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差异:这个原因也是他一直强调的,虽然当时我不愿意承认,但后来想想,是有道理的。他出生在浙江一个农村,父亲早年是做生意的,母亲一直在家照顾家庭,没有工作,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小孩子都已经上六年级了,他的母亲,虔诚的信佛之人,勤俭节约,善良,拥有大多数农村妇女的那种以家为重的忍耐力,他们的家庭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人情淡漠,他和他哥哥一年也打不了几个电话,他的父亲对待他的母亲一贯的大男人作风,想喝斥的时候就喝斥,在结婚前,他父母过来我们所在的城市住过一段时间,半夜他母亲的胃病犯了,疼的直哭,我是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他母亲坐在沙发上哭,问清了原因,就叫我前夫起来准备送她去看看急症,可是我前夫说:我妈经常这样的,心里紧张,过一会就好了,等天亮了再去吧。而他的父亲,睡的香甜。当时,我有种奇怪的感觉,一种无法言说也搞不明白的奇怪感觉,后来的结果是我执意对我前夫说还是送到医院去看看急诊吧,毕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后来我们就近去了医院,医生说不要紧,可能就是晚上吃饭吃的有些不合适。从这个小事情来看,他的母亲在家中是没有多大地位的,常年的装扮就是围个围裙在家中忙忙碌碌,他的父亲会帮忙做饭,但是家中零零总总的家务活是不做的,脾气来的时候会指责他的母亲,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对于母亲非常有感情,毕竟从小他的父亲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母亲打理,他敬重他的母亲,有时候他父亲指责他母亲的时候他也会帮着母亲说话。他的哥哥我只是见过一面,无权品论,但给我的印象就是过年的时候,可以只提着一箱橘子带着一家老小来家里吃饭,饭后什么都不做,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他们兄弟的感情不是很深厚。而这次来我家里的姐姐,其实不是他的亲身姐姐,是他在我们所在的城市拜的一个姐姐,上海人,为人正直,从来不占别人便宜,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也许上海一带的人都比较抱团,他们出去都比较互相照顾,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他和他这个认下的干姐姐的感情反而好过他和他的亲哥哥。
而我,出生在西北一个大型城市,父母都是普通国有企业的职工,我有一个同龄的亲身姐姐,我的家庭结构很简单,父亲常年忙碌照顾一家老小,母亲在我和姐姐初一的时候就内退在家照顾我们,小区里面的人对父亲的评价就是:是个非常好脾气的人,父亲很看重他的家庭,母亲在家里一直比较强势,也可能是因为一胎生下了两个孩子,在家里越发强势了,我的父亲早年是个军人,我和姐姐在四岁前是看不到他的,那时候母亲和我的姥姥姥爷一家照顾着我和姐姐,我出生的时候4斤二两,姐姐只有3斤八两,因为是早产一个月的高危双胞胎,所以我一出生就进了暖箱,姐姐一出生就进了高危病房,母亲从产房出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姐姐输血,可是母亲产后大出血,已经没有什么血可以输给姐姐了,是舅舅跑到医院,伸出胳膊对医生说能抽多少抽多少,舅舅从小到大都照顾着我们一家,所以两家的关系是非常好,这个暂且不表,以后再说。可惜我和姐姐都是AB型的血,只有母亲才有这个血型,后来医生把母亲的血输给了姐姐,母亲从医院买的血。我和姐姐从小就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母亲生了孩子后身体就不是很好,常年贫血,后来父亲看到母亲辛苦,就让她办理了内退,父亲在一个效益很好的企业,可是一家老小四口人的重担都在他的肩上,两个孩子要上学,一家四口人要生活,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我的家庭的日子过还是紧紧张张的,母亲掌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精打细算的过生活,竟然也都送我和姐姐去了大学,从我记事起,家里的开支,最大的一部分肯定是饮食,父亲说,孩子哪怕穿的破烂一点,只要干干净净的,就行了,但吃的一定要吃好,吃好了身体才好,身体好了就什么都好。所以我和姐姐都从一个不到半斤的差点要死掉的小婴儿双双长成了165厘米的健康女孩。
姐姐从小就是我的镜子,我们长的很像,如果穿上一样的衣服,外人是基本分不出差别的,像大多数双胞胎一样,我们小的时候互相告状,互相打架,但是从来都是内战不断,一旦有了外战,一致对外。谁要是敢欺负我,她一定是第一站出来为我出气的,由于我是家中的老小,母亲有些偏爱我,姐姐从小就和我比,小的时候比学习,比谁长的高,曾经,她在家里墙上很高的位置刻了一个:“超过妹妹”后来几年后我长高了,看到了这句话,哈哈,这件事情一直是我们的笑谈。我们也经常打架,打完后一般都是我赖皮嘻嘻的去找姐姐说话,妈妈那时候常说的话就是:“以后你们俩千万不要到一个地方,最好一个南天南,一个北海北”后来,真的印证了这句话,我们生活的城市隔了两千多公里。如今,姐姐也快要出国定居了,我们将隔的更远,但我们姊妹的感情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变得疏离,我有什么事情喜欢和她说说,她有什么好东西也记得让我分享,我们也早都结束了打架的日子。
似乎扯的有些远了,回到正题。
日期:2009-03-22 10:34:18
似乎扯的有些远了,回到正题。
家庭是每个人一出生就面对的“社会”,每个人后来所成立的家庭都是自己家庭的一种翻版,某种程度上来说,夫妻相处的模式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模式是相似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老人常常会说,女孩子在选择婚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男朋友家中,他父母相处的关系。如果他的父亲疼爱他的母亲,那么以后你们婚姻中,他迁就疼爱你的几率就大得多。而我和他最大的分歧就在于此,他的父亲是家中的绝对“权威”,母亲只是一种依附,某种程度来说,他的母亲是为了孩子而活着的,而我家,则是一个“女权家庭”,我的父亲只是负责家里的赚钱养家,在家里他是个可以围着围裙下厨房的好好先生。从小到大,父母都很宠爱我和姐姐,在没有嫁人以前,我是没有做过家务的,说来有些惭愧。正因为如此的差别,所以在和我前夫的婚姻里,他对待我的模式就是他父母那样的,而我渴望的模式,却是我父亲对待母亲这样的,所以我们的分歧难以避免,我们的结局可以预见。我们在一次次的争吵中选择沉默,沉默背后的冷漠却如春天的小草一样,越发茂盛了。谈恋爱的时候,他很迁就我,我们也非常享受一起在家里做家务的日子,可是婚后,他的大男人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他很想收看这一个女人在上了一天忙碌的班的情况下在家里做家务的样子,而我,在家务问题上选择了不妥协,当时我想的是:“我也同样在上班,你一分钱家用不交,我凭什么下了班后像个老妈子一样看你脸色干活”,所以我婚后争吵最多的问题就是家务问题。
日期:2009-03-22 14:29:0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