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婆媳故事》
第51节

作者: 绻隐残香默默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锅头张口就是国骂!
  然后气哼哼地说:俺XF生完孩子回来。回家连口热汤都没,那两老东西是人不是!!
  其实二锅头这么大的火气,倒不完全是为水煮鱼,极大部分怒气来自于自己没填饱的肚子。但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说:俺肚子饿,俺爹妈啥也没留。这样发脾气。那样会被人耻笑到填进地下三尺。
  所以二锅头难得聪明了一次,说:俺XF没热汤喝了!——成了为受委屈XF出气的大男人!为自己在众人心中已经摇摇欲塌的形象加支柴禾。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仔细看贴发现一个错误!~
  好像敲太急了。把二锅头在医院照顾的时间是一个月多,敲成一星期多了~最后,没办法,再怎么咒骂和愤怒也不能变出热腾腾的饭菜来。
  二锅头没办法。只好摸摸身上剩下的一点钱,到小卖店买了几包面片,又从邻居家里借了几个鸡蛋,一个好心的大妈还给了他一小袋红糖,让他给水煮鱼做红糖冲蛋。
  二锅头打小就没做过饭,但煮开水还是会的。于是他煮了两大碗糊稀稀的面片(在偶小时候的印象里,这东西是极难吃的,常常是幼儿园的点心首选!),然后又听大妈们的指点煮了红糖鸡蛋,煮得烂糊糊的。

  当水煮鱼躺在床上看着捧着大碗埋头吃着面片的丈夫,看看自己手边的两个碗,放声哭了出来。
  是心酸,是委屈还是有别的一些什么,偶不得而知。
  二锅头请假请得太久了。他不得不回去上班,而水煮鱼的产假还很充足,所以二锅头向几个狐朋狗友借了点钱,买了些米、面之类的东西放在家里。然后去上班,上到深更半夜才回来!
  水煮鱼生产时元气大伤,还落下了腰痛和脚麻的毛病,但现在一切只能靠自己。她还是很能吃苦忍耐的。但是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晚上总是害怕。
  她不止一次要求二锅头早点回家。并且怀疑,他晚上根本不是去加班。但二锅头如簧的巧舌岂是水煮鱼能说过的。
  于是二锅头还是常常晚归,而水煮鱼则只能在家里默默的等。伺侯着吵闹的孩子!

  而二锅爹妈则还在呆在女儿家,不露面,连托人问候一下也没有。
  这种举动太反常了。也太罕见了。
  善良的人们纷纷遣责这种不负责任、甚至是没有人性的行为。
  有的人还说,会不会这老两口被什么东西上身了。以前不觉得他们不正常,但这次的整个事件他们却给了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现代扒皮夫妇虐待小媳妇”的生动新课!俺来了,让大家久等了。
  终于,在白狼四个月的时候,二锅的爹妈回来了。

  两个人是极不甘愿地回来的。
  因为大儿子和女儿都劝他们回来。大儿子本身是个比较正直的人(可惜没有好结果),虽然对弟媳妇的了解不多,但他认为,不管怎么样,进了家门就是家人,而且刚生了孩子的女人是要照顾的。
  而女儿则是向着自己的父母。
  二锅头的这个姐姐,姑且叫二踢脚吧,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个安生的主儿。好在她早婚,早早地嫁了,不然水煮鱼的生活更惨。
  这二踢脚生来就是二锅妈的贴心小袄,二锅妈说水煮鱼坏话时,二踢脚可没少一起帮着骂。
  本来二踢脚是挺愿意自己妈在自己身边的,无奈二踢脚嫁的这家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家人的事以后稍稍带过。)
  二踢脚嫁的人家算当地的高干家庭,丈夫和公婆都在党政机关做事,公公年轻时是部队的什么长,婆婆也是当地的妇女主任。这对夫妻年轻时脾气就很火爆,再加上有权势傍身,越发不把平常人看在眼里了。按当地人话说,是惹不起的一家子。按说这种家庭最不喜欢走亲访友,怕别人来麻烦自己,而且也是为了让自己保持高高在上的神秘面纱不可。但逢年过节的礼数都在,得在适当的时候显示一下自己敦亲睦友的亲民形象。

  这二踢脚的公婆在家中可是占尽主导权的。公公干脆叫炮筒,婆婆叫炮仗!都是易燃易爆的一家子。——那二踢脚的丈夫呢?可怜的人啊,因为父母太强了,生下的唯一的儿子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生,白净瘦弱。再加上娶的妻子也是极具易燃体质,就越发得显得他形单影支的了。甚至连他六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也不太把这个父亲当回事。

