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妈这个农村老大娘看来,女人有了孩子便该好好地呆在家里,她不知道有的女人就像老母猪,孩子是要生的,猪栏也是要跳的,哪怕只是为了逃出去偷吃一棵老白菜。
日期:2010-05-06 18:11:44
我去越南是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发展成怎样我不知道,但记得当时,越南人以用中国制造的“泊来品”为荣,大到摩托车,小到酱油,中国的产品随地可见。
或许在北方的一些童鞋看来,越南充满神秘的感觉,以至于有些人以为娶个越南老婆就光宗耀祖,甚至不惜浪费自己的五一小长假跑去向越南女人献媚,在我(估计我们全村人都如此认为)看来,绝对是丢脸的大件事。
一句话,这个脸,丢得无法无天。
日期:2010-05-06 19:49:20
刚才在我回家的途中,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写下去。虽然我的家乡非常落后,懂得上网的人不多,但毕竟也有漏网之鱼,比如我就是其中一尾。
我很担心,如果村子里的其他漏网之鱼看到这个帖子,会不会传到村里去,令我的父老乡亲们以为我看不起他们。尤其是我的二伯,小时候他常给我买零食,我现在每次回去都要给点小钱他,或许买点好吃的孝敬他。
我写这个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真正的越南媳妇的故事。我也没有贬低越南女性的动机,任何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比如成功逃离村里的楼主本人,小时候因家穷得叮当响,第一次进城是因为参加作文竞赛,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 第二次进城是因为参加英语竞赛,那年我上初中二年级。
22岁,我才得以脱离农民的身份。之所以说逃离,是因为我是有点后怕,不敢想象如果我没能逃出来,现在会生活得怎么样,尽管我现在常喜欢到乡村走走。中国的大部分农民,现在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容我想想,还要不要再继续。
日期:2010-05-06 20:45:31
如果我回村中说,有位据说年薪30万的大爷敲锣打鼓地去越南娶老婆,估计村中以我妈为首的农村老大娘会狠扁我,以为我故意说话气她们。
刚才我跑出去小区里散了一会步,又细细地思考了一下,决定把二伯的故事写下去,希望村里没有其他的人看到。我想,即使在网上吵得热闹非凡,只要没传到村中去,便啥事都没有,不知情,便不会伤害任何人。
日期:2010-05-06 21:11:23
过年后没多久,令二伯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阮阿玉吵着要出去“做工”,问她跟谁去,却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彼此最小的女儿才刚断奶,大女儿也才2岁多,从越南带来的儿子稍大些,也得要人看着才放心。
二伯猜到了几成,追问她是不是打算跟之前逃走的越南姐妹在一起,她低头,默认了。那个女人没有生养,了无牵挂,自然可以一走了之。“你有儿有女,跟人家乱走什么?”二伯生气了,跑到我家搬救兵。
前面说过,我妈是个没文化没知识的老大娘,遇到这种事不可能说出啥大道理,我虽然略有文化,但当时的脸皮与现在对比不可同日而语。当天二伯从我家搬去的救兵自然没派上啥用场,阮阿玉一句:“家里没钱了,我要去挣钱”便堵上我们的嘴巴。
当时我们正穷得恨不得去抢劫,没文化的老大娘正为无钱给我注册入学而与我家的老大爷发穷恶,她能有什么发言权?
于是,不管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救兵,统统倒在伟大的越南女性阮阿玉的嘴巴下,连白旗都不敢举便满脸羞愧地窜回家中。
日期:2010-05-06 21:19:29
“与那些越南婆群埋群埋,能有什么好下场?”事后,对于阮阿玉同志的事,我家那位人穷志不穷的老大爷发表了如上的言论。
其实,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越南姐妹互相照应,守望相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她们在越南的时候,贫穷,饱受前夫或家人的折磨和嫌弃,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一个有可能改变未来的新环境,自然将自己人性中趋利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要不然离乡别井跑出来干啥?这个时候,脸面与仁义已全无必要,如果过得了自己那一关的话。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女人喜欢异地卖身的原因。
由此可见,人性都是相通的,不管是越南女人还是中国女人。
奉献那些打算到越南买个老婆回来的男人,要细思。
日期:2010-05-06 21:29:16
好,继续讲述越南娜拉阮阿玉同志出走的故事。
果然,没多久,阮阿玉便把三个孩子丢在家中,外出“做工”了。
这个消息在村中一传出,我妈这个没文化的老大娘自然是兴冲冲地上门多管闲事了,她质问二伯为何让阮阿玉出去。“你60多岁了,寡佬带三个仔,连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种田了。”
料想临走前伟大的阮阿玉同志已从思想上完全降服了二伯,因此我二伯从语言上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巨人,不但没像我妈那样愁眉深锁,反而轻松地笑:“她的孩子都在这里,她还会上天?”
看来不管阮阿玉在不在,我妈都注定屡战屡败。生气半晌,无语,悻悻而归,回到家中才向我们撒泼:“以后我不再过问越南婆的事!”
我们掩嘴偷笑,一个没文化的老大娘,过不过问人家的事,其结果又会差到哪去?
日期:2010-05-06 21:50:34
想不到阮阿玉一走,就是几个月。二伯带着三个孩子,还要种田,困难可想而知。不过那时候我奶奶还在生,可以帮着招呼几个小孩,最小的女孩子,一直吃粥水。
这时候从村中其他越南婆的嘴里,逐渐传出阮阿玉“去做鸡”的传闻,二伯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完全失去了音讯。或许终于失去了信心,下半年,面对养活三个孩子的困境,二伯终于痛定思痛,奋起自救。这一年,他开了很多荒地,种了很多瓜菜,每天天未亮就骑自行车到圩里卖。他种的菜,甚至比那些种了一辈子菜的农家主妇的还好,当然也远远地超过我家没文化的老大娘。
这令我家的老大娘有点不爽,曾经酸溜溜地当着我们的面说:“一个男人,种菜卖菜不成体统。”我想,或许这是上天的垂怜,如果老天爷在这个时候把我二伯种的菜搞得一塌糊涂,估计我二伯也撑不下去,那样就是天大一一个杯具了。
每天种菜卖菜的日子,让二伯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也让他父子(女)四人的生活过得滋滋润润。直到临近春节的一天,家中突然接到阮阿玉打来的电话,托我们叫二伯听电话。
1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从村前的菜地上找到二伯听电话。听完电话,他笑了,说阮阿玉不回来过年了,但寄了3000元回来,估计就在这两天到了。
“她在外面做什么工?”我家的老大娘不怀好意地问。二伯淡淡地说:“不知道。她没说。”对于这个说法,我是怀疑的,他一定也问过,或许也知道她在外面做什么,只是,他不想向我们说而已。
后来,发生了一件更令全村惊诧的事。
日期:2010-05-06 22:05:59
第二年,我参加工作了。大约是中秋节前回家,我妈便告诉我:“阿玉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小孩。”天,是谁的小孩?我妈说:“反正不是你二伯的。”
天!
事实摆在眼前,这确实是阮阿玉生的孩子,而由于她已两年没回来,大家也可以肯定这个孩子是她与别人生的。我不敢想象二伯如何面对这一切,但当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竟然微笑着逗那孩子玩,如同当年疼爱阮阿玉从越南带来的儿子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