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底家在成都郊外东南方向,和城里不同,那里是大片底农田和纵横底沟渠,间或分布着几丛竹林,竹林中是一户户人家。伊底家就在竹林之中,伊自小就生活这农田之间,虽然贫困,但知足而安乐,并且还有了一个青梅竹马底男友,叫二娃。在伊17岁底时候,二娃家的人就来向伊父母提亲了,伊底父母也同意了,只等选个合适的时候让二人成亲。倘若没有发生那件事底话,伊将和二娃平淡的度过一生,到老底时候,膝前儿孙环绕。但是在伊18岁时底那个雷雨交加底夜晚,这一切都成为泡影,并且给伊留下了永世底伤痛。
那是1921年盛夏时节底一个晚上,伊和二娃劳作一天,吃完夜饭之后,便打算出去走走。此时的盛夏底暑气已经消退,阵阵风从不远处底锦江上吹来,带来阵阵凉爽;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泥土底芬芳与植物底清香;田野里各种鸣虫、青蛙不停歇的歌唱着,间或会有红毛鬼修的学堂传来阵阵钟声。用伊底话来说,是比我拉底梵厄铃还要动听,当然,伊是到我家帮工后才知道有梵厄铃这种东西的。
就在这种环境中,伊和二娃不知不觉越走越远,来到了一处田野之间。据说这里原是一处大宅子,后来不知怎么荒废了,最终成了田地。在这片田地底边上,不知何故却立着一块巨石,石头足有3米余高,宽度、厚度不足一米,最为奇特之处是此石的通身为青黑之色,只是石头的正中有一长条,宽约寸余,从顶部一直到底部都是五彩的颜色。伊和二娃便坐在这石旁闲谈着,浑然不觉天色已经变了,不知何时,天空中已经堆满了乌云。待伊和二娃明白该起身回家底时候,豆大底雨已经落下。伊和二娃只好到田地旁农人夜间看地的草棚中暂时避雨。那场雨下了足足有半个小时,而其间的雷暴是超出想像的多,天空中银蛇乱舞,天地间巨响阵阵。好在夏天底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天空便已放晴,一轮明月现了出来。
借着月光,伊和二娃起身回去。刚下完雨,田间底路泥泞不堪,伊底二娃便走在前面探路,让伊紧跟在后头。为了不滑倒,伊一边停头看着地,一边小心的走着。但就在这里,伊底二娃发出一声惊呼,伊抬头看时,只见到伊底二娃整个身躯没已经没入地下,只伸出一只手在地上,似乎想抓住什么。伊想也没想,便扑了上去,伸出手去,想抓住二娃底手,却什么也没有捞到,伊底二娃就在伊底眼前,突然消失了,没入地下。
伊发疯一般在地上摸索,突然发现地上原来有一个水坑。伊立即伸手去探,却发现深不可测。虽然如此,伊还是发疯般地找来各种东西,探入水坑之中。因为伊明白,伊底男友就是掉入这水坑之中而消失的。然而伊底努力却没有获得一点回报,伊底二娃依然不见踪影。
伊清醒过来底时候,已经是深夜,四周是打着火把的人,正是伊和伊二娃底家人。按伊底说法,大家在水坑中掏了半天,也没找到伊底二娃。天亮之后,伊家底一些邻居也过来帮忙,大家弄来了数十丈的绳子,在一端挂上了重物,放入水坑之中,却发现绳子垂完了,却还没到水坑底部。
后来,伊底家人和伊二娃底家人都放弃,伊却没有放弃。当天傍晚,伊是被绑着带回家去的。伊底父亲将伊锁在家中,不让伊外出,但是第二天一早,伊终于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立即又往水坑找到,但是在那个地方,伊却再也没有找到水坑,那个深不可测的水坑就如伊底二娃一般,在一夜之间凭空不见了。一开始伊还担心找错地方了,但伊分明记得,水坑底位置是在那块巨石旁边,现在巨石在,水坑却不见了,原来水坑所在底地方,分明是一块实地。
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人都赶了过来查看,对于水坑底突然消失,大家都不明白。后来,一个老人说,这个地方从来没有过水坑什么的,现在突然出现一个水坑,又突然消失,一定是龙王爷出来自己要祭品了,伊底二娃恰恰不幸而成为这龙王底祭品了。事情传开去,周边的人对这块田地都怕了,再也没人敢来租种,田主也就只好将其荒废。而伊却始终忘记不了伊底二娃,终日在那田间游荡。伊底家人怕伊出事,便通过他人底绍介,将伊送到我们家来帮工了。
现在我正在伊所说底红毛鬼修的学堂——华西协和大学上学,今日专门步行到伊所说底地方去看了。那里早已荒芜,不过在杂草丛间,果然见到了伊所说底巨石。但是问起水坑底事,却没有人愿意说,似乎大家都在害怕什么。或许到了科学倡明底时候,这一切的谜都将水落石出罢。”
日期:2010-1-20 8:40:00
“二、三十年代的人写的?”收好这叠纸,罗三抬头询问道。
“教授说,这个东西如果不是后人伪造的话,应该是二、三十年代的人写的。是他从华西医大弄出来的。”
罗三沉思了一下,对沈沅道:“你有什么看法?”
