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2-18 22:12:00
(自从2002年11月底完稿,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打磨修改这部作品了。今天打磨修改完毕真是百感交集。六年多的时光,《有梦就好》和我的生活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令我感慨万千!多么希望这部饱含十几年心血的作品早日成书,早日能拍摄成电视剧,与广大的读者和观众见面啊!我坚信就像这部作品的名字有梦就好!2009年1月3日17时整。)
以上这段话是我在1月3日17时不知把《有梦就好》打磨修改多少遍之后,把当时的心情写在了作品的后面,今天把它放在前言算是我的一种感慨吧!1月3日修改后又有两位朋友看了这部作品,原本根据这两位朋友对作品提出的修改意见想再次修改后再上传的,既然读者们这样迫切地想看这部作品,我就满足朋友们的要求。因为新浪的那个版本太粗糙了(而且只上传了三分之一),所以希望读者朋友们最好不要到新浪去看,我会尽量每天多上传来满足大家的要求。谢谢读者朋友们这样喜欢我的作品和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希望你们向支持《两代情》一样,来支持这部《有梦就好》。
下面把看过我这部作品的一位网名为大森林的广东男孩(现已参军)的读后感作为《有梦就好》的序言吧。
大森林读《有梦就好》随感
一盏清茶过后.亦难平复心中压抑的情感.仿佛我已阅过凡俗..尽带沧桑!
王兰真的这么无怨无悔?真的这么义薄云天?还是真的这么为爱碎心守侯......或许如题,真的如梦吧.
作品.不!应该是梦里...地震了.亲情如磐.真情如歌呀!在每次王兰受到群众们的热心帮助时.我就热泪盈眶....
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演绎着无情天灾生离死别骨肉相残坎坷际遇艰辛的爱情.....感慨万千的同时不禁哀叹人世风雨!
文章一点一点地透析着人性的善良.真诚.忠义.正气.纯爱与执着.刻画得细腻感性!同时也阐述了人皮下隐藏的自私.无耻.凶狠.贪婪.伪善与阴险.描绘得深刻合理!
看过整部作品,我心里剩下的除了感慨,就已想不到其他的味道了。文中的这三个女人作者将她们刻画得十分细腻,代表着三个灵魂贯穿开始与终结。甚至将女性所会产生的情感都一一解读了。故事里所表现出的魅力比任何的男性人物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淑芬的母性、王兰的坚毅、黎燕的义无反顾、一滴滴真情一片片希望,若故事是灰色的,那么这三个女人就是三种点缀般的色彩,交织衍生,美好又虚无。
有一种爱,大而无疆,如风如云,覆盖过悲欢离合,淹没了爱恨情仇。有一种爱,纯纯如刃,兵锋如剑,颠覆着世间真情,划破过人性伦理。一切的美好,繁华落尽后,赤裸裸的无助,唯有静静地去守候浴火重生般的曙光。就算跌落尘世坎坷,甘愿化作青鸟,飞渡无数血泪风景,寻找着最后的归巢,一切皆因心里有梦,有梦就好。
唐山大地震、文化大革命、丑恶的人格、灰蒙蒙的废墟、一幕幕毁灭一幕幕残缺,脑海中的影像放映着只有黑白的画面,鲜明又强烈。作品有着让人末齿难忘的历史背景,有震撼人心的大善大恶,有让人魂牵梦挠的浪漫爱情。对人物的刻画深入合理,特别在黎燕的心理与行为的描述,合理特别让我大开眼界•••••••
背景的映照下善良的人性展露无遗,与当时思想与时代特色产生根本的对比。作为一个八零后读者,从这部作品里能切身地去感觉当时社会环境的林林种种。王兰的性格塑造如同清水一般的纯洁,如同废墟里一朵白色幽兰。情节中以王兰所辐射出的人生百态,无不在她高尚的人格魅力下黯然失色。
在艰难险阻里,对亲情做出毫无保留的奉献,让人理解到佛学里的大爱何为。
女人心里独特的纯爱也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展现,一种难能可贵的真诚,一份小心呵护的期待。现实社会少有的性格,执着得叫人羡慕,叫人期盼,感动的同时也不禁对现实里的女人分门别类。
石磊与王兰两人的坎坷爱情故事,让人感动,但也道尽苦难。文中刻意安排很多情节讲述了这段感情的来之不易。是这部作品的看点之一呀!
