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列传 真实展示农民工生存状况》
第17节

作者: 某村村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首先,这是部小说,反映劳动人民颠沛飘离的小说;其次,这也是经历,展现劳苦大众喜怒哀乐的经历;再次,这还是变迁,折射社会底层衣食住行的变迁;最后,这更是梦想,汇聚升斗小民酸甜苦辣的梦想。
  为什么说是小说,因为很多人物需要化妆,至少名字要修改一下,希望大家能理解。再者,很多人物原型并非本村,或者本镇,甚至本县本省。还有,某些事,大家最好当小说看,这样可能就不会那么压抑,我也轻松点。
  为什么说是经历,这个其实都不用解释,这本身就是真实的经历,所以除了个别地方,地域全部使用实名。某些让自己感动的人,也使用其实名,希望不要给他带来不便,但大多数姓名,都会做一些适当的装扮。

  为什么说是变迁,那些出去打工的人,有人现在腰缠万贯,有人依然穷困潦倒;有人选择了自强之举,有人走上了堕落之路;有人心系家乡,有人再也没回去……如此等等,无非就是两个字——变迁。
  为什么说是梦想,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打工挣钱,对于很多外出务工的人来说,就是最现实的梦想。出去后,至少在机会上比家里多,有人因此而跳出“农”门,有人给家乡带来了变迁,有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简单的说说小说内容:
  一、会涉及上千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他们来自祖国的各地,大多数都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我唯一能保证的是,再现他们的生活,记录他们的性格,讲述他们的故事。谢绝对号入座!
  二、会写上千首“诗”,或许我的文笔不够好,但这都是我真挚感情的流露。这些更像打油诗的“诗”,那是我对过去经历的感动,对同路人们的纪念,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三、还会提及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累述。因为人物过多,可能读起来会有些辛苦,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当故事来读会轻松很多,不需要去刻意记住人名。
  再啰嗦一句,本人无任何政治立场,只是再现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生活,并无其他特殊用意。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尊重每一位劳动者,谢谢。

日期:2010-07-31 13:44:59

  第七节 出门第一天(上)
  今朝挥手别家乡,他日洒汗在远方。
  大路朝天坎坷匆,长河入海奔波忙。
  翘首期盼做梦想,满腹牵绊装行囊。
  披荆斩棘跋涉路,背井离乡懵懂郎。
  我们于同一天离开了家乡,那天刚好是通常开学的日子,也就是9月1日,由于是头一次出门,日期记得如此精确。

  那天早上,钟心成无疑是兴奋的。鸡叫三遍,他一骨碌爬起床,看着窗外依稀的星光,喃喃自语:“不能再睡。”接着,他打开母亲收拾的行李,扯出一件床单:“不带”,拉出几件衣服:“太旧。”又看着装被子的蛇皮袋:“带这个,多没面子。”
  牛贩大嫂起床后第一句话:“今个开学,后悔还来得及。”钟心成提着已经很轻的行李摆着手:“不后悔,一生都不后悔!”牛贩大嫂摇头:“怎么养你这么个出气笼!是不是真不要我送?”他肯定地说:“不要,等我发财,你去接我。”
  牛贩大嫂笑了:“指望你发财?能混口饭就万事大吉。”说完,伸手从口袋里面掏出三百块钱:“这个给你做路费吧,反正是你要回来的。”钟心成接了过来,迟疑了一会:“要不了那么多吧?一半就够,你留着自己在家用。”
  牛贩大嫂不悦:“带上吧,假如用不掉,回来再还我。”钟心成把钱塞进口袋问:“我大呢?”牛贩大嫂指着外面:“起早出去帮人家犁田。”钟心成面露惊讶:“这么早?”母亲淡淡地说:“每次都这么早,农村人想挣点钱好难。”
  转而又问:“可记得,你大昨晚怎么讲的?”钟心成背书般说出三个“不能”:“不能违法乱纪,不能好吃懒做,不能贪利忘本!”牛贩大嫂点头:“对!挣不到钱不要紧,但不能打架,不能偷,……”钟心成满口答应:“我晓得,这话你天天讲。”
  她再次叮嘱:“太累太苦就回来。”钟心成抱怨着:“妈,你话怎么比奶还多?我到奶那边去下。”说完,转身进入老太太的小屋子:“奶奶,我今个要出去打工。”老太太拄着拐杖:“到哪去?”他右手向东边一指:“好远,好远……”
  老太太先是欢喜,忽又问:“那我想你怎么办?”钟心成笑:“心宝不是在家嘛,过年回来我买好多好吃的给你吃。”说完跳过门槛:“奶奶,我走了。”接着,三步两跳回到家中,留下老太太站在门口:“好远……过年回来……”

