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十年,无数次死里逃生(你所不知道的城市另一面)》
第29节作者:
李幺傻 长发似乎恍然大悟:“哦——干这一行比当教师好多了,当教师能有几个钱?”
在此前此后的多次暗访中,我都冒充民办教师,很多地方的人叫代课教师,我一说自己是民办教师,就没有人怀疑我的身份了,乞丐们没有怀疑,血头们也没有怀疑,可见,10年前的小学民办教师,确实是世间最贫穷的人,比不上乞丐,也比不上血奴。他们用他们孱弱的身躯,支撑着中国边远山区的教育大厦,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可是,他们却被忽视,被遗忘,被遗弃,被嘲弄,被践踏,他们也是受到最不平等待遇的一群人。这些年来,谁都知道,教育局长是一个肥缺,但谁都知道,乡村的教师还是一群贫穷的人,尤其是民办教师。这是俗语所说的“穷庙富方丈”。我曾采访过很多民办教师,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面对着他们,我一次次潸然泪下。
我的小学教育就是由几个民办教师教授完成学业的,至今,他们还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拿着每月不到100元的工资,教授着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的孩子。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如果我还在乡村,我的这些启蒙老师们,现在也会教授我的孩子。
这是被遗忘的一群人,这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
日期:2009-08-24 22:49:36
那天早晨,我跟着长发去办理身份证,长发知道我是民办教师后,一路对我很客气。他说民办教师都很穷,他们村庄就有几个,穷得都没人愿意嫁给他。唉,连流氓都看出民办教师恓惶,为什么那些大肚子的人就看不到呢?
我和长发坐着一辆人力三轮车,蹬三轮车的是一个50多岁的人,腰身佝偻,像虾米。长发一路向我炫耀他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他口若悬河,畅谈国家大事。他可能认为,能让一个教师佩服他的观点,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我一路都在听着,随声附和着,他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俗语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流氓都喜欢装作自己有文化,喜欢装深沉,说话的时候也喜欢文绉绉的,一些人们不会用的书面语言,也会出现在他们的口头中,让人觉得莫名其妙。长发还喜欢在说话中夹杂一些成语,而这些成语要么使用不恰当,要么错字连篇。他说:“美国打伊拉克,简直是囫囵吞枣。伊拉克‘腊’手不及。”他把囫囵吞枣理解成“容易方便”了,他把措手不及说成了“腊”手不及。
我向长发讲起了我小时候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吃过一次饱饭,那时候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够吃一碗凉粉,因为那时候的我认为凉粉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每次赶集的时候,经过凉粉摊,我都会大口大口地吞咽口水。其实那时候一碗凉粉也就两毛钱,可是父母不愿意给我两毛钱,因为两毛钱还能买到一斤盐,或者灌到一瓶醋。那时候的食盐和醋都是散装的。食盐像岩石一样颗粒巨大坚硬无比,需要用榔头才能砸开;醋是本地的一个老人用柿子自己酿造的,醋的上面经常会漂浮着一层白色的凝固物,有时候还会有几个被酸死的昆虫。上初中的时候,我是住校生,一周回家一次,每周周日下午背着一周的干粮来到学校。我每天只能吃一个玉米面窝窝头,其余就用红薯充饥。冬天的时候,玉米面窝窝头非常坚硬,都能把狗砸死,窝窝头的表面结着一层冰凌,一咬,就留下几个牙印。周六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挖野菜,什么小蒜、荠菜、野苜蓿等等,凡是吃起来没有奇怪味道的都挖起来,回家后,母亲用开水把这些野菜烫熟,撒上盐,拌上醋,装在一个罐头瓶子里,这就是我一周的副食。那个罐头瓶子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我初中三年的时候一直用着……
