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
第17节作者:
天和余韵 疾病的临床表现,虽是复杂无比,但也难逃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这八种变化。而问诊妙法录,正是从这八纲中演化来的诊断方法。八纲之中,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根据病症位置、病状、正邪之关系,辩证时需要将辩证思路整理清晰。首先必须明白病邪的位置,一般我们称之为表病的病变,其病邪多在皮毛、肌腠、经络。而里病的,其病变处多在脏腑、骨髓、气血。这套辩证思路,是针对外感病和内伤病推出的,是为了及时的发现病邪位置,清除病邪来设定的。表病又叫表证,指病邪在肌肤表面,所产生的疾病,其特点主要为:起病急,病邪所在位置前(头面、四肢等)、病势较轻(与很严重的疾病比较,比如急性转染病)、病状变化较快(例如体温变化快,开得快,去的也快)这类疾病,大多是因为六邪所致的,所谓六邪,就是风寒暑湿燥热等六邪,它们的实质就是自然界的各种因素。表证的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有时候还会伴随咳嗽、鼻塞、鼻涕、头身痛的症状。表证又分为风寒、风热、表虚三类情况。这个大家可参考问诊妙言录深入辩证。里病,又可称作里症。这种病变,多见于外感病久病不愈,或内伤病。里症的特点为:病情变化慢,病变位置深(多在脏腑)、病情较重。里症一般是因为外邪入侵后,没有及时驱除,而后转入脏腑所致;或是因为外邪强悍,直接进入脏腑;或是因为情志、饮食、起居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里症病比较复杂,其变化繁多。里症的病状表现多为咳嗽、胸痛、腹痛、腹泻、高热、神志昏沉等。里症患者大多没有恶风、恶寒等情况。大多数里症患者的舌苔与常人的舌苔很是不同。里症又分四种,分别为里虚、里实、里寒、里热。这四种情况的治疗详法,可见问诊妙法录。表里的主要区别为:表证大多为新病,里症多为久病。表证往往发热恶寒同时出现,只是两者因为起病原因不同,所以各种起病原因引起的发热恶寒程度也不同。而里症多为只寒不热、只热不寒。表证舌苔变化不大,里症则舌苔变化较大。另外除了单纯的表里疾病外,还有一种半表半里症,这种情况是在病变介于表里之间,表里参半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病症的表现多为寒热交替出现、胸胁满、闷,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治疗这种疾病,需要表里兼治和解表里,不可一味攻补。
辩证中寒证、热证有虚实之分,这个大家可以看之前的《阴阳盛衰大论》,其中对此讲的比较详细。寒证是感受寒邪,或身体素质下降,阴盛阳衰所导致的病症。寒证的形成原因,一是外感阴寒;二是内伤久病,阳气耗伤;三是过多食用寒凉,导致阴寒内盛。寒证的主要表现是喜欢温热的环境、害怕寒凉、不受冷、面色苍白、肢体寒凉、喜欢蜷着身体睡觉、不渴、小便色清、尿的多、大便稀、舌质色淡、舌苔白、润滑。关于虚寒和实寒的论治,详见问诊妙法录。热证是感受外邪或身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导致的疾病。热证的致病原因一般是外感火热之邪,或是寒邪化热入里,情绪过于激动后抑郁化热,或是饮食不知节制后积蓄为热,又或是房事过多阴虚阳亢。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面红目赤、口渴、喜欢喝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太黄干。关于热证的治疗方法,详见问诊妙法录。
虚实病症在问诊妙法录中叙述的极为清晰,在此就不多说了,虚证和实证的主要区别点在于,虚证病程长,患病久;实证病程短,多属新病。患虚证者多年老或体弱;患实证者多年轻或体壮。患虚证者病发时不喜欢大声说话,呼吸声小;患实证者发病时声音高亢,呼吸急促。患虚证者被按疼痛部位时会舒缓;患实证者被按疼痛部位时会更加痛苦,不喜人按。虚证小便色清,尿多;实证者小便少而色黄。虚证者大便稀,实证者大便硬。虚证者舌苔胖嫩少,实证者舌苔老厚硬。以上这些,虽然划分清晰,但是患病之人有时也会有虚中带实,假实真虚的情况。大家仔细看一下问诊妙法录的二便篇便可发现其中细微的变化。
阴阳辩证的要点在于阴证者萎靡倦怠,阳证者躁动烦闷。阴证者面色暗淡,阳证者清明深浓。阴证者身体寒凉,阳证者发热燥灼。阴证者不喜喝水,阳证者口干喜欢喝水。阴证者大便腥臭,尿多色清。阳证者便秘,尿少色赤。阴证者声低,阳证者声高。阴证者舌胖嫩,阳证者舌干黄。以上这些划分,虽然调理比较明了,但就辩证而言,却远不及问诊妙法录的细致入里,故此大家读完问诊妙法录,再以此总结,方才为上策,若以此诊脉,则往往会被这些条目所迷了。
