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4 9:30:00
故宫之宫女重现:
2011年阴历七月十五,北京的天气还很闷热,紫禁城的游客一如既往,潮来潮去,拥挤不堪。远处老张头走来走去,慢慢悠悠的巡逻。他是山东来的,今年年龄都五十开外了,本来只做厨房打杂人员,但最近巡逻人员不够使,领导临时安排他代替。
时间即将到黄昏时,天空的晚霞犹如玫瑰般红艳艳的,大盘子似的太阳落在了玉泉山的头顶,稍等一刻,它金子般的光亮会暗淡下来。故宫游人逐渐散去,依稀还有些旅游团在里面,老张就尾随他们,一边催促他们,一边跟着听故事,他的故宫知识就是从这里头得知的。
老张知道,这故宫是明朝皇帝建的,他却不明白,为什么盖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他知道故宫很大,而且未知的地方很多,却只让旅客只游一部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私下问过领导:
恁些地儿咋不让游客进类?
总管告诉老张:
那边盆里有几条鱼,买多了,给放几条到厨房后院去,后天再吃。老张头答应一声去了,他哪知道,总管说他问的话多余(鱼)呀!
老张头的宿舍住在故宫东南角的一个角落里头,小屋故色故香,如果不刻意去关注自己,你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
待到游客散尽,已是用餐时间,今天晚饭很不错,炖肉,老张头吃饱了楞没吃出这肉什么味,摸摸肚皮,实在吃不下了,才意犹未尽的悻悻而去。
2012-1-14 15:49:00
也许是吃的太油腻,也许是肚子着了凉,凌晨时分,老张头的肚子开始了敲锣打鼓,号角声声中,老张极不情愿地急奔厕所而去。厕所不太远,就在宿舍旁边,几步就可走到,中间有道走廊,走廊上头雕刻的是龙凤呈祥,招财进宝,走廊外就是故宫院墙。列位看官估计已经猜到,老张所居之处原为太监宫女之起居之地,偏僻的故宫一角,不起眼的房舍格局,杂乱不堪。由于城墙太高,故显得此地阴暗潮湿。
一阵阵波涛声过后,老张头舒服多了,起身提裤子,这当儿,厕所灯忽然灭了,透过玻璃门有几盏灯笼挪动,老张头有些奇怪,宫里住人了,这么大排场,比县太爷还牛?透过玻璃观望,只见宫女们一个个穿着清朝服装,摸样俊俏,身材婀娜多姿,一顺的从厕所门口由南向北走,一人手提一盏灯笼,似仙女胜仙女,飘飘渺渺,神采悠悠,走路从容不迫,拐弯处,人影不见,老张头这才敢从厕所出来回宿舍。
2012-1-16 9:16:00
老张头年岁大,又是农村来的,加上这帮员工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小时尚,小时髦,所以大家都跟他谈不到一块去,每当老张头说几句话,大家就当笑话听,这老张头看见大伙笑却不知为何,弄得像个丈二的和尚。这不,他操着严重的山东口音跟厨师小李说上了:
昨天夜里哪儿来类大官,排场真大,一群人给他饶路(照明的意思)。
小李不在意:
不知道,北京大官多了,老张,去把青菜择了去,中午吃。
老张头唯命是从,马上就去,他做事从来不跟人计较。
夏天夜里也热,虽有风扇吹着,也是热风,老张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约莫凌晨十分,困之极了,才迷糊睡去。
不知道什么什么时候,传来的丝竹之声将老张头吵醒,依稀就在门边,老张头呢喃一句,城里人跟农村类就是不一样,半夜干啥类都有。翻身再睡,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床,开门观看,隐约只见一帮穿古装的人在举杯换盏,旁边有个小戏台,上头有戏子在演戏,底下还坐了些只看见背影的观众。老张头懵了,晚上这儿这么热闹,不由自主地迈步出去,就近观看,那帮人似乎没有看见老张头,依然我行我素,斗闷子,猛喝酒。
2012-1-17 8:54:00
鼓乐声声中,戏子出尽风头,卖力的讨好观众,空翻,筋斗,踢腿,各种招式层出不穷,时时掌声雷动,老张头很高兴,虽然看不懂门道,倒也看得热闹,拼命鼓掌叫好。期间台上出现一位宫女,轻声细语,说声老佛爷有赏,就往台上台下仍了几把银子铜钱,偏偏也巧,有一大枚银元宝“咕噜”一下掉在了老张头脚下,这老张头一猫腰,一伸手,将元宝拿下,看着白森森的元宝,心里乐开了花,用手摩挲了两下,装进口袋。赏钱完毕,戏子接着开唱,又不知几时几分,老张头有点困了,准备回屋睡觉,无意间一瞥,发现好多观众后头都有大辫子,而且背影磋磋的,看不清楚,想找个人问问什么时候结束,又觉得不好意思。
回屋躺下,手里摸着这大元宝想,就算是一个玩意儿,也行了,呵,这做得多精致,等什么时候回老家给孙子玩,止不定他得多高兴呢,老张头嘴边含着笑沉沉睡去,不知几时,门外丝竹之声渐行渐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