《有梦就好》是一部荡涤、震撼我心灵的,无法使我忘怀的大作••••••••••••••••
日期:2009-02-18 22:34:16
长篇小说《有梦就好》
作者:冯继业
第一部
第一章:地震前夜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的唐山就像一个大闷火炉一般,毒辣辣的太阳火球似地炙烤着大地。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天空的颜色灰红的怪异。那飘荡在空中的混红色的云雾会使人有一种异样的恐慌感。
傍晚,工人医院家属楼的人们好歹做一些水饭或凉面吃罢,拿着扇子、凳子,离开闷热的似烧透的砖窑一般令人窒息的屋子,到外面乘凉去了。然而树上的知了却一刻不停地“知了、知了”地叫着,给本就烦闷的人们增添了几分躁气。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聊、议论着:
“今天的天气是怎么了?好像自古以来都没这么热过。”
“可不是吗?今天整个一天人好像在地球上被蒸烤一般,热的人坐也不是、躺也不是,饭都不想做、也不想吃。”
“是啊,今天我们也是把中午的米饭煮了煮,然后用凉水投了投,好歹吃了一口就出来了。在家里热得根本呆不了。”
“咱们唐山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似的。今天大白天我们车间里竟然有很多老鼠‘叽叽’叫着乱窜。吓得我们车间的那些女同志到处躲。”
“反正今年不是什么好年头儿,谁想到周总理今年会突然去世啊。”
“唉!快别说了。周总理去世的那些日子,老张我们俩难过的几乎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
“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呕心沥血了一辈子,谁不想啊!”
“也不知道怎么的,今年咱们国家好像多灾多难似的。就连天气也不正常。今天天儿闷热不说,你们看看,这云雾是不是灰红的怪异?”
“真是的。哎,对了,我还听说我们单位老孙到陡河去钓鱼,鱼在河里乱蹦乱跳,可就是不上勾。表面上看着比往常鱼多多了,可他却一条鱼也没钓上来。会不会真要发生什么事儿呀?”
一个小女孩听到这些话,害怕地搂着父亲:“爸,我害怕。”
大人们听了都笑起来。
父亲笑着拍着女儿的手:“快别当着孩子的面制造紧张空气了,鱼多是从上游冲下来的呗。”
中年女人抚摸女孩的头,微笑着:“莲莲,别怕,阿姨说着玩儿呢。”
此时,王兰一家却像过节一样在厨房忙碌着,做着各式各样的菜。今天是弟弟王黎九岁的生日,也是爸爸、妈妈的结婚纪念日。妈妈的好友冬梅阿姨一家也前来祝贺。王兰感觉今天好像妈妈心事重重的样子,她又不便多问。她想只要有冬梅冬阿姨在,妈妈就是有多么不愉快的事情也会过去的。十八岁的王兰懂事地在厨房、餐厅帮妈妈洗菜、做饭,摆放桌椅碗筷。
“小兰,你让妹妹叫爸爸和李叔叔下来,饭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对了,把弟弟也找来。”徐慧云在厨房边炒菜边冲餐厅的王兰喊。
王兰答应一声来到卧室,见妹妹正在练毛笔字,李姣在一旁看着。
“小红,你看你,这么热的天,姣姣来跟你玩儿,你还练毛笔字。”王兰笑着嗔怨地说。
“没事儿,兰姐。我在一边看她练字,正好偷艺。”李姣的话逗的姐俩都笑了。
“小红,先别练了,你和姣姣喊叔叔、爸爸下来吃饭。”
“行!姣姣,咱们走。”王红拉着李姣的手,到三楼冬梅阿姨家去了。王兰出门去找弟弟王黎。
“云姐,你觉没觉得今天天气热的有些不正常?这天气使我心里恐慌的难受,总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冬梅在一旁给徐慧云扇着扇子说。
徐慧云好像没听见一般,自顾往炒菜里放着盐。
“哎呀,你怎么还放盐?不是已经放过盐了吗?”冬梅惊叫道。
“是……是吗?”徐慧云怔怔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