日期:2009-10-13 20:10:00
诊断学的深入篇——女科疾病论治之女科难治
女性与男性之间,并无太大差距,其不同者,只有经水、胎产而已。但是女性患病一旦关系到这两项,病情就会难以诊断了。关于女性的疾病,咱们这里拿出九种病症来说明,这九种之外的疾病,基本都可以按之前讲过的问诊妙法录论治,在这九种之内的,则需参照女科疾病论治。这九种病症分别为:经脉病症、胎孕病症、产育病症、产后病症、带浊病症、乳病相关、子嗣病症、症瘕病症、前阴病症。凡是这九种之内的,都是最关系女性健康的问题,不可以不慎重辩证;九种之外的,则与男性类似,大家依照问诊妙法录辩证便可了。
我学医之初,师父对我说:“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这话的本意,并不是不让我治疗女性,只是提醒我,女性疾病,治疗难度往往比男性疾病要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男人虽然与女性整理比较类似,但就性情而言,女性的心思隐藏的较深,很多时候无从发泄,容易被外界影响。再加上女性对爱恨情愁表现的较为明显,产生一些感情波动也较之一般男性要快。纵然同是女人,也很难揣摩的清楚。这样对调理身体很是影响啊。另外女性有时候有些身体状况不喜欢与人去说,还有些女性比较迷信巫术或是怕喝药。这些问题听起来不大,但真要是遇到了,一些女性容易坚持立场,不喜欢改变,故此往往会对诊断调理造成很大的干扰。另外时代到了如今,我们还遇到了很多时代产生的诊断障碍。
中医诊病,需要察言观色,观察病家面色、指甲、肤色,用这些来判断对方是否得到了脏腑的滋养。若是对方没有得到滋养,我们则可以从对方的神情、皮肤、肌肉、指甲看出。另外还需要好好的问诊明了,知其虚实方可。但而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女性有钱就画妆、以眼影遮其目、以种种化妆品遮其肌肤、又有刮苔、文眉等多种技术。中医望诊之道,已经很难在女性身上实行了。而闻诊则更加困难,这点自不必说。脉诊对于女性疾病又往往会出现偏差,故此问诊就必不可少了。然而大多女性比较容易多疑,再加上现在社会流行一种认为中医治病问的越少越显高明的流言。这样一来,问诊问得多了,便会给女性病家留下自己医术不高的印象,这样女性病家往往就不会去遵从医者的嘱托了。故此这就要求对女性进行问诊时,必须善问,懂得运用语言技巧。若是可以,最好将望闻问切凑齐,若是不可,则问诊必须要问的繁琐些。否则纵使是某神医,其神术也要去掉一半了。
下面讲一个某神医的医案:话说某中年女士,长期从事银行管理层职务。这位女士从十四岁开始,每次月经来临都会出现痛经的迹象,而且按上去毫无缓解。其疼痛程度,直接影响到了这位女士的工作和学习。据她说,她的月经色红、量一般、带有紫黑块,一旦这种紫黑块流出,疼痛就会有所缓解。周期前后不定,多数错后。月经来时这位女士常常伴有呕吐、脸色发青、全身发冷的症状。她二十五岁生下第一胎,二十七岁生下第二胎。随后做了结扎,但痛经毫无缓解。有过白带的情况,颜色白、但很稀、没有异味。睡眠时好时坏,胃口比较一般。吃了辣的后,嗓子会疼。大便长期干结,二到三天排便一次。小便色淡黄。
神医仔细观察了女士的舌苔,发现舌边尖红,带有紫色斑点。面色暗黄,舌苔薄、白。神医仔细辩证后,判断病家应该属于阴血不足、气虚、经血无法正常流通。这种情况,中医叫虚中有实,什么叫虚中有实呢?这位女士所排出的血块,属实,也可以理解为实体化的邪气。而这位女士大便、面色等等症状,都是虚证的表现,所以她又存在虚证。神医判断,这位女士是因为情绪问题,在经期发怒过,造成了邪气滞留在身体内,结合了经血,变成了血块,故此才每每作痛。而刚好这位女士又长期工作劳累,身体得不到休养,也没有好好调制。这股邪气越来越强,女士的身体越来越弱,最后就造成了这样的病症。于是神医展开手脚用了一套滋肾养肝、补血填精为主,醒脾理气、活血化瘀为辅的治疗方案。十服药过后,再来月经时,这位女士这个困扰了她多年的痛经问题,就基本消失了。神医怕其复发,又和这位女士保持了几个月的联系,期间这个病都没有复发。神医于是便放心了。
平时大家喜欢口渴的,可以用矿泉水,泡白梨,只喝水,把梨给别人吃,针对口渴很有效。
日期:2009-10-13 23:41:00
我所知道的上海中医类灵异故事第二十五段【戊己土】
店主见我要开方子,赶忙将纸笔递给了我,我笑了笑,说道:“不用,我发您手机上,你把号码跟我说一下。”
店主随即将号码给了我,我快速的发了信息过去。
我开的药方主要的路线是以祛湿滋阴为主线的,就是驱除男孩体内的湿气,在对他的阴血进一步的进行滋补。
药方的主要配伍为:生地黄三十克,玄参十五克,麦冬十二克,当归十克,茯苓十二克,生薏苡仁十克,泽泻十克,地肤子十五克、白鲜皮十五克,生甘草十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