘备大胆说话。说什么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刘备说话了。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刘备的这句话震惊四座。吕布心寒了——这个大耳贼,果然是天下第一伪善之人。恩将仇报之举做得如此绝情……
吕布死的时候骂骂咧咧。他是带着对刘备的刻骨仇恨离开人间的,并且眼睛都没有闭上。吕布想以如此的行为艺术完美地诠释那个世人皆知的成语——死不瞑目。
曹操的心则惊骇不已。刘备这个人在多情与绝情之间切换自如,出手够狠,又善于伪装自己,能成大事,能成大事啊……
他不由得再次对刘备刮目相看。
日期:2009-10-20 19:33:17
杀人易,听心里话难
刘备跟着曹操回到了许都,因为献帝要论功行赏。
献帝在论功行赏之前习惯性地和刘备寒暄了一下,问他老爸老妈是哪里的,祖宗十八代又是干嘛的。
献帝在寒暄的时候眼神是呆滞的,表情是漠然的。一方面他继位以来被董卓、曹操压得太久了,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就这样被活活压成一个抑郁症患者;另一方面要论出身,天下没有人比他的出身更高贵。所以献帝问刘备话的时候姿态是居高临下的。
刘备回答得不卑不亢:“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事实上,刘备的不卑不亢是装的。自从他出来闯荡江湖的那一刻起,他就期待着有这样一次回答。虽然在此之前,他曾经无数次回答过他人对他出身的询问,但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重要的是献帝询问。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年轻人才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曹操不能。
他自己也不能。
可献帝看上去不想改变刘备的命运。
献帝的眼神依旧是呆滞的,表情依旧是漠然的。
因为在他的身边,充满了太多的谎言与大话,多少人试图以谎言与大话谋得富贵前程啊,所以他不相信这一次会是真的。
但是刘备看着他。
不卑不亢地看着他,满怀诚意地看着他,让他第一次觉得,这事可能是真的。
真与假其实不难辨别,只要有参照物。只要参照物足够权威。
献帝拿出了足够权威的参照物。
宗族世谱。
他百度了一下之后终于惊喜地发现,刘备的皇家身份他奶奶的竟然是真的。与此同时令他伤感的是,这小子的排名竟然比他还靠前,按辈分他得叫他一声叔。
献帝叫了。
不仅叫了,还拉刘备去偏殿行叔侄之礼。
没有人知道献帝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其事——即便刘备是他亲叔叔也没必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样秀啊,何况这个刘皇叔实在是疏远得可以。
但是献帝自己知道,必须要郑重其事。
他要利用这个人来对付曹操。
在这个世界上,亲缘关系有的时候就是生死关系。你是我的人了,那咱们就要生死与共。
跟原则无关,跟利益相关。
没有人知道刘备是什么反应。献帝虽然知道,但是一般人献帝不告诉他。
打死他也不说。
百官们只知道一个时辰后,献帝拉着刘备的手从里面走出来,红光那个满面,让人惊叹不已。与此同时,他高调宣布,刘备同志从即日其荣升左将军、宜城亭侯,以后大家就都叫他刘皇叔吧。
曹操不以为然。
尽管曹操回府后,荀彧等一班谋士忧心忡忡,要他正视天子与刘备狼狈为奸的事实,未雨绸缪,尽早做出应对,曹操却是呵呵一笑,大有万事不过尔尔的架势。
曹操说,不错,刘备现在是刘皇叔了,那又怎么样呢?皇帝现在都在我手里控制着,皇叔又怎能逃出我的手心?我以天子之诏对付刘备,可以高枕无忧了。
曹操说得很轻松,但心里却在担忧。
担忧一个人。
太尉杨彪。
太尉杨彪是袁术的亲戚,曹操担心他如果与二袁为内应的话,那叫一个为害不浅。所以要立刻除掉他。
对曹操来说,除掉一个人,并不是难事,难的是要给被除者一个理由。
曹操给了太尉杨彪一个理由——和袁术勾结,妄图颠覆朝廷。
这基本上是个要人命的理由。一般来说,一个人倘若被扣上颠覆xx的罪名,在任何时代都是要死翘翘的,更何况当时那样一个乱世。
太尉杨彪准备死翘翘了,虽然他不想死。
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杨彪鼓与呼。
议郎赵彦。
议郎赵彦有点人大常委的脾气,虽然不能改变什么,却还是要有所作为。
他上书了,弹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很快议郎赵彦的议案就有了结果。
该同志死翘翘了。
曹操杀的。曹操这辈子最恨打小报告的人。更何况议郎赵彦将小报告打到了献帝那里。在曹操看来,此人很有些不知好歹了——献帝要能管住我曹某人,他还认个皇叔干什么?所以,议郎赵彦,杀!
议郎赵彦身首异处之后,朝廷上不再有人说什么。
但是曹操以为,嘴上不说不代表心里没说。他想听听大家伙的心里话。
却是个很难做到的事。
的确,杀人容易,要听心里话却很难。因为很多时候要想让他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真比杀了他还难——事关隐私,没有人愿意拿出来与曹操分享。
曹操却以为,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只要给足压力。
他现在就想给同志们一些压力,看看哪些同志可以挺住,哪些同志会立刻变节。他需要好好观察一下,以便不同等待。
日期:2009-10-21 11:48:13
名利场就是生死场
田猎,是一项优雅的活动。
很多时候,它不是力的较量,而是智的角逐。在猎物与猎者之间,谁智商高,谁就可以胜出。
曹操喜欢这项活动。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还是很高的。
起码比天子高。
天子献帝也参加了这项活动。被迫的。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天子不可能被迫行事,但对献帝来说,例外。因为他不是个有自己独立意志的天子。他的意志,在很多时候,被曹操鸡奸了。比如这次。
田猎场上,曹操踌躇满志,献帝郁郁寡欢,百官神情复杂。
田猎场外,良马、名鹰、俊犬、弓矢齐备,曹操陈兵城外,一切尽在掌握。
事实上,这是一个人的猎场。猎者是曹操,其他都是猎物。包括献帝,包括百官。
曹操与那个最著名的猎物——献帝并马而行,俩人只差一马头。
两个各怀心思的男人背后,是曹操的心腹将校,而文武百官,则远远地跟在后面,谁都不敢近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