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了?齐齐,是不是你把石磊我们倒菜的事告诉了你爸爸?”
“是……是我无意中说出来的,怎么了?”
“怎么了?你回去问问你爸爸,他还是不是人?他利用这件事把石磊的爸爸,还有我爸爸都给告了,还给石磊的爸爸上纲上线,说石磊的爸爸在背后指使石磊扰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市场。其实这件事与他爸爸没有任何关系,他爸爸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
“你别说了!”齐齐骑上自行车飞也似地骑回了家。
齐少武正喝着酒,兴奋地随着收音机哼唱着社会主义好。齐齐一进屋便狠狠地把收音机关掉,把背包往沙发上一扔。齐少武见女儿气的脸都变了色,有些心虚的问:“齐齐,你不是说不回来吃饭了吗?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
“爸爸,是不是你利用石磊倒菜的事,又在他爸爸的身上大作文章?”
日期:2009-02-26 11:27:48
“你……你怎么这么说你爸爸?”齐少武有些生气地。
“爸爸,你别再在我面前演戏了。我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一天如果你不把这件事平息下来,我就离家出走,再也不回这个家。我们从此断绝父女关系,再也不认你这个爸爸。”齐齐哭着跑进自己的屋里。
何芳从厨房跑到女儿的房间,见女儿拿出皮箱收拾衣服,忙劝说女儿:“齐齐,你知道爸爸、妈妈离不开你,你别走,我去说说你爸爸……”
齐少武也来到女儿的房间,求饶地:“齐齐,爸爸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你……”
“你还不承认?”齐齐疯狂地大吼一声,流着泪真诚地:“爸爸,我鄙视你的虚伪。我希望我的爸爸是凭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政治地位,而不是不择手段地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如果你没这个能力,我更希望我的爸爸是一个诚实、善良的普通百姓。”齐齐说完收拾好衣服拎起皮箱就走。
何芳拦住齐齐:“齐齐,你不要离开家。”
“我呆在这个家里都感到耻辱!”
“齐齐,你先别走,你不是说给爸爸一天的时间平息这件事吗?爸爸答应你。”
齐齐不相信地看着爸爸。
第七章:故乡情深
王兰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尽管故乡已是一片废墟,但王兰在回家的路上惊喜地发现新盖起的简易商店已经开业,工厂的机器隆隆作响、各型汽车和公共汽车来回穿梭,小学生们有秩序的放学队伍……这一切说明震后只一个多月的时间,唐山各行各业都已进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王兰母子三人回到自己家附近,只有几顶稀疏的帐篷支撑着,废墟已被一排排的简易房代替。
王兰正想打听两个妹妹的下落,忽听身后有人喊:“小兰,你们回来了?”王兰一看是宋阿姨,她像见了亲人一般紧紧拉住宋阿姨的手急切地问:“宋阿姨,我的两个妹妹在哪儿?”
“小兰,你别着急,我们帐篷里的人昨天分了房子,因为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你回来后怎样安排你的家庭,所以我们就把她俩送到了孤儿院。”“孤儿院?”
