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咱们快走吧。”崔博好像什么都听到了。在王兰眼里,崔博永远是个小大人。王兰怜爱地搂他的肩上了车。到了医院,黎丽还没有从急诊室出来。姜华穿上白大褂刚要进急诊室,急诊室的门开了,护士把黎院长推了出来。
“妈妈!”
“黎阿姨!”
“黎院长!”
人们拥向推车。
姜华奔向爸爸:“爸爸,黎院长怎么样?”
“我已经尽了全力,她是晚期肺癌,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的手术。但由于她劳累过度加快了病情的恶化。小华,我真想象不出得了这种病,她能有你说的那种旺盛的工作精力。”
“难道真的再没有办法了吗?”作为医生姜华从未这样感情用事过。只有妈妈在地震遇难时才这样难以控制过自己的感情。
“抓紧时间也许她有什么话要说。”爸爸一句话提醒了姜华。
姜华跑到病房。姜华伏在黎丽的耳边轻轻问:“黎院长,小博和小兰来看您了。”
黎丽吃力地睁开眼睛,微笑着:“小……博,小……兰……”王兰搂着崔博让小博拉着妈妈的手。
崔博哽咽地喊着:“妈妈。”
王兰哽咽地小声:“黎阿姨!”
黎丽紧紧拉着儿子的手说:“小博,妈妈……走了……你不要……太难过。”“妈妈!你不会离开我的,你不会的。我不让你走。”一向刚强、懂事的崔博痛哭起来。
黎丽、王兰的心都要碎了。在场所有的人都流下了泪。
“傻孩子,人都会……都会有这么一天的。人生在世无论时间长短,只要尽自己
的力量,真诚地帮助别人,就不枉来一生。崔博,妈妈……只是……对不起你,
从你上学后就……就再也没有照顾过你……”
“不!妈妈是为了工作。”崔博哽咽着说。
听了儿子的话黎丽更加内疚地:“好儿子……,儿子,妈妈走了以后你到……到孤儿院去吧,不然你兰姐……兰姐带你们几个太累了。”
“不!黎阿姨让小博跟我们在一起吧,小博你说话呀。”王兰哭着摇着崔博的肩说。
“妈妈,我无论在哪儿都会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不过我不想离开兰姐他们,我愿意跟兰姐他们在一起。”
黎丽点了点头:“小兰,你这么……小,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黎阿姨,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的。”
“我相信你!我相信你跟你……爸爸、妈妈一样……善良、优秀。”黎丽说完闭上眼睛休息了片刻,然后睁开眼睛握住姜华的手说:“姜华,我委托你……一件事。”
“黎院长,您尽管说吧。”姜华伏在黎丽床边,像抚爱母亲那样抚摸着黎院长的手说。
“我想把徐大姐……委托给你治疗。”
“黎院长,您放心吧,我会向您那样关心、照顾徐阿姨,为徐阿姨治病的。”
黎丽听了姜华的话点了点头:“徐大姐不同于普通病人,她敏感、善良、好强,医生的责任感……非常强,要多往这方面引导她,在必要的时候……从这个方面来……突破。”黎丽的声音越来越弱。
崔博痛苦地呼喊着:“妈妈。”
王兰惊呼道:“黎阿姨!”
姜华绝望地呼唤道:“黎院长!”
王兰哽咽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崔博眼里噙着泪水,不想让妈妈看出他难过的样子。
黎丽努力睁开眼睛,微笑着:“别……难过,小……”
“黎院长,市委书记来了。”一位大夫喊了一声。
日期:2009-03-02 11:02:45
市委书记匆匆来到黎丽的病床前:“黎院长,是我们给你的担子太重了,我们不该在您……”
“不!我感谢……领导……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让我实现了……报效家乡的……愿望,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把徐大姐的病……治好。再有,就是我再也看不到……我们……唐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来的唐山……会是个……什么样子?”
