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婆媳故事》
第35节

作者: 绻隐残香默默苔
收藏本书TXT下载
  END昨天听同事说了点她家里的长短事~这个同事也算是一高薪阶层,丈夫是北方人,而她的个性一如北方女子般豪爽大方。
  由于她是独生女儿,丈夫家有兄弟姐妹,所以她丈夫跟着她来到了我们这个城市,夫妻俩感情非常好!
  前两天,她丈夫接到来自老家的电话,然后……生活就不平静起来了。她的婆婆要求他丈夫每个月再多寄1K回去,说是要养老。
  偶同事当时就发飙了。
  两个人工作收入在我们这地方多不算多,少不算少,再加上同事的父亲得病在床,母亲在家照顾,虽然有退休金,但不多,勉强应付一下药费,生活也指着小两口的奉献过日子。

  同事没买房,和父母住一块,100平方的房子住四个人,因为这,他们还没要孩子呢!而同事的丈夫的家庭,据同事说,也是过得去的,老两口都有收,哥姐们也是有车有房的。
  婆婆要他们多交钱的理由是——因为儿子不在身边所以要多孝敬着!
  最让同事愤怒的是,她LG当天接到电话就去银行取了3K出来寄走。没有通知她,也没商量。
  更令她为之气结的是,在之前两天她才刚为LG添了个手提电脑呢!
  所以她也不客气地和LG说;**你丫也忒不是东西了。%……#·%—%

  据她说,骂了好久,她LG也不做声,等骂完了。
  她LG喝口水,慢慢地对她开始政治思想教育了。
  这里说明一下,她LG是偶们国家最出名的一个市的市民,以能侃著称,三伦五常,家国道理,一番溜的轰炸啊!
  同事说,听那小子这么说,MS他才是人伦表率,合着都是我的不是了,我小心眼,我吝啬,我84个东西??同事说,他们正计划买房子呢。
  婆婆一家也不是不知道。在身边有钱的儿女不依靠倒找到万里之外的儿子出钱来了。

  还管这钱叫什么精神抚慰费。真是想的出来。
  她LG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又那么好,她多说两句LG就笑眯眯地端着茶杯过来给她洗脑,她……她冤啊~~~~~~~~~~
  今天听她说,和她LG商量的最后结果是,每月多寄500大毛回家,多了一分没有。
  她LG状似“一番痛苦挣扎”后勉强同意了。
  同事说,他们都奔三的人了,没房子,没孩子,这日子过得真是没一点意思。
  她说,男人只管孝敬父母,讲兄弟姐妹情。女人不仅要孝敬,讲请义,还要拎着可怜的钱包量入为出,多说一句话,多做一点钱,都会被人诟病,说缺德话。
  她都当了几回红脸了,女人一结婚一心就顾着自己的家了,男人呢。还是大半归父母兄弟的。

  她忿忿的说,女人真是太亏了,亏大了!来了,又有新故事了!!!!
  有五个!可以慢慢说了~
  分别为“公车奇遇”
  同事A说的故事
  同事B说的故事
  同事C说的故事
  婚宴的故事!昨天和JJ去买东西,因为家里要用车,偶们就坐公车去了。
  然后回来时碰到两对爆汗的母女!
  简称为母亲一号,母亲二号,两小女孩子分别称为响锣和炮仗。话说偶们在起发站搭车,那时已经就没座位了,偶和JJ站着。

  母亲一号和响锣坐在一起,一个人一张椅子。
  然后母亲二号和炮仗上来了。
  母亲一号看到炮仗和自家响锣一个年纪的,都是四五岁的,想想也不容易,于是便站起身来把自己坐的位子让给了母亲二号和炮仗。
  母亲二号说谢谢后便让炮伏坐下。
  母亲一号把响锣抱起来,想让她坐在自己的膝盖上——这是很好的安排嘛。

  结果响锣便哭了,一开始就是那种撕心裂肺的哭。
  坚持要一个人坐。
  母亲一号没办法,只好把响锣放下来自己站着,但是响锣并不满足,响锣想要母亲和自己按刚才的座位坐。
  母亲一号一边哄一边说,小妹妹也得坐啊,她也很小呢。
  响锣愣是不依,哭啊嚎啊,连司机也叫受不了了。母亲一号一直哄着,可响锣就是不肯。小手拔拉拔拉着去推炮仗。

