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之后》
第26节

作者: 猫安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仁瑞没什么魅力,只是对长幼尊卑特别重视,师傅说什么是什么,让从儿子那里找不到这种“被尊敬”感的李父特别受用。加上孙仁瑞的“没心眼”,李父觉得他又懂礼貌又忠厚老实。可是今天女婿一句无心之语,让老人家真的伤心了。李父现在连老伴的病情都顾不上,时不时偷眼看着女婿,等待女婿的解释。可是,孙仁瑞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仍然是听话又窝囊地在一旁,脸上没有一丝愧色和不安。李父心里一颤,觉得女婿的演技深沉的可怕。

  这他到真错怪宝贝女婿了。孙仁瑞神色如常,因为他根本不觉得自己说错话,也没意识到伤了老岳父的心。有儿子的岳父母,怎么会轮到女儿养老?!这不是笑话嘛。即使孙仁瑞知道老岳父对他的态度从此改变,他暂时也不会想太多。因为,对岳父母的长期隐性帮助,他根本没有感觉,自然也想不到这样是种损失。
  李清没有去医院,在家里哄孩子睡觉。她洗了把脸,看着镜子里那个蓬头垢面的女人,丑陋的让她作呕。她可以原谅被丈夫打,可以原谅丈夫有钱不拿回家过日子,但她不能原谅丈夫将自己被打这种丑事在外宣扬。丈夫和她的朋友圈子是几乎重合的,她的好朋友几乎都是丈夫朋友的家人。一想到所有人都会知道她在家挨打,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李清简直耻辱的要疯了。她恨丈夫,她恨那个残忍的男人,恨得恨不得他死,但离婚的念头却丝毫没动。

  当然,她也不可能真的杀了丈夫,还有孩子呢?李清像个早衰的老妇人,慢慢走进卧室,儿子在小床上睡得正香。她在儿子旁边坐下来,依恋地一遍遍摩挲孩子的头脸。她觉得好累,浑身好痛,真想像母亲那样索性躺下去,什么都不用想了。但她不能,她是个母亲,还是个女儿。李清起来,本想给丈夫打电话问问医院的情况,响了一声她就按断了,现在不想听到丈夫的声音。她想了想,除了母亲,她只剩一个哥哥。今晚的事,她对大哥有怨恨,打破了她家和谐的假象。但她也明白了,这世上,真关心的她的就是母亲和哥哥,连父亲都是站在那个混蛋一边。

  李清打电话给哥哥,听说母亲没大碍,她松了口气,念了声阿弥陀佛。李志又安慰她两句,李清突然对哥哥感慨说:“哥,我觉得以后世上就是你跟我还有咱妈了。”
  李志不语,他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今后只有母亲和妹妹了,父亲……似乎已经是个陌生的词汇。
  那一晚,李父和李志都坚持留在医院陪床,孙仁瑞回去了,让李父心里又多了条虚情假意的罪名。他几次找机会想跟儿子说说话,李志不理,看都不看他一眼。粗线条的李父也很委屈地坐在那里憋气,心想:一个大男人,为这么点事儿闹什么脾气啊?!

日期:2010-08-27 10:20:36

  周莎常说,“人呐,就是种记吃不记打的东西。”
  虽然她感叹的是与男人之间的纠缠,但人确实很健忘,有选择的健忘。儿子的“小心眼”和“不敬”仍然历历在目,估计会被当爹的记一辈子,随时拿出来作为道德武器谴责不孝子(看来李志的小心眼也是遗传)。但过了几天安宁日子以后,李父对女婿的怨念就淡化了,宽慰自己说:瑜能掩瑕,这孩子本质是好的。女儿受的苦,粗线条的老头本来就没深切体会。说句不好听的,他年轻时也打过老婆,又能怎么了?打完了只要好好过日子,还是好夫妻。

  真要让他承认女婿不是个好东西,他自己心里过不去。儿子不听话,当年夸张地宠徒弟,多少有点跟儿子示威的意思: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可儿子跟他一样倔,到底没服软。要骗过敌人先要骗过自己,老李头一来二去到跟把自己催眠了一样,真心实意地将徒弟当成了儿子看。孙仁瑞身上有很多和他相似的“男人的东西”,与其说是把他当儿子,不如是当成了自己。潜意识里他永远无法原谅儿子看低他所热爱的事业,他是这个事业中的成功者,儿子的态度无形中等于是看不起他引以为傲的一切。他希望靠这个替身的成功来打败儿子,让儿子彻底服输!