  二踢脚有时背地里和丈夫吵架,丈夫吵不过她,便气哼哼地一甩手说:夏虫不可与冰语!关门造书去了。
  二踢脚虽然有时很气丈夫的没气概,但对公婆还是很尊敬的,因为这两个老人无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都能对自己的小家庭,个人前途乃至下一代的前途产生不可估摸的影响。不是出于这种考虑,依二踢脚个性,也不会只是“背地里”和丈夫吵了。虽然儿子书生相,但公婆还是很疼这唯一的儿子的。
  因为当二锅爹妈在二踢脚家住了一阵子后,公婆出声了。
  而二踢脚虽然不甘愿,却还是得劝父母走。
  在这点上,二锅爹支持女儿,毕竟“丫头也不容易啊,当人媳妇就得看人脸色!唉!”二锅妈附和说:是啊,等他们死了,这一家子就是咱女儿的了!
  于是大儿子劝了很久的老两口,终于因为女儿而无怨无悔地回来了这个他们逃避了几个月的家。
  讽刺啊!二锅爹妈一回来。就是二锅妈往床上一倒,不停地说累啊,痛啊什么的。而二锅爹则在客厅不停地抽烟,喝小酒,听收音机,听高亢的唱段,每当一段高音一来,里屋的白狼就哭嚎起来。
  这时二锅妈就杀将也般地叫着说吵得闹心啊,心脏病犯了。二锅爹就适时吼着:哭什么哭,没死人哭什么丧!
  水煮鱼头几次还忍着,后来没办法了,就穿上衣服抱着孩子出去,一般她前脚一走,后脚声音就没了。

  水煮鱼闭着一口气,抱着白狼往外走,她哪儿也不去,她去老人馆!
  说起这老人馆,大家现在的印象应该都是老人们打麻将,赌博的地方,而在以前,可真的都是很单纯的地方。老人们没事唠个嗑,说个闲话的。
  水煮鱼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坐,老太太们马上就围上来了。
  比较这个都是老人的方地,小媳妇和小崽子都很扎眼,而老人心性是喜欢小崽儿的。于是乎亲的亲抱的抱,初几次老人们都不问啥的,多了,有好事的就知道了,这是谁谁家的媳妇,谁谁的孩子。
  再加上本来就是大家口耳相传的过往,时间一久,水煮鱼在老人馆就培养起一定的势力来了。

  要说水煮鱼真在老太太们那儿说二锅爹妈不是了吗?也没有。
  只是别人问的时候,多半不说,要么掉一下泪,说说孩子,酸几下。
  然后老太太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地无穷无尽地发挥出来了。
  这群老太太啊,都在旧社会时当的媳妇,血泪都是把把地抓的。遇到二锅妈这种行为的恶婆婆,特别感同身受,所以特别有共鸣,特别有正根。(可这群老太太对自己个儿的媳妇却很难有共鸣~奇怪吧!)
  于是水煮鱼的亲友团逐渐形成,并且有了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舆论深厚土壤的顽强生命力!

  然后有趣的情况就出现了。前面说了,二锅妈是个眼高于顶的酸知识分子——早年背后有人这么说她。有时二锅妈过于丰富的情感表演特别招那些贫下中农出身的大妈们记恨。特别是大衣料子和大闸蟹。你说你幸福就幸福,穿就穿,吃就吃,没什么事老招摇干嘛。
  就好比一个人半夜三更穿金戴银的往没人的马路上一招手,喂——
  喂什么喂,捂住嘴就抢你丫的没商量!
  自找嘛!谁让你瞎招摇了~
  人们说,妒恨的种子是最容易生根发芽且传播大众的。
  这也是为什么流言传久了也成早一样。
  这种东西是禁绝不了的。
  毕竟这悠悠众口连皇帝也只能说:耐何不得!
  这个虐待儿媳妇的大辫子一被老太太们踩着,流言和悠悠众口就像自动发报机一样,一开打就停不了了。
  每当水煮鱼隔几天没出现了,老太太们便轮个儿去二锅家门前转悠,探个虚实。颇有点保护者的味道。
  每当二锅家一有大声响出来,更是有人紧张地趴在窗户上看。

  一时间,二锅头家成了附近众所瞩目的焦点!
  而尚在家里听小曲儿,在床上捂心肝的二锅爹妈,浑然不知自己竟成了众矢之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