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婆媳故事》
第42节

作者: 绻隐残香默默苔
收藏本书TXT下载
  紫霞说,这家伙很早时就问介绍人了,问女方家有没有房子。经济基础如何!
  介绍人也没和紫霞一家说。是后来才说的。
  紫霞气得够呛。
  偶对紫霞说,还好啊,你跑得快啊,这种男人犹如绝世祸水,避一个是一个!好了。今天讲个小故事~

  最近公司在考核,所以少上了。尽量保持故事完整性~
  上次说的,关于同事C说的那个故事~
  现在来说说吧!
  这个女子,介于他人口述中的描述。给个名字,烟。
  如果真像是偶同事所说般,那她真是红颜薄命的代言了。烟,是典型的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气质出众,婷婷袅袅,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她很早就顶替母亲到纺织厂工作。
  在纺织厂那种地方,多是充斥着鲜少见世面的大婶和小女孩的地方。还有一些大龄未婚青年之流的人。

  烟本来可以上高中的,但因为家里的父母反对,加上弟弟也要上学了,所以就顶了母亲的位置来上班。颇有种明珠暗投的味道。
  烟的到来,无疑是在这个浊浊之世注入一股清泉。
  烟在厂里的回头率是超高的,而且为她说媒的人也不少。
  但她却异常地孤独,几乎没有同龄的未婚女孩和她交朋友。
  部分因为妒忌,部分因为烟的性格。

  烟是那种安静,恬淡的女孩,这种性格决定了她的少言少语。
  若她出生于官宦或是上流之家,这是种应具备的品德。若是生于走卒或寻常人家,那或许就代表了悲剧的命运。烟渐渐大了,在那个年代,二十四岁的年纪是个令女孩子汗颜,家里父母心焦的年纪啊。
  烟却不以为然。
  而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出现了。
  他的出现,从根本上扭转了烟后半生的命运。

  或许称之为悲剧的预幕也不为过。
  这个男人,偶称为痞!
  一点也不为过,他对烟的伤害和作为,足以配上这个称号!这个痞,在烟工作的纺织厂附近游荡。
  为什么说游荡呢。他没有工作,是个名符其实的小混混。以偷鸡摸狗,耍赖耍泼为谋生技能。
  按说这种人是绝不可能和烟打上交道的。
  但偏偏在一次烟去买东西时被他撞上了。
  这一撞,此痞认定烟为他的女神,一定要和烟耍朋友。
  在那个年代,痞这种人绝对是让人侧目的,而且名声是一传三千里的。

  自打他的阴谋被某几个三姑六婶知道后,烟的耳边就不停地被告诫着,不要和痞接近。
  烟一边应着,一边却不放在心上。
  因为烟认为,自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和这种人打上交道的。
  但,烟错了。痞知道自己的软硬件都不行,于是拿出最狠的一招:
  缠所谓烈女怕缠郎。

  再加上痞的声名远播。
  于是人们更边远离了烟。
  因为只要一有男的靠近烟,就会被痞警告,有的还挨了打。
  痞就像一只公狼一般宣示着自己的主权。
  于是,烟也越发形单影支。

  烟的父母不是不管,是不敢管。他们都是平头百姓,最懦弱的一群人。
  当痞再次警告他们不准他们插手自己和烟的事,且威胁说:我有胆子把你们一家子都弄残了。
  烟的父母再也不敢管了。
  烟呢,尽管一开始厌恶痞的行为。
  但是时间流逝。一晃眼烟就27岁了。
  烟知道,她最好的年纪已经过了。

  而这,是痞造成的。后来的事就很恶俗了,同事也是草草带过。
  就说后来烟磨不过痞,结婚了。
  ————偶一直认为那被草草带过的一段肯定发了什么有难言之隐的事……
  烟嫁给了痞,赚的钱全给痞花销。
  隔年生了女儿,痞的态度更差了。对这个以往的女神拳脚相加。
  烟常常是带伤上的班。
  人们在讨论之余,不忘把这个事当典型教育女儿。
  人们看向烟同情的目光中,还有杂夹了些许的鄙夷和幸灾乐祸。

  女儿长大了,烟忍不了这种日子,提出分手。
  痞知道了又是一阵打和威胁。
  坚决不肯。
  他说,凭什么放了她,老子一个人。老子日子不好,也让她不好过。
  烟一次又一次地在痞的威胁和拳脚下妥协。
  她的父母根本帮不上忙,也不想帮她。而女儿又很小。
  烟的苦日子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着!这个贴子写到现在,要停止了.
  想想居然有这么多人顶,好高兴的说~
  暂封个笔,等有新故事时再顶上来.说说我可怜的伯父,痛恨他的妻子。当然这里我对她是存在偏见的了,因为,除了伯父心里从不承认他们是我的亲人。伯母就叫清吧,她有个女儿叫玲。非常极品的母女。

  伯父六岁没了父亲,母亲改嫁了。然后跟着我爷爷和奶奶生活,我爷爷是他亲叔叔,当时爷爷奶奶刚结婚。爸十二岁那年,爷爷去世了。大伯依然和爸爸家一起过。不过奶奶说他母亲还是偶尔给点米、面什么的。奶奶说对大伯不是很好但也绝没亏过他,因为家里还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姑姑那时才四岁多。奶奶说,爷爷走后,大伯都很懂事了,很会顾家,说是她照顾他,还不如说是伯父照顾这一家老小。伯父人没上过学,但人很老实的,非常勤劳。

  伯父到了婚龄,他妈妈给他介绍了人,然后结婚时,他妈妈就要我奶奶和他分家。奶奶当时也同意,而且还在屋后腾了块地和他妈一起建了新房子给他们,以方便照顾说。伯父原来很疼我奶奶,只是婚后都只在心里疼。为什么这么说??就因为这伯母了。婚后,一切事宜都是她作了主。原来家里只有一头耕牛,分不了的,伯父也没说要的。结果婚后不到一个月,牛变成他家的了。奶奶要用,必须是借,而且有代价的,这次你用了,下次她缺什么,你家有的,她就得用了。而且还不让大伯帮我家做事,伯父多说一句我家里就要糟殃了,她会去家里大吵大闹,摔锅甩盆的。后来伯父在家就几乎不说话,因为说了不但没用反而更糟。慢慢地,奶奶和他们就少来往了,虽然就是在屋前屋后。但大伯还是偷偷地帮奶奶做些劳务活。(具体的事,奶奶都不爱说,只是听大姑姑偶尔提过)。爸很争气,自己供三个妹妹读书,至少都是初中毕业了。后来都出了城。爸和三个姑姑生活算是好的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但爸见自己唯一的大哥却还在农村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想法把他们也迁到城里。这么一说,三个姑姑当时就和爸翻了脸,天天回家给老爸做思想工作。特别是大姑姑,说起以前的日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当时我也上一、二年级了。以前的事也大多是这个时候知道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