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诱骗”漂亮女孩的》
第8节作者:
冷眼看客 我抬头仰望天空,那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下午已经逝去,夜色正浓,突然我感觉自己有了新的发现。在这一个平静普通的下午,我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心灵丢弃了以前的沉寂。甘于寂寞,甘于自由,以及我那身上那些玩世不恭的虫子被那即将沉入地平线的红日带走,我感觉自己肉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激情,那激情怂恿我想要站在高山之颠展翅高飞,想要摆脱沉闷和单调,我那在心底被无视很久的狂热和躁动重新又回到我的身体中来,我像是重新恢复了自己野兽的本性。我那安于过自由生活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我想体味爱情,感觉心房在爱海冲击下燃起澎湃动力。我的眼前似乎展现出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过去的晦涩和慵懒都烟消云散,刺激与火热的爱情世界似乎在等待着我,让我去经历、触摸、感觉、追求沸腾激情的生活。
我打开窗户,向远处眺望。穿越楼前的空地,穿越远处的高楼大厦,我看到更远处的山峦,看见了那即将沉没的红日。我看着那经常攀登的山峰,以前我在孤独寂寞,需要寻找心灵安慰的时候孤独坐一个下午的山峰。
"我终于有一种力量让我去改变生活了。"我对自己说,"必须改变了,让我为自己的未来作一个祈祷,让这祈祷涵盖我内心的一切希望、新鲜、刺激、震撼、甜美、欢乐和幸福,祈求自己能去喜欢,去追求,去爱——"最后我对远方高声叫道:"老天,请给我征服她心灵的力量吧!"
我像给足油的发动机一样马力强劲地开始了考研学习。
我先去某大历史系办公室了解了陈墨然教授带的世界史专业有哪些课程,需要看怎样的书籍。在我去之前,小白早就给历史系系办公室主任杨平打过招呼,我去了后受到他热情接待,没费什么劲就拿到了陈老先生招考研究生的很多资料,包括考试范围、复习大纲和前几年的考题。
亲爱的读者,也许你们曾经经历过考研,也许你们从来没有,对考研感觉很神秘,其实考研在我那个时期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很多人考研屡试不中,而有些人则能轻松过关,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是有窍门的。
相对于考大学来说,考研其实要比考大学容易,因为考大学是要考高中初中几乎所有学过的东西,知识量是惊人的。而考研却是只考五门功课,这五门功课中只有政治和外语是硬工夫,是全国通考,没得半点虚假,而其他三门课程则就变通性非常大了。因为专业课是由本专业的导师出题,而且考试范围一般都只局限在一两本书里,考题就那么几十道,甚至有些导师在出题的时候把前几年的考题做随机组合就出卷子。懂得这些窍门且摸准导师思路,事先把导师可能出的题都答好,在底下背它三五个星期,上场几乎战无不胜。但前提是你的确已经摸透了出题老师的思路,并且找准了他会在哪几本书里出题。另外,对文科考生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个流利的笔头,如果考生没有这个素质,那么一般来说是比较费事的。这经验是我的一个哥们传授给我的,他在我之前用这种方法只复习了两个月就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是高分录取。
第三章考研(4)
我用这种方法开始准备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马上就要到考研的报名时间,距离考试时间也只有三个月了。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考上研究生的确很困难。这时,我除了由情爱之火驱动的愚蠢狂热之外并没有其他,我并不去想考不上的后果。我想当然地认为当一个人内心对未来充满火热,并有铁一样的决心要达到目的的时候,那么困难就不再有什么意义了。爱的火焰在胸膛里熊熊燃烧,促使我不知疲倦地学习,对我来说除了学习我还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我去感兴趣的。工作?也许,我该提一下工作,否则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不明白我怎么能不被单位领导打搅而只顾学习。其实,我和报社社长的私交还不错,他妻弟调动工作的事我帮过大忙。当我提出要考研的时候,他就允诺给我开一路绿灯,在他看来,考研是一件好事,这要比我整天与那些下三滥哥们混要好多了。
我在报考的世界史研究方向上胡乱选了一个,我选择的是中外关系史,我认为自己在搞人际关系上有一套,那么研究这个也应该不会差到哪去。这方向除了英语与政治两门全国统考课外,其他三门课程为1、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世界近现代史3、中国近代史。按照招生简章上提供的资料,我找到了这样几本书《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在专业课有了眉目之后,我着手看英语,此时我惊喜地发现自己根本用不着怎么复习,前几年出的英语卷子我答得相当不错。我把几份卷子答完后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打了分,我发现自己完全可以达到过关的程度。那时,对在职考研究生的要求是五十分过线,而我分数基本是六十到七十分。
