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最职业的篮球运动员,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包括他长的不可思议的巅峰期,都源于他自虐式的刻苦训练,然而,当我们想起他的时候——或许只有我这样,却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个著名的“邮差星期天不送信”以及乔丹那个经典绝杀的前奏。在我看来,如同卡尔马龙这样以一双铁肘在江湖上扬名立万肘下亡魂无数的超级硬汉,他的心理必定和他的外表一样的坚硬,他理所当然的应该能摆脱一切干扰,以一个硬汉的姿态去赢取属于他的一切,然而,让我感到愕然的是,卡尔马龙在竞逐最高荣誉的道路上,却曾经犯下过这样两次不可饶恕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对于一般球员而言其实算不了什么,毕竟谁能保证自己不出错呢?但是,问题是,他是卡尔马龙,NBA历史至少也能排到前五位的超级硬汉,他不应该在那样的关键时刻掉链子。在我的思维中,纯粹就意味着不能掺杂任何杂质,然而,卡尔马龙只是个虽然已经足够纯粹却没有完全纯粹的硬汉。
当然,卡尔马龙最纯粹的其实是他的技术风格,没错,他是个超级得分手,在NBA的历史得分榜上排名第二的怪兽,而大前锋位置本来是个并不以得分作为主要任务的位置,但是,似乎没人会否认,擅长得分的卡尔马龙依然是最纯粹的传统大前锋。爵士所仰仗的是由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约翰伍登所创造的UCLA体系,这个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注重两个字——掩护,而提供掩护则正是经典大前锋在进攻端的第一要务。
篮球运动的进攻战术说起来非常纷繁复杂,任何一个体系都能演变出无数种套路,作为球迷而言,看那些枯燥乏味的战术板也并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所需要知道的,只是一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比赛的基础性的东西。那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谈一谈篮球运动的进攻战术,事实上,任何战术体系,其唯一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的球员创造进攻的空间。这个最简单的目的又可以继续细分:一、让你最好的选手获得和对手一对一单挑的空间;二、利用你最好的选手实施进攻时所造成的对手防守阵型的破坏而为其他球员提供进攻空间;以上两点就是著名的三角进攻的基础,而三角进攻的起手式实际就是通过合理的站位拉开空间,通过正确的跑位和传导将球交给低位的进攻轴心,而在这个基础上,会衍生出一些辅助性的进攻战术,比如一些传切配合。
然而,并不是所有球队都拥有一对一情况下能完全吃掉对手的超级球员,于是,另一些并不强调一对一单挑的战术体系应运而生,爵士所使用的UCLA体系和国王所采用的普林斯顿体系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两个体系所着重强调的就是通过合理的跑位赢得最舒服的出手机会,当然,这也同时意味着,持球者必须能第一时间将球传到已经摆脱防守球员的队员手上。换句话说,尽管这两个体系对队员个人进攻能力的要求相对降低,但与之同时,对球员发现并把握战机能力的要求却提高了。UCLA体系和普林斯顿体系的最大不同,就是组织核心的不同。
UCLA体系强调高质量的掩护,这些掩护可以是大个子给小个子的掩护,也可以是大个子给大个子的掩护,还可以是小个子给小个子的掩护,甚至也可以是小个子给大个子的掩护,总之,掩护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进攻机会都是在掩护之后的产物。UCLA体系的基础战术——挡拆,就是大个子给持球的小个子做定位掩护的典范。当然,挡拆可不只是定位掩护,掩护只意味着挡,接下来更精妙的地方在于拆,如果挡是大个子给小个子创造机会的话,那么拆就是小个子回馈给大个子机会,卡尔马龙大部分的得分都来自于挡拆之后的顺下或者是拆出。在这个体系中,组织者是持球的斯托克顿,他负责将球传导到通过掩护而得到进攻机会的球员手中,而卡尔马龙则在这个体系中扮演一个进攻终结者的角色。挡拆是篮球运动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双人战术,但是,真正让这个战术成为经典的,还是犹他双煞,他们之间的默契,卡尔马龙在挡和拆中时机把握的纯熟,斯托克顿完美的大局观,让这个最简单的战术成为供人膜拜的艺术品。