  钟心成提起行李:“妈,我走了。”说完一蹦三跳向村口走去。牛贩大嫂依依不舍地看着他的背影,眼睛不禁有些许湿润,便用手揩拭着,直到儿子消失在晨曦中……多年后,他回忆说:“我对不起我妈,总让她担惊受怕。”说完他眼睛很湿润……
  他走出村口,老远看见父亲正在远处犁田,依稀能听见“嗨咻”的驱牛声。看了几眼,又怕被父亲教训,便又蹦蹦跳跳走着,迎面正好碰到“新华社”。“新华社”调笑:“心成,要出去当大老板。”钟心成不好意思:“表爹,又拿我开心。”
  “新华社”爽朗一笑:“那就搞一个小丫头回来,不管你当老板还是结婚,我都会喝你喜酒。”钟心成略显害羞地笑笑,然后快步朝镇上走去。正是:
  谨遵教诲出远门,未学做事先做人。
  汗水洒尽打工路,不曾舍弃农家魂。


日期:2010-07-31 16:53:57

  那天早上,蒋有材一直是迟疑的。一个星期前,蒋有芸临走时说:“我先过去,可能会自己租房子单干,你先帮家里放几天鸭,过几天再过来吧。”蒋有材兴奋地说:“那我跟他们一天过去吧,他们都九月一号去,你那天去接我吧。”
  七天很快过去,他越发觉得自己舍不得离开。蒋复员前些天又捉了几百只鸭子,一家四口除了上学的蒋有慧,都忙活着伺候鸭子。于是蒋有材便有了疑虑,每当他看到母亲瘦弱的身子,便心酸酸地想,自己出去,家里怎么办?
  头晚,他悄悄跟母亲说:“妈,要不我不去了,我怕你太累。”有材妈笑笑:“没事,你尽管放心出去吧,你小时候我不也这么过的嘛。”接着很慈祥地看着儿子:“别太想家,不能累坏身子,不能饿坏肚子,更不能惹是生非,自己照顾自己。”
  当晚,他躺在床上很久不能入眠,黑夜中睁着眼睛,想着父母,想着河埂的一草一木,他是那么地难舍。而父亲蒋复员自从鸭子丢了,至今都没有主动跟儿子说一句话。有材妈经常奚落他:“鸭子比儿子还大,等你老了,让鸭子养活你?”
  他总是据理力争:“不养鸭子,哪里挣钱?没钱儿子不能成家,他也养活不了我。”蒋有材早上临走时跟他告别:“大,我出门打工,妈妈身体不好,你不能让她太累。”蒋复员鼻子“哼”了一声,没有作任何回答,继续埋头弄他的鸭饲料。

  讨个没趣后,蒋有材转身对蒋有慧说:“你好好念书,有时间帮妈妈做点事。”就在他转身离去时,蒋复员突然说:“找不到事情干,就回来帮我放鸭。”接着又说:“外面,五湖四海的人,别乱讲话,干事不能硬撑,老子还不指望你挣钱……”
  路过的“潘金莲”插嘴:“还有人比你话多?”蒋复员正要辩驳,她又径直朝着蒋有材走去:“小三,出去好好干,过几年挣一大把票子,带个如花似玉的小丫头回来,看有些人还话多不话多?!”蒋有材皮肤瞬间变红:“我还小呢……”
  接着,有材妈在前面赶着鸭子,他跟在后面挑着饲料。看着一天一个样子的鸭子,他不禁想,这饲料会越吃越多,担子会越来越重,便说:“妈,饲料你要是挑不动,就分两趟挑。”有材妈笑着:“家里事情不用担心,你照顾好自己我就放心。”
  安顿好河埂上一切,蒋有材便走下河埂等着机帆船,回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不由担心地想着,自己出去打工是否正确?这时,一阵隆隆的马达声,机帆船由远驶来,很快停靠在岸边,等船的人群蜂拥而上。
  他站在行驶船头上,看着母亲渐小的身影。他想,今天就要离她远去;他想,从此母亲将在这里放鸭……突然鼻子一酸,泪珠从眼角滑落,他低头擦拭着,生怕别人看见……正是:

  回首默默别家乡,垂眉深深惦记娘。
  风行千里常挂肚,雨滴万点都牵肠。

日期:2010-07-31 19:30:5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