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南软肋来说,山芋莲是情深义重的,虽然两人像大鸟一样各自飞了,但一只大鸟仍然记得另一只大鸟,甚至把另一个鸟窝的草叼过来供其取暖。
从这一点上来说,山芋莲是远胜于很多男人的。很多男人生活好转了,第一件事就是换老婆,不换老婆也要搞别人的老婆,完全忘记了与前妻相识于微时的患难与共。所谓感情,不是乞讨时两人共分一条番薯,而是当他有鸡肉吃时依然愿意分你一块鸡皮啊。
越南佬没有与山芋莲正面冲突,毕竟番薯呀山芋呀这些都是地里种的,在农村人看来不怎么值钱,只要看管好自家存折就行。这也是越志佬聪明的地方,有的人为了一些小事喜欢在家里吵吵嚷嚷,搞到夫妻反目,事实上能有多大的事?眼一闭脸一扭就过去了,权当不小心踩到一堆臭狗屎。
分开住后,山芋莲从此失去与越南软肋单独相处的机会,毕竟两个地方隔着一个鱼塘,山芋莲想要过去或软肋想要过来,都得经过大榕树,而大榕树下白天耳目众多,晚上越南佬在家,两人想搞地下活动是不可能的。
总之,大榕树成了一个岗哨,大榕树下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又自发地担任了哨兵的角色。
在各界哨兵的共同监督下,山芋莲的贞操算是保住了。
日期:2010-05-10 20:58:16
转眼间几年过去,山芋莲再也没有生育,也就是说越南佬并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家中惟一的儿子,是越南软肋的骨肉。不过这孩子是越南佬从小养到大的,在他眼中越南佬才是他的亲爹,至于越南软肋,不过是一个不怎么亲的亲戚。
可能有同学奇怪了,那不是他亲爹嘛,为什么小山芋不亲他。其实广东有句俗话“亲娘不及养娘大”,意思是说,养母比生母更亲几分,养父当然也比生父要亲得多了,更何况,这个养父并不喜欢这个尽占人便宜的生父。
待到小山芋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越南佬便向小山芋灌输这样的思想:家里的东西是我们的,千万不要让你大舅(越南软肋)带走;你妈也是我们的,千万要看着你妈。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小山芋非常尽职尽责,凡是越南软肋与孩子上门,不管他们想拿走什么,小山芋都会哭闹着满地打滚;逢年过节山芋莲想带些家里做的点心给软肋一家吃,小山芋同样只许她拿一点,拿多了就打滚;山芋莲如果在鱼塘的泥砖屋里呆久一些,小山芋就闹着要走,不走也打滚.
不知道哪位老大爷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越南佬对小山芋的教育是成功的,只不过他的方式有点不地道,动辄满地打滚,成什么体统。
实不相瞒,俺之前为了让大家承认俺是首长,也扬言要满地打滚,其实这招也是跟小山芋学的。他的这招打滚功在村中影响非常深远,全村的新闻工作者都知道越南佬的儿子经常打滚,而且每次见到他的越南大舅都会打滚,滚得他妈心烦意乱。
村中的评论员最看不得小孩不听话,怕误了后代的教育,于是有其中一位头发白花的评论员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趁山芋莲不在就化身成义务教育工作者训斥小山芋:“你老是滚地打滚这么脏,你看村里有哪个小孩像你这样的?”