当然,我能考这个分数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英语一直很好,我在中学就很好。到大学后我结交了几个老外。一次我在酒吧喝酒,遇到几个留学生,我请他们喝酒,于是我们就成了好朋友。那以后我的英语听、说突飞猛进,当我到大三的时候,我就已经能出入各种涉外场所了。后来朋友鼓动我去考托福出国,但那时我没有想出国的意思,说穿了那时我是个没什么想法的人,没打算将来干出什么名堂来,所以也就没把自己英语的优势做什么利用。
考研的另一个重头戏政治我是利用了这样一个窍门过关的。我借鉴了朋友的建议去找了北京一个名家出的复习资料。朋友告诉我说,看资料仅仅是一方面,关键是要把政治中的每一部分都要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最好能编个顺口溜什么的。假如考试时考卷出了这方面的题,他就让我在心里把这部分的顺口溜默念几遍,然后像扫描一样把考题用理论去筛,找到最接近考题的理论,然后有针对性地去答题。当然,他告诉我最好要多看几本复习资料,多答题,并且让我一定要动笔答题。
我接受了他这种教诲,并按照他的指导去做。的确,事后证明他的考研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最后就是专业课了,我其实在整个考研复习的那几个月中几乎全部的时间都花在钻研专业课的书籍上。我虽然不是历史专业出身,但我却对历史情有独钟,我喜欢看一切古旧的,属于人类文明历史传承的东西,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都喜欢,这得益于我少年时沉默寡言,喜欢读书的天性。还有,我在大学读新闻专业的时候,我读了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人就是这样,当你读书多了,内容庞杂了,涉猎广泛了,那么就学会总结和归纳。尤其是具有了对人文科学迅速掌握的能力。
在我那几个月艰苦的学习中,我把陈墨然老先生出的考题研究了几十遍,不断揣摩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给每一门专业课都列出了长长的考题目录,几乎书中的每一节都照顾到了,我把那几本书几乎都翻烂了。伏尔泰说:"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是的,我在那段时间里足不出户,与我的朋友天天重逢,我几乎疯狂于自我营造的幻想当中,我被我自己所勾画的蓝图完全征服和控制了。我时常躺在床上想一副图景,那种景象有十几个版本,但却有惊人一致的相似内容,就是当我以陈老先生的学生的身份进入陈芳家的时候,她会做何感想,她一定会惊讶得眼珠子都会掉下来。每当我想这个的时候,我的苦和累,身心的疲惫似乎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而那个让她吃惊,让她对我另眼相看的目的成了我生活中几乎全部的内容。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我依然一个人孤独地拼命,随着我的复习计划的一步步完成,我逐渐具有了自信,到临考的前一天我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我认为自己一定能毕其功于一役。
外语和政治第一天考,就像我前面说得那样,这两门课过关没有什么问题。从第二天开始就进入了专业课的考试。《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几乎在教室里大笑起来,因为考卷上的题目对我来说几乎无一漏网,全部是我早准备好,并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于是在三个小时的考试中我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考卷出了考场。接下来的其他两门专业课也没有给我找什么麻烦,当最后一天中午我从考场出来后,我知道自己必定是陈老先生的弟子了。
那天,我离开考场后一个人坐在路边的小饭馆要了几碟小菜、一瓶啤酒。我看着门前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面带微笑,那时我一句话也不想说,脑子里完全是空白。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期盼和满足!
第四章登门拜访
报到的那天我心里很平静。交了押金,我领到了学生证、医疗卡、校徽、宿舍钥匙,此时我正式成为大学历史系的一名研究生了,从此开始与那些作古的东西打上了交道。
历史怎么说呢?我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我喜欢这个东西,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
是的,历史它像一个永世不死的智者告诉后人曾经发生过什么。对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它能带给他遐想和冲动,更能让他的思想冲破现世的牢笼,体会人类历史长河中多姿多彩的文明。历史是所有学科中唯一全对的东西,它虽然存在于昨天,但却铸就了今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