“新的唐山定是一座更壮观、更美丽的城市!”书记非常激动地回答黎丽的问题。
黎丽满意地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按照市委的意见,为黎丽、崔太安夫妇召开了隆重而庄严的追悼会。追悼会在市委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卫生系统主任以上干部,和自发的精神病院病人的家属。崔博抱着妈妈、爸爸的合影照片站在会场最前面。王兰、王红、李姣站在小博的身边。姜华站在小博的身后。
书记亲自致悼词:“黎丽、崔太安夫妇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唐山人民、献给了唐山这块土地。我们都要像黎丽、崔太安两位同志那样,把我们的毕生精力献给唐山人民、献给建设新唐山的伟大事业……”
散会后,书记来到崔博的面前,市委领导都围过来。书记为崔博擦拭着脸上的泪问:“你就是黎丽、崔太安的儿子?叫崔……”
“他叫崔博,小名叫小博。”姜华站在身边介绍说。
“是不是博大、博学的博?”书记又问。
“是的。”崔博哽咽地点头说。
“多好的名字。从你的名字上可以看出爸爸、妈妈对你寄予的希望,是吗?”
“是的。”崔博回答说。
“崔博今后的生活怎么安排的?黎院长临别有要求吗?”书记问姜华。
“崔博跟我们一起生活。”不等姜华回答,王兰抢着说。
书记看了看这个还带有稚气的女孩,不解地问姜华:“这是怎么回事?”
“她是徐慧云大夫的女儿,王兰。黎院长去世以前崔博就和王兰他们生活在一起。她一个人不仅抚养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还抚养着父母好友的女儿李姣。”姜华说着抚摸了一下李姣的头“崔博也是在黎院长临终前王兰提出抚养的,黎院长也同意了。”
书记感激地望着王兰问:“你有多大了?现在在干什么?”
“十九了,我在振兴商场当售货员。”王兰回答。
“你年龄这么小,怎么能抚养这么多孩子呢?还是由国家来抚养这些孩子吧?”书记关切地说。
“不!这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我们谁也离不开谁。我想我有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的。”
书记看着王兰坚定的口吻和表情微笑着说:“不是我不相信你的能力,而是很佩服你。但是我考虑到你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你妈妈有病需要你照顾,这些孩子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你来管。再说,你还要工作,是不是? 所以,还是让他们到孤儿院,让阿姨们去照顾他们吧。相信孤儿院的阿姨们会照顾好他们的。”
“书记,我知道孤儿院的阿姨们比我照顾的好。但是他们几个不愿意离开我们的家。”王兰说。
书记慈爱地抚摸着崔博的头问:“崔博,你愿不愿意到孤儿院去?那里会有很多的小伙伴,有像妈妈一样的阿姨照顾你。”
崔博看了看王兰,又看了看王红和李姣坚定地:“我不愿离开姐姐家。除非……除非姐姐们不要我了。”说完低下头。
听了崔博的话王兰的泪止不住涌出来:“姐姐怎么会不要你呢?小博,以后不要说姐姐家,是我们的家,知道吗?”
“小博、姣姣,我们谁也不离开谁,是不是?”王红拉着李姣和崔博的手恳切地说。
“是的,我们谁也不离开谁。”李姣也坚定说。
看到这种情景书记再也不说什么了,他站起身来,对身边的副书记说:“这几个孩子每月要按孤儿院的待遇补贴他们。”
“好吧。”副书记答应着。
“不!不用,地震有那么多的孤儿需要国家照顾,我们有我和妈妈的工资就……”
不等王兰把话说完,书记欣赏而又真诚地说:“你能替国家照顾这几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代表市领导谢谢你。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王兰感激地点了点头。
领导们都走了。
王兰问姜华:“姜华姐,我可以去看看妈妈吗?”
“当然可以,你妈妈的病比原来好多了。我和你一起去。”
“小红,你带小博和姣姣回家,我和姜华姐去看妈妈。”王兰嘱咐王红说。 “我也要去看妈妈。”王红说。
“我也去看阿姨。”崔博和李姣齐声说。
王兰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姜华。
日期:2009-03-02 11:08:45
姜华说:“好吧,就带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吧。”
第九章:肩上的重任
姜华把王兰和她的四个弟弟、妹妹带到徐慧云的病房。姜华首先走进病房,亲切地拉着徐阿姨的手:“徐阿姨,您看我把谁给您带来了?”
还没等徐慧云反应过来,四个孩子已经围在了她身边,高兴的喊着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