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七点,一个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违反了操作规程,反应瓶爆炸后,把通风橱的玻璃全部炸碎,加热套的碎片击穿了他的腹部,现在还在省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
顾院长的话音还没落,我的心已经完全沉了下去,又是事故,他们为什么永远不小心?我的手冰冷,这以后将会是没完没了的安全检查,设备检查,制度整治。人们将会在一段时间里绘声绘色地描述和谈论这次事故,最可怕的是事故带来的阴影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消退。
实验室的事故总是让我恐惧,每出一次事,我都要很久才能平静下来,因为下意识地,我不知道这种小概率事件是不是也会落到我头上,毕竟我身边的出事的人太多了。就在我短短几年的求学期间,一个同门师兄,一个带实验的老师,一个老师带的刚进校的博士,都出过或大或小的事故。虽然恶性事故很少见,但总是有的,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要承受这一切。所以我不愿意做实验,特别是一个人做实验,我真的不应该学习这个专业,我本来就是个动手能力很差的人,是俗称的那种毛手毛脚的类型。而杨可却刚好和我相反,他动手能力很强,也沉醉于做实验带来的非同寻常的挑战和永远无法预测结果的兴奋中。他天生是个科技人员,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日期:2008-10-31 17:02:38
顾院长后面在说些什么,我已经完全听不清也没有心思听了,谭琳附在我耳边低声说,“假期里就不应该让研究生做实验,这下他导师倒霉了。”
“是谁的学生?”
“郝老师。”
“郝老师?他不是蛮仔细的吗?”
“你不知道吧,他在外面接了项目,本来想着一举两得,经费也解决了,学生有题目做,结果……”
顾院长开始看我俩,我们赶紧住了口。他宣布散会后,我和谭琳一起回到系办公室。袁主任看起来很严肃,郝老师就坐在我俩对面,脸色发黑,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心情,这俩人肯定也是一宿没睡。
日期:2008-11-2 21:53:47
袁主任语气十分沉重,“这个事故实在太严重了,要不是通风橱的玻璃挡了一下,这个学生就没命了。郝老师昨晚也累坏了,一晚上都没睡,这个事情也不能怪他,我安慰了他一晚上。学生要做实验,想顺利毕业,假期都没回家,郝老师平时总是抽时间去看看,但是晚上不可能一直守着他,结果就出事了,防不胜防啊。所以把老师们都找来,有学生还在做实验的,暂时就停下来不要做了,没有学生做实验的,要把所有设备全部清理和修理一遍,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要全部加大字体,重新印一遍,挂在醒目的地方。”
然后他转身对郝老师说,“郝老师,你先回家休息,我带老师们去实验中心看看。”
郝老师十分疲劳和感激地笑笑,“不,我还是和大家一起去,这个事情是我的学生出的,我要给大家讲讲经过,免得再出什么事故。”
大家纷纷劝阻郝老师,知道他心情肯定是一片漆黑,但郝老师却执意不肯,大家便一起去了实验中心。
实验中心的外面已经有斑斑点点的血迹,呈现暗黑色,我的心凉了半截,事情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一进大门,就看见一条血迹一直延伸到二楼。
“那个学生很勇敢,”郝老师解释道,“事情发生后,他知道门卫那儿有人,可以帮他,就从二楼往门口走。门卫是两个勤工俭学的学生,听到巨响就赶紧去看是怎么回事,在路上碰见了他,俩人一见他全身是血的样子马上就吓傻了。他还摸出手机跟那两个学生说,我的眼睛看不清手机了,快帮我拨120。一个学生才反应过来,马上拨了120,另一个背着他就去了校医院,你看这一路的血。”
大家吓得不知说什么好,谭琳捂着心口,低声对我说,“根本不是拨的120,学生糊涂了,拨的119,结果消防队全来了,拉着警报往实验中心跑,被学生处值班的老师和校办公室的人看见了。结果你猜怎么着,校长,学生处长全来了,咱们院长还不知道这事呢。后来不知道谁又把晚报的记者叫来了,昨晚学生处的那些人都去挡记者了,弄得鸡飞狗跳的,不知道这事到底是怎么收的场。”
说话间,我们到了那间实验室门口,通风橱至少离门还有六米远,门口却全是碎玻璃渣子,碎裂的玻璃被强大的气流冲到门口,洒了一地,可想而知当时的能量有多么大,电加热套飞到通风橱前两米处,击破了试验台的一个角。
“玻璃没怎么伤着他,但是加热套的碎片击穿了他的腹部,加上失血过多,所以现在他还在重症监护室。”袁主任对大家说。
实验室里的血迹比路上的要恐怖的多,通风橱,实验台,水槽里,地面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血迹。一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多血流出来,这应该把身上的血都流尽了吧。那些踩在脚下不断咔咔作响的碎玻璃渣子,提醒着我当时的场景是多么惊心动魄。谭琳继续低声在我耳边说,“听说在做过氧酸,不知怎么就炸了。”
我低声回答她,“是不是局部温度太高了,过氧基本来就很危险,那个电加热套我是从来不用的,温度不容易控制。”
“学生喜欢用,觉得方便。”谭琳叹口气,“他也没离开,一直看着呢。肯定是温度一下子就升上去了。跟他们说了多少次,电加热套要慢慢升温,总是不听,制过氧酸更要小心加小心。你看,还正常毕业呢,这下在医院里不知要躺多久,说不定还会落下残疾。”
“残疾,不会吧?”
“怎么不可能?说实在的,我来这个学校也有几年了,还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大的事故。”谭琳见我脸色苍白,接着说,“吓坏了吧,梅眉,你也经常做实验的,怎么胆子这么小?”
我勉强笑笑,“就是经常做实验,才害怕啊,读博士的时候胆子已经被吓破了。”
日期:2008-11-3 16:10:44
谭琳看着我,“平时我还总羡慕你们上专业课的,觉得自己带实验又累又脏,工作量还算的少。现在我发现你们科研任务重,不做实验就写不出文章来,还是觉得自己轻松,钱是少点,但是压力也没你们那么大。”
我看着那些大块的血泊发呆,思绪回到上博士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和师姐一起做实验,原料在双螺杆里温度过高,产生巨大的压力,直接把挤出口的一块铁板冲了出来,高温的铁板在空中画了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落到地上,发出响亮的撞击声,接着褐色的烟雾就充满了房间,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我当时就怔住了,站在那里发呆,师姐眼明手快,拉着我的手就从窗户跳了出去,等到烟雾散尽,我们才又进了房间。
师姐十分庆幸地拍着我的肩膀,竟然还笑得出来,“梅眉,幸好你没有站在机器前面,刚才我看见有点烟冒了出来,就知道不妙了。”
“师姐,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我惊恐万状,语无伦次地问。
“没事,没事,”她继续轻拍我的肩头,“可能是原料纯度不高,热分解温度过低,提前分解了,那些小分子物质变成气体,压力太大,温度又太高,前面挤出的口直径又太小了,所以就把铁板给挤掉了。”她安慰地冲我笑笑,“温度一降下来,我就去检查一下,也可能是螺钉有点松了,怪我,好久没仔细检查过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