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第一次上婆婆家门,真后悔当时没有掀翻了婆婆家的桌子!》
第11节

作者: 九号出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03 22:25:36

  有朋友有疑问:老公的手机短信能随便翻开吗?
  这个问题很典型,要辩证的看。
  如果,你不介意另一半随便翻看你的手机,如果你的另一半也不反感你翻看他的,那就互相随便看吧,夫妻之间需要不需要有秘密因人而异,个人认为除非是特殊的工作,还是秘密少些好。
  其实,我翻看老公手机等东西,也不过是摆个姿态罢了,如果他有心骗我,我每周放他两天的自由,他想干什么干不了呢?得多笨的男人回来之前还不把短信删掉啊?翻看,不过是想告诉他,别乱来,我还睁着一只眼呢!
  而老公恰好不但不反感,还觉得那是因为我紧张他,还很得意,偶尔也特意拿来我的,专门在我眼皮底下翻啊翻啊的,笑嘻嘻的瞄着我,这个敏感的事情反倒成了我们家里的一个戏耍。

  当然,看了也犯不着各个都要问个一清二楚,男人有男人的世界,大致轮廓知悉即可。
  如果,哪个人因为翻爱人手机而闹离婚了,千万别信是因为这个事儿,一定有什么别的他/她不满的地方或者原因,这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有感情的爱着的,怎么做都是对的;爱情变成亲情的,翻看了不对也不错。厌倦了的,做的再好,也是错的。至于问题出在哪,就需要自己慢慢体会啦。
日期:2012-02-03 22:28:19

  如果,你的爱人讨厌你看他手机,如果他/她爱你爱家不差,那就还是别看了吧。有的人,个人空间的半径比较大,很多东西他/她需要自己独自消化;也有些特定的时候,即使是心灵半径小的人,也需要一定的空间,那就尊重他/她,只要你看得到他/她还爱着这个家。
  对于心已走远的人,看不看已经都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不在需要他/她,你该做的,是收拾好自己的心,重新出发。
日期:2012-02-03 22:47:34

  给大家讲个老公的笑话吧:
  看我闷头码子,他叫我睡觉我不怎么回答,老公悻悻的自己去洗漱。
  突然,卫生间里一声大喊:哎呀~ 屁丫~你快过来!我有个事儿要问你!

  听他语气那么急切,还以为他想起了什么要紧事儿,赶紧巴巴的跑到卫生间,问他:啥事儿?说!
  他把挤好牙膏的牙刷塞到我手里,水杯递给我,努嘴示意我刷牙,我一边刷一边从镜子里用眼神询问他。
  老公, 不紧不慢一本正经的问道:丫屁,你到底是什么变的呀?!
  瞪了他一眼,吐掉牙膏,很得意的说:天使~

  老公一副惊讶的表情:是真的吗?!老天也会拉使(屎)吗?!
  一口水差点喷出来,追着他开始暴打!
日期:2012-02-08 00:26:01

  关于信仰,楼主很早就想说上几句。真要动笔之前,为了说话客观,楼主翻阅了大量资料。百度、谷歌、维基,从小众信仰搜索,连带着看到李一、杨永信、还有国内地产界人士信的什么教,还看了个把关于宗教的电影纪录片,还有国内各地小众教派现状调查的文章。
  不看则已,看的越多,越是后背发毛,因为看的越多发现越无从下笔,且不论信仰本身的价值意义,光是那浩如烟海的宗教历史、类别、发展、现状,任何一个论题都够个拿来做个论文了,楼主还是把眼光收回来,就自己身边的事情,谈一下个人的感想更现实一些。只是个人不成熟的想法,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就相当不错了,呵呵。

日期:2012-02-08 00:39:07

  关于信仰,楼主的观点,简单一句话:任何一种宗教或主义,尽信不如不信。有点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味道哈。楼主的表达可能不够准确,换句话说就是楼主是个怀疑论者(这个词是楼主翻阅资料的时候才知道的,现学现卖)。
  七八年前,楼主在一间公司工作,其时都是和楼主年龄相仿或稍微年长一些的同事,一个办公室里不到十个人,却有七八种不同的观念。有信共产主义的,有信发某功的,有信佛的,还有信基督的,基督又分不同教派的,还有无神论者,什么都不信,当然也有信钱的,后来又多了个信瑜伽的。偶尔,晚上大家加班之余,也会谈论些话题,那时候都年轻,争论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谁都说服不了说。那时候,楼主年轻并没在意,只是觉得有趣,常和好朋友开玩笑说:你瞧,我们公司的包容性真是大啊!

日期:2012-02-08 00:40:16

  几年后,信基督的同事三番五次的说服我从了她,每次都礼貌的回绝。大概是我那时候情绪状态比较差,某晚,这位同事有些神经质的给我打电话直到凌晨三点,挂掉了还打,目的就一个,让我信上帝,这样我的灵魂才能得救,她是因为跟我好为我好才这样苦口婆心的劝我的。我告诉她:我尊重你信的自由,但也请你尊重我什么都不信的自由,然后关机。
  据国外朋友讲,在国外有不少小的教派,打着基督教的幌子,实际上是洗脑圈钱。国内未必没有。 那时候,脑袋里只有一个信念,作为一个基督徒,为人作事该是宽容善良慈悲的,如果一个多年的基督徒很有些行为做事连我这个白丁都不如,又让我怎么相信你,跟随你的信仰呢?后来,特意了解了一下,她们常有教友聚会,还要求捐钱捐物,也要求发展信徒,但因为没亲自参加过,不好随便下结论她所参加的教派,是真正的基督教,还是只是打着基督旗号的骗子教派。总之,我觉得她的信仰或许帮她解决了苦恼,但没有把她变得更宽容美好,反倒让她相对于同事的群体来讲有一点说不出的另类(至少和另一位个基督徒不大一样),但仍旧在社会接受的框架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