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一些不为人知的志怪记录(一)——僵尸鬼 》
第17节作者:
明月竹叶青 王五半信半疑的说道:“我家娘子虽然异于常人,但是对我有恩,孝敬老母,贤惠能干。难道方外人就能离间我们夫妻的感情吗?”老和尚见他不甚相信,令他伸出手来,在他掌中用手指画了一道符咒,说道:“你若不信,持此符咒回家,你的妻子如若是妖,那么用手接触过的地方就会发红溃烂,如果是这样,你就到报恩寺来找我。”
说完就转身而去了。王五将信将疑的回到家中,刚好看见黄氏正在洗衣服,于是趁其不备,假意抚摸她的胳膊,结果刚一碰到她的肌肤,黄氏就大叫起来,就像被烫到一样。
王五悄悄看去,着手之处果然已经发红溃烂,王五心中大惧,敷衍两句,出得门来,先是告知刘大先生,然后两人急奔报恩寺,找到老和尚。老和尚正在打坐,一见二人,眼睛微睁,微笑道:“老衲所言如何?”王刘二人慌忙合掌作揖,请求救命。
老和尚说道:“你妻子乃是蛇精所化,平时专能吞噬人畜,不过这次到你家中尚能赡养老母,勤劳持家,并未伤身,倒也算得一奇,如若收她性命,未免有恩将仇报之嫌,不如这样,老衲教你一个办法,可以继续和她做得长久夫妻,也不怕她以后凶性大发伤人性命,不知你妻子来的时候可有什么行李?”王五想了想说道:“别的没有,只有一个很小的青布包囊,昼夜放在枕边,我也不曾观看,不知里面是什么。”老和尚道:“今晚月圆,趁其熟睡之时你把包囊偷来连夜给我,此厄可解。”
于是王五和刘大先生长舒一口气,两人商量了一下就告辞而去。当晚月圆,黄氏睡的很早,王五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敢入睡,及至听得耳边鼾声微起,试探了一下,确定黄氏已然熟睡,于是悄悄的伸手将黄氏枕边的包囊取了过来,正待打开查看,却突见黄氏翻了个身,心中惊慌,赶紧一动不动的装睡,过得一会,看看黄氏并无动静,经此惊吓却也不敢再看,生怕夜长梦多,于是起身蹑手蹑脚出得门来,门外刘大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一见王五就知已然得手,当下也不多言,拿上包囊直奔报恩寺而去。
王五依旧悄悄回屋,上床睡觉。
2012-01-06 16:58:13
第二日一觉醒来,黄氏就发现包囊不见了,当即翻箱倒柜,四处寻找,可是房间里面钱财都在,唯独包囊遍寻不着,黄氏面色惨白,神色黯然,不由痛哭起来,哭的是悲痛欲绝,几欲昏倒。王母不知什么事情,过来询问,王五也假装不知,询问黄氏,黄氏只是哭道丢失了一个青布包囊。
王五及母亲都道:“好在家里的钱财没动,一个小包囊值几个钱,何至于伤心到这个地步。”黄氏咬牙切齿道:“这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此贼必然深知我,所以趁着昨晚月圆我熟睡而盗取了。”
王五心中忐忑,不敢多说,安慰几句,就出得门来,直奔刘大先生家而去。刘大先生刚起来,一见王五,赶忙让进里屋,关上房门,悄声说道:“昨晚我连夜将包袱拿去报恩寺,交与老和尚,打开之后看见包囊内是一张蟒蛇皮,老和尚对我说:“这就是黄氏本相,如今她失去此衣,就不能再变回原形了,这样王家就可以享数十年的安乐了,请你转告王五,让他多孝敬母亲,这样黄氏可以保他多福啊。”
王五听了,暗暗称奇,想的去掉一个心腹大患,不由长舒一口气。于是邀请刘大先生一起回去喝上几杯,两人刚走进家门,就见黄氏迎上来说道:“我嫁给你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你家门已经几年了,如果有失德的地方,请随意处置我。
否则我们就从长计议,如果同枕而有二心,怎么能过下去呢?”王五一听惊慌失措,战战兢兢不敢回答。刘大先生一见如此,大声说道:“你贤惠是贤惠,但是至今不能生育,而且行踪诡秘,来历不明,能不让人起疑心吗?如果你有什么神通,请你明说,我们可不想和你打哑谜。”
黄氏一听此言,泪珠涔涔而下,说道:“先生是正直的人,我不敢骗先生,我本是蛇类,起初本是来意不善,后来看见母亲对我视同己出,深为感谢,所谓知恩图报,于是才委身下嫁王五。此刻既然包囊已失,更无他念。
今天既然你们已经识破,我就和你们约定,如果有想加害你们的话,就如同那个婢女一样。至于生子延嗣,将来娶个小妾我绝不阻拦,我只求孝敬母亲,操持家务就行了,如果这样你们还不能相容,那么还我包囊,就此告别。”
王五和刘大先生听了此番话,不由深为感动,两人都点头应允。此时突听外面有人口宣佛号:“阿弥陀佛。”
王五知是老和尚在门外,赶出门去,老和尚不多言语,伸出手指在王五掌心又画一符,这才说道:“恭喜施主,以此符咒接于伤处,自会疗伤止痛。”说完飘然而去。
王五回家依法而为,果然溃烂处完好如初。于是两人自此以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一家人也其乐融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完,结局有点俗,不过很多故事都是这样,哈。
)
2012-01-08 15:43:42
明清一些不为人知的志怪记录(十七)
明月竹叶青
同治初年,太平天国运动刚刚失败,被攻陷后的天京(南京)一片腥风血雨,期间死伤无数,难言凄凉。大乱初定后,人们逐渐回到家园,重新开始生活。
在金陵小仓山后有一个大悲庵,经历了兵火之灾后原本雄伟的数间殿阁如今只剩下前殿和后楼两间建筑,有个姓吴的书生当初在太平军攻陷南京的时候只身逃了出去,此刻回来却发现全家老小都死在这次劫难中,只余下他单身一人,唯一的几间房也毁于战火当中,已经是家破人亡,无奈之下,只好住在大悲庵的后楼里,平时无事就在前殿开了个私塾,日常给七八个童子教书授业,他的学生都是附近村里的儿童,也没什么钱,所以也不交学费,只是轮流每天由一个学生管饭,虽是粗茶淡饭,但也总比活活饿死强。大悲庵经历数年战乱,早已没有僧人,除了他们师徒几人之外再无旁人,寺庙前后左右都是山,山上荒坟丛立,还有很多来不及掩埋的棺木就暴露于野。
一日黄昏,几个学生已经告辞回家,吴生此时也闲来无事,于是出得寺外站在山坡上远眺风景,此刻夕阳西下,晚霞似火,重峦叠嶂,暮色苍茫,吴生正待好生欣赏这一美景,忽然发现后山山坡上有一个白衣服的人在匆匆行走,走到一棵松树下就一闪而没了。吴生大为惊讶,以为自己一时眼花,想要细看却又因为天色已晚看不清楚,于是只好满腹狐疑的回到后楼休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