沈沅似乎对此事已经研究许久,不假思索即开口道:“首先,我们假定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就要确定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故事发生的地方是在成都城郊东南方向,而且可以听到华西医大的钟声,想来距离华西医大不远,所以这个地点在我看来,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脚下的S大。”
“其次,是这个水坑事件发生的原因。我认为龙王爷之说,肯定是不成立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种东西。至于真正的原因,我也不清楚,毕竟这是灵异事件,不能以常理推断,需要我们深入调查才知道。不过,我猜想,那天的雷雨和这个水坑的出现,应该不会没有关系。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水坑是只出现过这一次,还是曾反复出现过。如果反复出现过,我们或许可以找出它出现的规律。我想到的就这些了。你认为呢?”沈沅反问罗三道。
“和你的看法一样。”罗三也不等沈沅回答,即翻出第二叠纸,这叠纸也是复印的,上面的字是一手蝇头小楷,想来原来的纸年份也不短了。纸上记载的还是一件与成都相关的事情:
“成都县治东南方,俗传有大宅,占地数顷,独立田间。乡人谓之阴宅,咸莫敢近之,纵使白昼过此,亦呼群结伴而行,夜间则趋避不及,畏之如鬼神。余尝询诸乡人,知此宅兴建之年已不可考,当有千年之久,更有言之建于汉代者。千年以降,却无回禄之灾,又避流寇之祸,岿然自存,于荒山深谷已属不易,况通衢都会间耶,此实为异事。故老相传,晋时,李贼破成都,欲焚此宅,然未及举火则人已仆地,如是者三,无复敢动此念。前明末年,张贼破成都,闻有是宅,复欲焚之,率兵而至,将及举火,却令收兵,如中魔魇。
更有甚者,此宅了无生气,夜无灯火,昼无炊烟,一派死寂,宅门永闭,未尝有人出入。尝有乡人某者,素以胆闻,于某日酒醉,自言阴宅亦当无他,当逾墙而窥之。话毕而去,终日不还,众人寻之,则昏睡田间矣。数日方醒,然问之不语、询之不答,状若痴呆矣。自是,无人复敢窥之。或曰此宅为阴人所居,阳人当避,若有近者,魂魄不全矣。余尝于烈日当空之际,于20余丈外观之,果如乡人所言,了无生气。概其真为阴宅耶?聊以记之。”
“这是史教授从系上的图书室里找出来的,想来是清人的笔记。”沈沅见罗三看完,不等他开口门就说道:“首先这个地点很奇怪,又是成都东南方,前面一个故事就提到事情是发生在成都郊外东南方一大宅的废墟上,结合这个笔记的记载,我猜想这二者之间是否会有联系。或者更直接点的说,这里记载的阴宅会不会就是上一个故事是记载的大宅废墟。”
“嗯,很有这个可能。”罗三本来没有想到这点,被沈沅一点就通了。
“我个人感觉,如果这幢宅子真的存在的话,那么,这幢宅子的确不简单。一个是笔记中已提出的大宅存在时间的问题。中国的房屋不同于西方的建筑,保存的时间本来就不会太长;加之王朝兴替,绝大部分建筑都毁于战火,能够长久存在的,只有少量在人迹罕至处修建的道观、寺庙,但这些建筑又多因为无人供奉、人走屋空,最终毁于风雨。但这处宅子却可以存在千余年,甚至有可能是两千年,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