长发也说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他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民办老师,对他很好,天冷的时候,还会让他睡在自己生着土炉子的房子里。可是那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喜欢打架,总是惹那个老师生气。后来那个老师患病死了,他一直觉得很愧疚。初中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受到村长的欺负,有一次,他叫上几个哥们,躲藏在村口,夜晚村长回家的时候,他们用石头一顿猛砸,把村庄砸得住院了。后来,村长知道是他干的,但是不敢找他的茬,因为这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帮子弟兄,都喜欢打架……
长发是我在血奴群落中接触到的最可爱的流氓。
路上,我们还遇到了几辆拉着血奴卖血归来的车辆,长发说,这些都是别处的卖血人。这里有多少血奴,连他都不知道,“少说也有几千吧。这是我们这里的致富之道,发财之路。”
中午的时候,人力三轮车将我和长发拉到了我上次来到的那个卖血的地点,卖血点的周围依然聚集了很多人,都是血奴。长发说:“这里每天都是这样,血站的生意好的不得了,抽血的只有那么几个女子,一天给出去的钱就有好几万,你说他们能有多少钱?”长发羡慕地说。
距离血站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家商店,商店掩映在一片浓密的树荫下。商店的货架上放着几瓶可口可乐和雪碧,还有几包方便面,外包装上蒙着一层尘土。商店有一个玻璃柜台,里面放着几个作业本,边角都已经卷了起来,显然放置了很长时间,作业本的旁边是几个烟盒,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让烟盒的颜色变淡变白,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香烟。和几乎所有乡间小店一样,这间商店经营各种日常用品,每种商品却都只有少数陈旧的几件。
这家商店和大城市火车站的那些商店一样,它们做的都不是商品生意,这些商品只是一个幌子,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它们有另外的见不得人的生意。
这家商店办理各种证件。长发说,老板以前是刻章的,生意一直不好,一年到头只有两身衣服,夏天一套,冬天一套,可自从做了办证的生意后,彻底发财了,整天穿西装打领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港商,“癞蛤蟆上大街,冒充绿色小吉普。”长发嘲弄地说。
刻章和办证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够看到办证刻章的小广告,像牛皮藓一样贴得到处都是。有一年,我跟着工商人员,来到了一户城中村的出租房里,这是一个办假证窝点,办证人已经闻风逃窜。工商人员揭开床单,看到床底下是各种各样的假印章,有国家军委的,有国务院的,还有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几十个部委的,甚至还是中国驻美国、驻澳大利亚、驻英国大使馆的。这间不到十平方米的,阴暗潮湿,散发着霉烂腐臭气味的出租房,简直就是一个配套齐全的泱泱大国。床板上放置的是各种空白证件,既有大学毕业证、结婚证、离婚证、残疾证、准生证等等各种生活中离不开的证件,还有教师证、导游证、锅炉证、健康证等等行业证件……在这家出租屋里,床上是假证件,床下是假印章,夜晚,只要你一个电话打进来,天亮后,这家办证中心就能把你包装成一个你希望中的人,你既可以是厅长,也可以是锅炉工;你既可以是归国华侨,还可以是丧失了生活能力的残疾人……他们随心所欲,你需要什么证件,他们就像变戏法一样给你马上变出什么证件。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有人冒充省部级高官,去县一级单位招摇撞骗,而东窗事发后才发现,这些人的身份都是假的,他们的证件就是从这些出租屋里诞生的。
去年冬天,有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事件。一个来自农村的姓王的木匠,冒充港商,骗了呼和浩特与宁夏政府部门17个亿,骗得公丨安丨炸掉了办公楼。这个骗子也许是当代最传奇的骗子,而他的所有证件都是假的。有一篇文章的最后是这样说的:“骗子是落网了,然而人们却不由得深思: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漏洞百出的骗子,为何能在数年内‘呼风唤雨’,导演了这起‘天方夜谭’般的诈骗大案?”
假证太可怕了!
我跟着长发走进这家商店,老板显然认识长发,他抽出一根香烟,讨好似地给他点燃了,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把香烟放进口袋里。长发从老板的口袋里掏出香烟,抽出一根递给我,说:“你他妈的也太吝啬了,生意来了,一根烟也舍不得发。”老板点头哈腰地说:“抽啊,抽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