  炮仗的母亲就在炮仗旁边,她对于这个事情显得即吃惊又尴尬。
  炮仗也不是好惹的,看响锣这么闹,觉得又吵又讨厌,于是炮仗就爬下座位,扬起小手就要打响锣。
  打是没打到,母亲二号立刻喝止自己女儿忘恩负义的行为。响锣看到这情景闹得更凶了。
  母亲一号没办法啦。只好把女儿抱起来。说:好啦好啦,妈妈和你都不坐,这下子行了吧。
  响锣一直在哭,哭得声音太大了,大到偶的耳朵都发麻了。

  母亲一号把响锣抱起来,公车一个不稳,母亲一号晃了一下,差点摔倒,母亲二号就在一旁立刻扶住,一边说着抱歉一边瞪着自己女儿。
  母亲一号笑笑,抱着女儿往车窗靠去。
  过一会儿母亲一号就抱着女儿下车了。
  JJ小声说,有这种孩子也够呛的。一点也不懂得礼貌和体恤大人。
  偶说,偶太讨厌吵S人的孩子了,不管长得多可爱,有这种脾气,偶一律不招待,谁都不待见!偶回来了~明天继续说剩下的四个故事,生活中真是到处是故事啊!!!!!!!话说前几日风和日丽,公司也没什么事,于是几个卦婆都凑在一起,不知道是谁提起“苦命的女人”这句话,于是大家便纷纷说起身边苦命女人的事迹来!
  同事A说的故事!同事A说起她的一个姑婆,她的姑婆生活在本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还是闭塞,生活艰难,而她的姑婆却是个难得的好人,常常给那些生活得比自己差的人粮食和衣物,在当地是个很有口碑的好人。
  姑婆有两个女儿四个儿子,闺女大了都嫁了,儿子大了也都娶媳妇搬走了,分别落在附近的几个村庄,生活说不上拮据,也说不上阔绰,只能说小农生活,有房有地,有衣有食,算是在当地比较理想的生活典范。

  姑婆在儿女们纷纷离家后生活比较单调,只有丈夫和自己两个人,很是寂寞。
  命运的轮轨也在时间河中不知不觉地前行,于是注定与她有交集的人,终于出现了。
  姑婆捡到一个被扔在她家后山的一个孩子。
  那时是八五还是八六年,本省打击“超生游击队”和超生家庭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大,坚持凭着“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的严厉口号。主要严抓两条腿的人,反倒是窝子里的母鸡下N多个蛋,都愣没见什么人多吱一声。(有趣的年代,也是很可悲的年代啊)
  就算是这个偏僻的山村,也是这样的,而且抓得更严,村主任和支书,乡长什么的,为了弄业绩,保乌纱,啥子缺德冒烟的事都干得出来。
  有个笑话说,某个风水先生带人去看坟,路过一个土包包,只见连绵不连有青烟冒出,那看坟的人羡慕的说,肯定是后代有出息了,看这烟冒的。

  风水先生牛鼻子一瞪说,这TMD的后生肯定是抓超生的,看这被人咒的,青烟都出来了。言归正传,姑婆当时在山上拾柴禾,听到有断断续续的婴儿哭声,循声而去,发现一个布包的女孩子,说是布包,也不准确,因为是摊开的,看来存心是要孩子冻死。
  姑婆发现时,孩子都快没气了。
  她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调糖水给缓过来了。
  是个女娃娃,姑婆一边叹气一边说世上怎么有这么狠的父母。
  姑婆是心轻的女人,身边没孩子在。特别寂寞,于是和丈夫商量着把孩子留下当养女。姑婆的丈夫也是一个老实人,看到妻子这样,也没多说什么。颇费了番周折,总算把孩子的户口弄下了。姑婆松了口气。

  同事说,那小丫头长得不是很好看,但姑婆就是很疼她,什么好的都留份给她,儿女们回来了,也是这样的。
  她的儿女对此也没什么意见。认为母亲年纪大了,什么事都由她去。自己不在身边,这孩子大了也能代尽份孝道。
  也把她当自己人疼着。
  这个丫头,鉴于她往后的行径,偶姑且给她取名为“傻姑”!傻姑说起来只是脑子比比较硬,不太灵光,干活倒是很卖力。一个可以顶两个使,家计农活都很上手。个性很直。
  小时候还知道自己的身世,常常拖着姑婆撒娇,虽然长不是很好看,但姑婆一家都很疼爱她。

  在傻姑十六岁时,傻姑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了。
  原来傻姑的父母连生了三个女儿,傻姑是第四个,为了儿子,他们把傻姑扔了!
  但听说被人捡起来养了,于是便放心地再生,又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才打住。一家子穷得叮当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