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世界史—地球村邻里八卦》
第55节

作者: humpcourse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成桂抗击红巾军有功,成为高丽军中红人。当时蒙古人已经被赶出大都,回到漠北的元朝残部建了个叫北元的国家,与南京的朱皇帝对峙。朱元璋一上岗,就已经给高丽下过正式的诏书,赐金印封了高丽国王,履行了一个宗主国的外交动作,而高丽也即刻修改了元时的年号,并祝贺老朱登基,也完成了一个藩国的确认程序。可这些高丽棒子跟蒙古人通婚了一辈子,上下有总有些切不断的血缘关系啊,所以一边对老朱点头哈腰,一边还私通北元(他家当时跟宋辽金也是这种关系,这家人很善于几面逢迎)。这就使他们国内出现了两股势力,一股亲元派,一股亲明派,而亲明派的头子就使李成桂。

  为了防患北方那几个骁悍的少数民族政权,朱元璋1388年在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东岸130里的地方设了个“铁岭卫”(XX卫就是以军事目的为基础建立的行政设施,基本就是驻军的地方,比如天津卫),其实这个地方本来就在元朝时的版图内,后来元朝被灭无暇顾及时,被高丽顺走了。老朱在这里设“卫”,其实就是告诉高丽,这地方我还要的。这件事引起高丽内部的群情激愤,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权臣就建议直接进攻辽东,你占我的地盘,我也去占你的地盘。当时的李成桂是极力反对这个愚蠢决定,但高丽王脑子已经热得不行了,后来的事充分证明高丽王当时是把脑子烧坏了,明知道李成桂是亲明派,还强力反对开战,高丽王居然派了李成桂带兵出征。

  李成桂极不情愿地行军到鸭绿江中的威化岛,突然江水暴涨,士兵强行渡河,淹死不少,大军只好滞留威化岛等待退水,每天百无聊赖地消耗粮草(又没带麻将)。本来就没什么士气,遇上这个阻碍更加军心涣散。这时的李成桂开始在心里算帐了,这样的人马打进辽东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军令不可违啊,怎么办,只有反了,手上的人马打大明肯定全废,但攻入开京应该有机会。他的想法得到了军士们的支持,大军掉头,直杀入开京,废掉了当时的高丽王。

  因为是突然政变,根基尚浅,朝中反对派还很多,李成桂并不敢直接篡位。他先后扶植了两个傀儡国王掩人耳目。为了扫清高丽旧势力和反对派,确立自己的地位,李成桂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土地改革,此时他立足未稳,搞这种覆盖全国涉及各个阶层的深度土改,是个相当大的冒险,老天帮他,李成桂给整个高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新气象,他的土改成功了!

  改革家李成桂此时大权独揽,人气高涨,1392年,他秘密杀掉了几个死硬的反对派后,废高丽王登基,他上位后向上级领导老朱请示了一下,老朱早就知道这小子有篡位之心,一直在旁边看热闹,那个小岛子在老朱心里没什么了不得的价值,谁当国王都一样。李成桂特意给自己的新国家想了两个名字:一个是朝鲜,一个是和宁,请大明天子定夺,因为朝鲜在古代就有了,还有“朝日鲜明”的意思,老朱就选了这个。从此开创了500年的朝鲜王朝,为了区别,我们称这段为:李氏朝鲜。但是咱家老朱打心眼里不喜欢老李这个人,觉得他“顽嚣狡诈”,所以一直不册封他,只给他个“权知朝鲜国事”的头衔。反正是老大,李成桂就不介意了,高高兴兴地上班,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李旦,将自己上面的四层祖宗都封了王,公开伪造自己的显赫身世。这家伙上台之后不久有件事一定要提一下,刚才不是说咱家老朱在朝鲜半岛设了“铁岭卫”吗,就是为了盯着蒙古和女真这些不服管束的北方蛮夷,“铁岭卫”在鸭绿江另一边,长白山路难行,万一有人骚扰是很难保全的,本来老朱是指望李成桂支持一下,可李成桂巴不得大明把这东东撤了,所以他肯定看热闹不管事啊。时间长了,老朱觉得很累,算了,撤回来,撤到辽东的银州一带,那里后来就叫“铁岭”了,带给咱家的最大贡献是出了个宗师级笑星,并将“二人转”这门武林绝学发扬光大。老朱撤出“铁岭卫”,他当时没当回事,咱家历代管事对朝鲜半岛一直有个过于轻视的错误,对鸭绿江以东的土地都没什么大野心。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铁岭卫”在它原来的位置,它的作用肯定就不仅仅是培养笑星了,大清的军队可能没那么容易打进中原。

  我每次读朝鲜李家的历史都觉得好笑,觉得怎么老李家作皇帝都用一样的戏码,情节形似度太高了,怎么看都象抄袭的。咱家的老李怎么上位的呢?唐高祖李渊,隋末时官拜太原留守,奉老板的命令镇压农民起义,老李心里没底很不情愿,两边权衡了一下,索性打进长安废了隋炀帝,也是先立个小傀儡,后来自己取而代之。怎么样,跟朝鲜老李的动作几乎一样吧,最邪的就是,朝鲜老李也有个李世民一样的儿子!咱家的玄武门之变就不罗嗦了,讲朝鲜李家的“玄武门”。

