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客月下超短灵异小说合集》
第31节

作者: 散客月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喝完饮料,说了几句客套话,我们便告辞出来了,村长告诉我们:“这老家伙保守得很,他家手艺世代单传,很难讲话的,你们先住下再说吧。”
  “他只有一个儿子?”
  “原先有两个哩,这个是小的,大儿子十年前出车祸死了,就在铸好那把送给香港的宝剑后没多久。”
  “看来,刘教授的任务,我们是完不成了。”我对晶晶说。
  “别灰心啊散客大哥。”晶晶似乎很有把握:“没准,我能摆平这件事呢。”

  女孩正是绽放青春的年龄,加上天生丽质,脸上浮现出的神情特别自信。
  联想到刚才小铁匠脸红红的模样,我打趣道:“莫非你想施展美人计?”
  接下来几天,晶晶的确搞到不少重要情报。
  古人造剑剑身都经过防腐处理,历经几千年的地下埋藏,表面形成了氧化膜,使之经千年而不锈蚀,奥秘一是锻打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以及折迭锻打的方法,二是淬火和回火,最后淬火是决定宝剑成败的关键,需要掌握好最佳时机,一旦失误,便是前功尽弃。
  “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奇得——就是徐家古法铸剑的特点。” 晶晶一字一顿,老气横秋的炫耀说。
  这些天来,她一到天黑就不见人影儿,看来,还真的去施展美人计了。

  不过,最终她还是没能拍摄到最后淬火的镜头。
  古剑锻造的第九百九十九天深夜,铁匠铺大门紧闭,院里老槐树枝叶间依稀漂浮着薄雾,如梦如纱,想必是热剑浴冰散发出的水汽缥缈而成,
  等到月亮升得更高,那些轻纱才消散。一声哀嚎从铁匠铺里传出,声音在宁静的月光下传得很远。
  那是老铁匠沙哑的嚎叫,充满悲怆与绝望。
  我们砸开铁匠铺进去时,老铁匠已经倒在地上,嘴角挂着鲜血。
  古剑锻造失败了,最后淬火时,宝剑在水里一折两断。

  “老徐,你缓缓吧,急坏身子不划算哩,这回做坏了,咱再来一次不行啊。”
  “哪里,哪里还有下一回哦……我这一辈子,没机会再铸造第三把宝剑了……对不起祖宗啊。”
  “老徐,你这话说得就过了,不是还有娃儿嘛。”
  “他叔,你不哪里知道啊,咱铸这宝剑,最后淬火的一定得是童男子……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不知被那个狐狸精勾引,居然瞒着我,悄悄的破了童子身……对不起祖宗啊。”
  我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抽泣,回头一看,晶晶掩面跑出了铁匠铺。(散客月下2007-8-17)


日期:2007-10-25 17:22:00

  不染之荷
  “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指的是自然界的荷花。
  ——叶上有角质层,花上有防水膜,荷花因此而一尘不染。
  秀秀的荷花最怕污渍,秀秀的闺房,容不得一丝灰尘。
  方圆九十九里,提起右家庄秀秀的荷花刺绣,无人不挑大拇指。
  用针细、绣线精、丝理顺、色泽雅。

  荷花色泽艳丽,秀秀爱莲花,最爱绣的是白莲花,素娟刺绣,最怕沾染俗尘。
  秀秀有本事把一根头发粗细的绣线分成四十八分之一的,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荷花的清雅脱俗,栩栩如生。
  护花人用心滋养,水中荷花才艳丽,绣花人心头有爱,针底白莲才娇媚。
  秀秀心头有爱,爱在一百里外的省城,每日里针线穿梭,绣线在指尖行走了千万个一百里。
  满工出细活,寻常绣女,一帧绣品耗时不过十来天,秀秀针尖下,一帧白莲图耗尽三个月。

  每三个月,句才一趟右家庄,取走一帧白莲。
  句才在省城开店,秀秀的白莲图可以卖出好价钱。卖绣品的银两都存在句才手中,单等秀秀完成第十二帧白莲,便可以迎娶绣花女,同住省城。
  秀秀针下的莲花都有十八个花瓣,花朵旁的莲蓬有十二颗莲子,莲蓬上还端坐一只青蛙。
  当第十二帧白莲图绣到第十二颗莲子时,绣线断了。
  正是霜降时节,秀秀感到自己身体内的热量正在逐渐消退,绣线崩断时,一口鲜血喷到绣帮上,洁白绢面染上一片血污。

  秀秀倒在地上,三天后才被人发现,气若游丝。求医用药,也未能让秀秀恢复元气,重归绣房。
  每天靠中药维系生命,身体依然与天气同步,一天天变凉。
  老中医判断说,“血亏阴虚,神药难医,快点儿嫁人冲喜才有救咧。”
  冬至那天,句才进庄了,先闯进绣房,一眼看见绣帮上血污。
  血渍已经发黑,男人的脸色开始发青。

