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第一次上婆婆家门,真后悔当时没有掀翻了婆婆家的桌子!》
第7节

作者: 九号出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31 23:57:51

  一进腊月,我就提醒老公,考虑下今年在哪过年,怎么个过法。一直到了小年,老公还是没个准话,一会说回老家和老人一起过,一会又想在北京过。我知道他心里在左右权衡,也在等孩子的意见。又提醒了他一次,尽量早做定夺,以便有个计划准备相应的年货,别赶到大年根弄个措手不及。
  腊月二十六,公公打来电话,虽然是家乡话,我还是听了大概,知道是爷爷在表达希望孙子回去过年的愿望,因为孩子给爷爷打过电话说不想回去过年了。
  放下电话,老公跟我讲:孩子不想回去过年,两个原因:一是回去过年耽误学习。二是最近妈妈回来了,他觉得妈妈一个人过年太孤单,想陪妈妈在北京过年。我跟老公说:如果留北京过年,考虑孩子的感受,我支持老公回去陪孩子过年,毕竟孩子很快面临高考,稳定孩子情绪重要。我毕竟是成年人了,自己过年也问题不大。如果老公心里过意不去,可以等守岁之后孩子休息了再回到这边,然后大早上再早起过去,虽然辛苦些,但一年也就这一天。如果回老家过年呢,那就晚点走,然后尽早回来,再陪孩子。老公说再征求下孩子意见看看。第二天,老公问我:我们在北京过年,把孩子接这边来行不行?我想了想觉得不妥。一方面孩子过来我们房子小,孩子没地方呆,没地方坐的,毕竟我对于孩子是个外人,很可能会不习惯,有客居之感;另一方面,孩子本来就担心妈妈一个人过年孤单,我们再把孩子叫过来,大过年的恐怕孩子和孩子妈妈心里都会不太好过。腊月二十八,一早老公说:咱俩回老家过年,让孩子陪妈妈在北京吧。明天一大早走,赶到家吃年饭就成。

  没想到,孩子没回去过年,成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日期:2012-02-01 00:27:31

  因为小弟弟家房子大,过年传统一直是在小弟弟家。下午三点半直接杀到小弟弟家。小弟妹和婆婆忙里忙外准备年饭,我和二弟妹插不上什么手,饭后就让小弟妹和婆婆歇着,我和二弟妹包饺子。一边包两个人一边聊家常,二弟妹很淳朴,也很实在,说话做事一看就是个爽快人,过日子好手,早听说一大家子人都对她挑大拇指,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二弟妹很随意的问我:大哥平时去看孩子吗?
  我答:去的,每个周末都回去,陪孩子两天。怕二弟妹误解,我又补充了一句:我嫁给你大哥,就选择信任他,所以他周末回去住我从来不管他。

  二弟妹若有所思的说:我说呢,我还以为大哥不管孩子呢。
  她又问:你见过孩子妈妈没?
  我答:没见过。
  话头落到这里我当时也没在意,也没往心里去。不过好奇心驱使,我八卦了一把,反过来问二弟妹:孩子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以往来这面过年吗?
  二弟妹连忙回答:都很多年没见过啦!在那个以前也是个挺好的人,那个之后就魔症了。好多年不见,也不知道她现在什么样啦。

  看春晚,打麻将,给老人拜年,给晚辈压岁钱,然后吃饺子,睡大觉,年三十,初一两天,一切都很正常,也比较欢乐。
  到了初二,形势发生了变化。
日期:2012-02-01 12:16:14

  初二,妹妹全家回来了。
  照例是小弟妹和婆婆张了午饭。我和二弟妹能搭手的地方就搭把手。接近中午,就剩炒菜了,也没什么好干的了,找个肃静点的地方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放下电话发现手机马上没电了,就找地方充电。
  往小屋门口走就听见二弟妹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叫大嫂呗!你还想叫啥?!
  小弟弟嘻嘻哈哈半是苦恼,半是玩笑的说:这个吧,叫大嫂呢,那边还有个大嫂;不叫啥吧,又不合适;叫姐呢,不对;叫小嫂子呢,好像有点别扭;这事儿不太好办。一副若有所思的语气。
  两个人正说着档口,我刚好走到门口,门没关,小弟弟双手背到脑后斜倚在床上,二弟妹靠着门边,两个人都看到我,没法装没听见走开了。
日期:2012-02-01 12:19:37

  我干脆顺势接过话头半开玩笑的跟小弟弟说:这个呢,叫啥随你,但是吧,你一天不叫大嫂,大嫂就一天不让你登我家门儿,你什么时候叫大嫂了,什么时候大嫂请你进门。我多少知道些小弟弟的性格,也才敢跟他开这个玩笑,他的话我压根没当回事儿。
  几个孩子里面,小弟弟跟老公感情最深,老公没少跟我讲过两个人一起干的调皮事儿。他的光辉事迹脾气秉性也听说不少。小弟弟是家里的活宝,说话咋咋呼呼,假的说的跟真的一样,说完,你半信半疑的时候,他哈哈大笑,这时候你才知道上当了。家里得谁开谁的玩笑,包括婆婆公公,有时候婆婆被他气乐了,就一个劲儿骂小他王八羔子,然后拿个笤帚疙瘩满地追,作势要打。家里有这么个小弟弟,从来都是热热闹闹的,他是家里的开心果。但是,这么皮了吧唧的一个人,说归说,笑归笑,关键时刻,特别能看出眉眼高低,说话做事很有分寸。这一点,他来北京,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就有所感觉。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事小弟弟喜欢出头张了,他也很有号召力,一提议,大家就一哄而上问题就解决了。

日期:2012-02-01 12:29:29

  中午开饭前,公公就开始发话,今天谁都不许再厨房忙活,等做好了,大家一起全都上桌。大家也都按着老人的吩咐侯全了之后落座。公公婆婆坐上首,两边按长幼排开,公公一侧都是喝酒的男丁,婆婆一侧是女眷,孙辈们做对面中间。这样坐下,刚好我和老公隔了公公婆婆坐在桌子同侧两个边上,谁也看不见谁。
  坐定,妹妹指着老公讲了句话:瞅瞅,这一大家子都全了,就差你儿子!
  大家看看还真是。
  婆婆接过话:还差一个人呢,×××(老公前妻的名字)也缺!气氛似乎有点尴尬。
  婆婆继续:她也是咱们家人儿!没人答茬儿。
  老太太似乎不甘心众人的沉默,又补充一句:×××也是咱们家人儿!
  再来一句:她一天不结婚就一天是咱们家人儿!

  老太太很有底气,嗓门洪亮,话音一落,整个大客厅一下子安静下来。
  我感觉到似乎所有眼神都向我直射而来,如锋芒在背,不知所措,低下头,拿手下意识的摆弄面前的饮料杯......
日期:2012-02-01 13:00:42

  一口气写了上面的大段。写婆婆讲话时的场景,楼主的情绪颇有些激动,心跳加快,打字的手也抖抖的。不是因为记恨婆婆的话而激动,而是因为那种众人聚焦下的无地自容的难堪场景,让楼主一辈子都不想再经历,甚至不想再回忆。
  楼主素来是个不喜欢引人注目的人,而且自尊心很强,做人做事力求完美,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这样的努力和付出说到底是为了赢得肯定和尊重。虽然这么多年来,工作原因,也有些时候会在一二百人的会场发言个把小时,但那是在谈工作,谈技术,谈产品,听的人并不  这个人,更多的是  所传达的信息。因为是技术交流,大家也都很尊重彼此,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也从未想到过会遇到。

  情绪太激动,不好,楼主需要出去透口气,平复下心绪再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