按说,村中的老义务工作者这样训斥小孩子,一般的小孩子是不敢驳嘴的,可是小山芋让家里的人宠惯了,他马上瞪大那双越南籍的牛眼,大声说:“我爸叫我不要让我妈在大舅家呆那么久,久了会有越南虱子爬上身的,我怕虱子爬。”
听者哄笑。继而不约而同地感叹越南佬的机智过人。
不过这新闻没能成为当天榕树下的头条,因为这新闻只有小小的娱乐性质,它的价值仅相当于张柏芝带儿子逛街的新闻,可发可不发,而真正吸引人的,要么是张柏芝与陌生男人逛街,要么是张柏芝5岁的儿子独自逛街。
所以说,能不能成为头条新闻,除了要看他本身的轰炸力之外,还要看他妈是谁。如果你妈只是越南婆山芋莲,那怕你脱光了衣服满地打滚,估计也很难成为头条。
这个世界,出身决定影响力啊。
日期:2010-05-10 22:29:13
越南佬算是成功地培养出自己的下一代,虽然不是嫡系,但毕竟远胜于无,小小年纪就懂得为他爹主张自己的权益,这点令村中的评论员殊为感慨。
再过数年,小山芋越来越大,矮小,脸黑,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他是软肋大叔的种,可是村里那班评论员偏不说破,但凡小家伙一出现,便笑嘻嘻地说:“这家伙越长越像他大舅。”装出微笑的表情,语气却出卖了他们的尖酸。这句话是很真实,但真实的话往往杀伤力最大。
首要伤害的,自然是越南佬,山芋莲才不在乎,谁的种不是种,关键这种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而且生出来还会满地打滚,多好。
小孩子是很聪明的,大人的感觉,他懂得分辨并投其所好。估计小山芋就从小知道爸爸很讨厌大舅,不想让大舅占自家的便宜,所以当他长得差不多上学的时候,就懂得做些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大舅占便宜的事情。
比如,他经常会跑到大舅家拿些好吃的回来,他是最小的孩子谁也不会与他计较;软肋大叔的鱼塘要捕鱼,他总是趁鱼贩称鱼的时候毫不客气地挑几条最大的拿回家;软肋大叔围着鱼塘边种了几行甘蔗,他双脚一踹便踹断一根,毫不客气地拖到大榕树下啃,啃不完就扔,其气势远胜于某些人的公款吃喝。
有人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越佬南无法向软肋同志要债,老天爷就安排他的儿子来不问自取,貌似挺公平合理。
但世事只是相对公平而已,因为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小山芋在村中口碑不怎么好,村中的新闻工作者凡做他的相关报道,必然是负面的;任何关于小山芋的评论,也是一面倒的谴责。
在小山芋出现的地方,真的很难出现赞扬之声,如同某国的足球队,人还未上场,大家便判定他一定会吃臭蛋。即使他没有吃臭蛋,他最后一定也会放一个臭屁,其结果自然也是臭不可闻。
你说,这是一个孩子应该背负的压力么?他有什么错?他母亲是那样的母亲,亲爹又是那样的亲爹,生父虽然聪明过人,但那过人的聪明又没有用在经得起人民群众考验的地方。
真是一个杯具啊,制造一个杯具是不容易的,得经过好几道关才行啊,可是它偏偏就这样形成了。
一句话,天意。
日期:2010-05-11 12:23:58
小山芋上学前班那年,山芋莲突然开始搞副业了。其实也不算突然,在她搞副业之前,她已经有一段时间经常在大榕树下说头晕,想唱歌,在别人都说牛头的时候,她突然冒出一句马嘴。
对山芋莲说想唱歌,村中的评论员嗤之以鼻,她又不是林忆莲,唱歌有什么用,估计也换不来白花花的银子。事实又再次证明,评论中的意见不见得就是对的,与各大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一样,都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说别人的问题,至于是否说到实质的问题,他哪管得这么多。
说了自己想唱歌之后的几天,山芋莲又喜欢晚上一个人在村前的小路上乱窜,有月色的晚上还好,大家都看得出是她,毕竟那么肥胖的身躯在农村不多见。没有月色的晚上,她迟迟疑疑地走过来,头上那头从越南带过来的长发也不扎好,猛然用手电筒一照,是会吓怕人的。
大榕树下的新闻工作者也捕捉到这个细节并报道出去,评论员适时地提出了新的论点:莫非山芋莲疯了?
按照评论员们制定的“一村只得一个疯子”的法则,山芋莲是不应该疯的呀?难道这个法则是错的?如果这个法则是错的,那村里的一切论题是不是得推翻重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