  “糟蹋了,没用了……”没拿到新绣品,句才甚至懒得进里屋看秀秀一眼,转身便回省城。
  四年来,秀秀的白莲已经为句才赚到了一幢大屋,住着一个媚颜娇艳的城里女子,那是句才去年花二百块光洋娶回来的新娘子。
  秀秀一帧白莲绣品,可以卖到一百五十块大洋。
  一路风尘,句才回到大屋,踏进大门,便听到婴儿啼哭,心中大喜——老婆生了,三脚并做两步奔进屋里,抱起襁褓中的婴儿仔细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小家伙全身上下,疙瘩凸起,莲子般大小,单个看时,粉嫩娇艳,整体一看,孩子活象一只癞蛤蟆。(散客月下2007-10-25)


日期:2007-10-26 9:15:00

  【原创】婴骨笛
  笛声悠扬,清幽宛转。
  春残端坐茶几前,芊芊玉手,把盏润壶,品茗浴香。
  茶艺,有笛声相伴,便有了清雅脱俗的真韵。
  “凌秋,这是什么曲子?空山梵音……带着摄人的气魄。”

  “《荀子曲》,先秦旬况大师所作之曲。”
  答话的是吹笛人凌秋,他有一双深邃的眼睛。
  “寻子……”春残心头一沉,“我,我儿子呢?”
  凌秋回身,面对春残坐下,把手中笛子递给春残。
  那笛子通体惨白,沉甸甸,非竹似骨。
  “这笛子有名字吗?”春残知道,凌秋好制笛,选材奇讲究。

  “婴骨笛。”
  春残一听,手头一颤,心头涌上一片寒澈。她强做镇定,放下婴骨笛,端起茶杯道:
  “很多年没喝到我泡的茶了吧……来,请试试明前碧萝春。”
  凌秋细抿一口,皱眉道:“茶味怎么不纯?”
  “是啊……因为茶里加了——断肠草。”春残的眼睛里放出怒火。
  “不,不会吧……”凌秋捂着肚子,身体缓缓滑落到茶几下。

  噔噔噔噔,有人上楼,是一个少年。
  “我爹呢?”少年没看见地下趟着的凌秋,先问春残。
  “你爹?”春残发现这少年五官眉眼,象及了少女时代的自己。
  “对啊……就是这根婴骨笛的主人……他告诉我,只要听见他吹奏《荀子曲》,就是告诉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亲娘……你是谁?”
  “……你知道这笛子是什么材料做的吗?”
  “当然知道,是小猴子的腿骨,小猴是我的玩伴,后来死了,爹就剔骨制了这笛……你,你是我的亲娘吗?”(散客月下2007-10-26)

日期:2007-10-27 8:58:00

  雪中轶事 一线雪光
  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女大学生。考上大学那年,父母先后去世,哥哥变卖了家里所有东西、借遍了所有亲戚,勉强帮我凑起学费,然后,他就跟我一起进城,在我们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住下,四处打工给我挣生活费,我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有哥哥陪伴,大学生活到也很充实。
  转眼到了第二学年冬天,那天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我从小生活在南方,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正的雪花,下午下课后,雪停了,校园里堆积起厚厚一层雪绒,我兴奋得与同学们在雪地里撒欢打滚,这时,管理员来叫我听电话。
  是哥哥打来的,我一连好几个星期见不到哥哥,他也有十多天没给我打电话了。快过年了,家里亲戚来信催要欠款,估计他在为还钱的事情奔忙吧。
  “小妹,马上回家等我。”哥哥只简单说了一句,就挂掉了电话。

  我马上奔向出租屋,虽然那只是一间简陋的民房,但哪里有哥哥,哪里就是我的家。
  那会儿应该是下午五点半了,有雪的天色黑得慢,我掏钥匙打开房门,把一片雪光带进小屋。
  连续拉了几下点灯开关,没用,大概是欠电费,被房东断电了。
  一会儿,哥哥进屋了,他情绪似乎很激动,一把抱住我,抱得很紧很紧。哥哥的怀抱真温暖,或者说,我全身依偎在哥哥怀抱里,脸贴在哥哥胸口伤,从门缝吹进来的一股寒气,刺得我脖子凉凉的。
  哥哥很快放开了我,往我手里塞进一个皮包,说:“小妹,我要去很远的地方了,自己照顾好自己,皮包找个地方藏好,里面是我留给你的生活费,以后再别来这儿了,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来过这个屋子。”说罢,转身开门往外走。
  “哥哥,为什么啊……”我上去拉他,被他狠狠推了一把,跌坐在床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