“是的,你们学校已经通知你开学了,你上学不可能照顾他们,你妈妈又……,小兰你是不是怪阿姨……”
“不,宋阿姨,我怎么会怪您呢?这么长时间都是你们照顾她俩,我感激还来不及呢。不过,宋阿姨,我不想上学了,我想上班照顾这个家。否则,我们这个家就散了。宋阿姨,怎么才能申请到房子?我们急需一套房子,我妈妈经过这次颠簸,精神上更加……,还有,我想尽快把两个妹妹接回来。”
听了王兰的话,宋阿姨犹豫了片刻说:“小兰,这样吧,你们先住分给我家的那套房子,我们等第二批的。”
“不!这怎么能行?你和迎春哥、还有迎夏弟弟怎么办?你们也得住哇?” “迎夏的学校离她二姨家很近,先让他住他二姨家。迎春已经分配到钢厂上班。我现在在居委会上班。我和四春先在居委会糊弄着住。走,我带你们回家去。”说着宋阿姨领着徐慧云便走,王兰和王黎跟在后面。这时,宋阿姨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你北京的舅妈给你们来信了,小红折开看了。你舅妈来信说她本来想到唐山看你们,从地震到现在也不知道你们的情况,可你表哥做阑尾手术住院了,来不了,你有什么困难就给她写信。”
“我知道舅妈一定会惦记我们的,可我不会告诉她我们现在的情况的,这么多年舅妈一个人带着表哥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你安排好了就给她回信,免得她惦记你们。”
“好的。”
日期:2009-02-26 11:30:07
宋阿姨带他们来到一个用高低不齐、粗细不一的各种木棍、竹棍围起来的院子,进了院子,宋阿姨打开房门:“这是大一点的房间,除了放这张双人床还可以放两样家俱,里边是小房间,只能放一张比双人床小一点的比单人床大一点的床。小兰,这个双人床你先用着,等我要到房子再说。”
王兰看着震后失而复得的家,尽管这个家是那样简陋,但就现在的这种环境下能拥有这样的房子,真算得上是豪宅了。她再看看身边善良、慈祥的宋阿姨。老人把房子让给他们,就意味着他们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分到房子。想到这里,王兰含着感激的泪拉住宋阿姨的手:“宋阿姨,您把房子让给我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分到房子?您也这样大年纪了,我怎么能……”
“小兰,这你就不用惦记了。在冬天到来之前会分到房子的。只要我们能度过冬天,什么都好说了。小兰,我常常在想,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我们有那么多亲人、朋友死去了。对死去的亲人、朋友,我们有太多的歉疚和遗憾已经无法弥补。所以,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不要再留下无法弥补遗憾了。”宋阿姨感慨地说。
“阿姨,您说的真好。”王兰擦干泪水说。
“对了,小兰,你手里一定没有安家的钱吧?”
“明天我到妈妈的单位把妈妈的工资领来,还有,这次出门那么多好心人捐的钱还没有花完。我想够用了。”
“那好吧。小兰,要是钱不够用就来找宋阿姨要。你既然决定不上学了,一个人照顾弟弟、妹妹和妈妈会很不容易的,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呀。”
“阿姨,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全家的,会让我们的家像从前一样幸福、温馨的。”王兰坚定地说。
黎丽、周洁下了船,坐公共汽车直奔中山医院。黎丽下了车,急匆匆来到住院部。周洁紧跟在后面。
“李护土,有没有新来的唐山的病人住院?”黎丽到住院部忙问。
“有,不过她们走了。”
“走了?什么时候?为什么走?”黎丽吃惊地问。
“那位病人说什么也不呆在这里,她的女儿只好又把她带回去了。”李护土看黎丽懊悔、痛苦的表情,赶忙又补充到:“黎大夫,您不要担心,陈大夫开了很多的药给他们带去了,说好把药吃完再给您写信的。”
周洁扶住黎丽:“丽姐,你的脸色太难看了,你不要这样,药吃完了,小兰会给你来信的。”
黎丽什么也不说,急匆匆回到家。到了家便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
周洁不解地问:“姐,你这是干什么?”
“我要调回唐山,给徐大姐治病。”
“什么?你开什么玩笑?徐大姐疯了,难道你也疯了?”周洁话一出口,看到黎丽错愕、愠色的表情知道自己说错话,赶忙小声:“对不起,我……”
“你知道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最讨厌称病人疯子,这是我们的医德所不允许的。”黎丽不满、严肃地说道。
“姐,我知道我说错了。但你想过没有,你的手术非常成功,大夫说过如果休养治疗调理好,好的希望非常大。可现在的唐山已是一片废墟。生活、住房、医疗条件、工作环境怎么能治好你的病呢?”周洁说这些话时,泪水流满了脸颊。
黎丽心里不禁一阵难过:“周洁,我知道你为我好。是的,如果我在这里,无论什么条件,现在的唐山是没法儿比的。好条件对我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这样我可以多活几年。但是,周洁,如果我人在这里,心在唐山,那岂不是活着也是一种痛苦?再说,太安的尸骨已埋在了唐山,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外面的世界再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更何况唐山这种状况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