普林斯顿体系没有固定的套路,所强调的是通过不断的传切来创造机会,他并不要求球员有很强的个人攻击能力,但是他要求的是所有球员扎实的基本功,必须都能控能传能投,同时,有良好的篮球智商。普林斯顿体系要求所有人都能第一时间传球,但是,承担责任最重的往往是大个子——这个体系要求大个子无论在高位还是低位都能找到通过空切获得进攻机会的队友。普林斯顿的核心人物,便是这个承担大量组织工作的大个子,这个位置一般是中锋——称为组织中锋,但是,在国王队,这个组织核心则是大前锋克里斯韦伯。
现在提到克里斯韦伯,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华丽,事实上,除了华丽之外,他的最大特点是全面。他是个在低位和高位都同时能完成进攻的球员,射程远至三分线,精准的中投,出色的面框突破能力,水准以上的背筐单打,以及,最重要的,随时随地发现队友的能力。大部分大个子都只能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比如,当他们决定传球时,他们就会僵硬的等待队友的接应,当他们决定自己完成进攻后,他们就会把进攻动作做完整。克里斯韦伯的奇妙之处是,他是个在完成半拍技术动作后还能改变决定的球员——举个例子,当他表现出传球的意愿,而防守队员也认为他将传球时,他却能够立即改做个人攻击,而当他已经摆出个人攻击的架势,比如,已经开始持球突破,甚至开始背筐的脚步移动,他却依然可以在动作完成一半的情况下将球传到空切到位的队友手上。
克里斯韦伯,他是个防守球员永远无法知道他下一步甚至是下半步会干什么的球员,这是一个永远会让对手捉摸不透的超级天才。
克里斯韦伯成名很早,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已经扬名天下,并被所有人认为必将会成为职业篮坛的超级球星。克里斯韦伯和他的大学队友们一块,成为NCAA赛场上最让人恐怖的力量,五个大一新生,第一年就进入NCAA总决赛,然后遗憾的输给格兰特希尔所在的杜克大学,这5个人获得了一个声震全美的称号——密歇根五虎,最有名的三个后来都在NBA闯出了一片天,其中克里斯韦伯是他们的领袖。所有人都认为密歇根五虎终将获得一座NCAA的冠军奖杯,他们在大一便已经如此出色,似乎没什么能阻挡他们的脚步,然而,克里斯韦伯似乎命中注定就是一个悲情人物——在跟北卡的决战中,比赛还剩下11秒,71:73落后,密歇根的球权,克里斯韦伯叫了一个莫须有的暂停,然后因此输掉这场战斗。没人能否认克里斯韦伯的才华,但是篮球运动中光有才华是不够的。
然后便是争议。克里斯韦伯从进入联盟的第一刻开始就面临着种种非议,甚至他在大学时代接受后援会前后数额达28万美元的事情也被搬上了台面。克里斯韦伯因此被告上了法庭——这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大学生接受除奖学金以外的赞助通常将意味着比赛会失去纯洁,比如被赌博集团操纵,他一开始矢口否认,后来做了伪证,并差点面临十年的牢狱之灾。场内也风波不断,尽管他在金州勇士的新秀季便打出了17.5分9.1篮板3.6助攻1.2抢断2.2盖帽的数据,一个新秀打出如此的数据,本不应该再被苛责什么,但是,他的数据并没有给球队带来胜利,作为一个状元秀,球队钦定的未来领袖,媒体认为他没有承担起领袖的责任,在比赛的最后时刻他总是逃避责任,不敢要球,并因此让勇士输掉了很多接近的比赛。更让人不爽的是,克里斯韦伯居然从没有站出来反驳这些言论,这似乎就意味着他默认了媒体的指责,于是,这个性格如此怯懦的球员能够成为合格的球队领袖吗?金州勇士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很快就对克里斯韦伯失去了耐心,第二个赛季,他被交易到了华盛顿。
在华盛顿的情况也没有丝毫改善,克里斯韦伯依然还在风暴中心,依然场内场外风波不断。场内的问题依然还是老问题——克里斯韦伯是个能打出华丽数据的球员,是个能吸引观众的天才,但是,他却是一个不能给球队带来胜利的球员。华盛顿的阵容并不差,在这里他碰上了大学时代的队友朱万霍华德——当时的霍二叔可是一个颇有身手的狠角色,其他角色球员也各有特色,但是在他效力华盛顿的四个赛季时间里,他们居然有三个赛季跟季后赛无缘,并且唯一进入季后赛的97年,他们也在第一轮就以0:3的比分被公牛扫地出门。被公牛横扫当然并没有什么丢人的,但问题是,为什么他们在第一轮就得碰公牛呢?这说明,即便是他们闯入季后赛的那一年,也只是将将闯入而已。伴随着糟糕的战绩,克里斯韦伯是不是适合当一个球队的领袖这样的冷饭被来回炒,炒到所有人都相信了克里斯韦伯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甚至一个还不如朱万霍华德的领袖。
场外的问题是,克里斯韦伯曾经在97年和98年两次被查出携带大麻——韦伯当然并不是一直到97年才开始吸大麻,他只是在那一年被发现吸食大麻而已,另外,有个MM——似乎是想敲一笔——控诉克里斯韦伯,说他对其图谋不轨。这些场外的负面新闻让本就因为球队战绩不佳而饱受指责的克里斯韦伯彻底失去了华盛顿子丨弹丨高层的信任,于是,他们在98年夏将他换到了国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