  女婿近些年的不如意,与其说让李父心疼,不如说让李父丢脸。李志不明白,父亲每每在他面前夸张地卖弄着妹夫那些“丰功伟绩”时,心里其实想说的是:我还没输!不过即使李志明白,他也不会原谅父亲,顶多很郑重地跟老头说一句:傻x。
  李志是个聪明人,他不是那种一条路走不通就死钻牛角尖的人。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他就放弃。他不懂心理学的“爱的补偿”原理,但他的本能会在情感受伤时寻找其他的抚慰。曾经是赵晓影,现在,他决定好好爱母亲和妹妹,同时也是对父亲的报复——爱母亲而故意忽视父亲,“你不跟我好我也不跟你好”,这招颇有他爹的真传。对妹妹,他有更大的计划。

  李志不懂父亲的“替代品”心理,他的报复也很朴素。你不是觉得女婿能干吗?好,我就让你看看,是你女婿能干还是你儿女能干!跟孙仁瑞pk,李志对自己有信心,别看开了什么公司,再给姓孙的一百年也追不上他。李志对妹妹也有信心,妹妹当年是个聪颖的小姑娘,活生生让父母给毁了。他相信,只要他拉一把,妹妹也能出人头地,将妹夫远远抛在后面,到时候看父亲还怎么自欺欺人地声称女婿最有出息!说到做到,李志觉得自己对妹妹的影响力不够,私下里请母亲来劝妹妹去上学。李母有点疑心,儿子栽培妹妹莫不是想以后不用养他们吧?

  从出院以来,李母就活在惶恐中。睁开眼,好像一切都跟以前一样,儿子再没提过赶他们走。可儿子心里想什么,她猜不到,也不敢问,生怕自己一开口,儿子顺势又把这事儿提出来。李母没事就拿着几个存折算计,这几年补贴女儿不少,老两口又是进入纯消耗阶段。这点存款,在外租房靠自己生活倒也能熬个十年八年,但年纪这么大,连个安稳窝都没有,存款也没有,她想着就胆寒。

  带着对儿子的讨好,李母什么都答应,同时试探地提出,带个姑娘回来给儿子看看。李志犹豫了一下,然后好像不是自己的事儿一样笑着说:“你喜欢就行,我没所谓。”
  李母心里大喜,她不信儿子那么没良心的要赶他们上大街,一定是前媳妇背后捣鬼。只要能断了儿子和前儿媳,找个老实媳妇,她就不用担心了。她本来想跟儿子把那天看到的事儿说说,让儿子防备着点。但想想还是忍住了,她不想像那些没文化的家庭妇女一样背后对前儿媳说三道四。
  这边李志加紧部署,咨询朋友,亲自去一些社会机构和成人教育学校咨询,帮妹妹计划未来。前妻,他强迫自己忘了,也没空去想。
  前夫真的彻底没了音信,赵晓影心里有点难受,有点舍不得,同时也觉得自己那天太残忍了。不过,李志不再纠缠,她还是发自内心地感到轻松,不然她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足够狠心去寻找新幸福。跟王卓群还是不冷不热地处着,要说从各方面看,王卓群的水准都很高。接触久了,赵晓影也得承认,王卓群比前夫从能力上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可惜她始终不来电,找不到那种感觉。

  俩人之间,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亲密关系也有了一点,拉拉手,搭搭肩,背着孩子亲亲抱抱。不用明说,俩人已经不是普通朋友了。相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赵晓影还是开心的,偶尔有些小矛盾,比如上次“很想见你”那种,但都是隐而不发。大家都知道气氛不对,但不会明明白白地吵起来。
  那次赵晓影打电话给王卓群说买了两条裙子给孩子,王卓群本来口气冷冷的,打算给赵晓影个下马威。听说她买了礼物给孩子,王卓群以为这是赵晓影“赔罪认错”的表示,语气又好起来,事儿就稀里糊涂的过了。而且过了两天,他也买了一条两千多的手链送给赵晓影,说是回礼。赵晓影乐不可支,连声道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