  从征战红巾军到取得大位,李成桂最得力的帮手是他五儿子李芳远,尤其是多亏他果断杀掉了高丽大贤郑梦周,让他爹登顶之路没有阻滞。总之,李氏朝鲜的建立,李芳远居功至伟。可这个李成桂是个老糊涂,天天学儒学,不知道“废长立幼,祸乱之源”这个道理,他偏心喜欢自己的八儿子,于是居然力排众议将老八立为世子(他家是藩国,继承人只能叫世子)。李成桂的儿子们是两个妈生的,互相不合,本来按长幼之序,李芳远对大位也没什么想法,但既然立了老八,那就不能罢休了。就在所有人还在议论立老八这事恐怕会引发麻烦时,李老五已经动手了,眼花缭乱,先是冲进王宫乱刀砍死他八弟,然后又诛杀他爹指派给老八的辅政大臣,顺手把后妈生的另一个兄弟也咔嚓掉,接着将他后妈拖出来关禁闭,没几天又把她弄死了。为了表明自己政变没有私心,就是为了以正大统,他扶持他二哥登基。本来李氏朝鲜的首都在汉阳(就是汉城),因为老五杀得太狠,到处血腥,就把都城又迁回开京。老五政变是取得了李老四李芳干的支持的,得手后,他俩分赃不匀了,王位只有一个,一个妈生的也不能让了。各使人马展开巷战,老五技高一筹,灭了老四,既然已经这样了,就不装模作样了,二哥下台吧,老五不喜欢在幕后垂帘听政了。1400年,李老五芳远经过两次骨肉杀戮终于登上王位。第一件事就是向领导汇报,谁是他领导,明成祖朱棣啊。朱棣怎么上台的,篡了他侄子的帝位啊。所以李老五和朱老四哥俩绝对是惺惺相惜啊,互相拍了拍肩膀:“哥们,篡位真是个高科技的体力活啊,大家都不容易,朕不难为你!” 朱棣很痛快地授予李芳远金印之类的执照,高调册封他为朝鲜国王,这个待遇他爹和他二哥都没得到过,所以李芳远这个朝鲜国王反而是最名正言顺的。历史上李老五是“朝鲜太宗”。

  那“朝鲜太祖”李成桂哪去了?有这么个如狼似虎的儿子老头多伤心啊,老五迁回汉阳登基后,老李就跑到老家咸兴躲起来了,老五为了尽孝道,派了大批人前去请安,老太祖举着弓箭等着他们,以至于这些“问安使”就没有能完成任务回去的。后来朝鲜话里有个谚语叫“咸兴差使”的,就是形容很难完成的任务,基本是有去无回的那种。当然,李老五是由不得他爹这么闹的,请安不行就动手吧,直接派兵将老李劫持软禁在宫里,没几年就薨了。李朝的开国元首就这样寂寞离去了。知子莫若父,李老五既然可以扶你上位,自然也可以赶你下台,这点清醒都没有,死就死了吧!

  这篇到这里吧,下篇还是李氏朝鲜的事。

日期:2008-12-16 9:26:24

  老棒子篇之七
  这篇从咱家的野史开始讲,上回说到,永乐帝朱棣的事,在这起叔叔欺负侄儿的恶性事件中,有两个历史之谜一直无解,一个是朱棣攻入南京后,他侄子建文帝就人间蒸发了,为了把这个侄子抄出来,朱老四上穷碧落下黄泉,不惜让一个太监七次远洋去找他,就是没找着。另一个谜是:朱棣到底是谁生的。当然,我们现在可见的历史,朱老四是马皇后生的,历史被他自己改过“N”次,涂改液橡皮擦用了一车,所以官方历史就凑合着看吧。大脚马皇后肯定是没生朱棣的,这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了,有八卦价值的说法是,朱老四是元顺帝的骨肉!说是大军破城,元顺帝有个妃子没有逃脱,被起义军发现献给朱元璋,而当时这妃子已经怀孕了,说这妃子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反正是怀孕13个月才生产,让老朱认了这便宜儿子。这说法后证明是扯淡,因为生辰八字对不上(这个说法的基础是朱老四长得高大英武,是个帅哥,还有把大胡子不像安徽的品种)。咱家那个大牌的历史学家吴晗考证出,朱老四的妈是高丽贡妃!也就是说,咱家的大明正统一直有一半的棒子血统!因为元朝使高丽女人成为潮流,朱元璋一个黄觉寺小和尚出身,娶个老婆大脚,对女人没什么自主品味,肯定是随大流啊。“既然前朝那几个皇帝都说高丽女人好,那就给朕也弄几个过来试试。”用于进贡的高丽女人肯定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让朱皇上开了眼,非常满意,OK,贡女这件事就继续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