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男职场催熟记》
第31节

作者: 卓左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事先的预感都已经变成了现实,丨警丨察抓到自己,就是走向毁灭的残酷现实的开始,这相当于给她敲了一记警钟。我是继续干下去呢,还是就此罢手。
  王艳想,估计过几天学院就会知道我在外面干的事情了,到那时候我的脸面就丢光了。退学,这就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最后的选择了。她胡乱想着,生活在小渔村里的父母不能告诉,在福建鞋厂打工的弟弟也没法商量。
  连续躺了三天。最后在一个天黑的时候,她拿起手机,给张德晓发了一条短信:“张哥,我现在需要你。如果你还是我挂名的老公的话,能不能在今晚陪陪我。”
  张德晓看了短信,有些发愣,赶紧回拨电话。因为他和王艳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过今天没明天没心没肺的样子。可今晚,王艳声音嘶哑、语气低沉,让张德晓觉得事态有些严重。但他此时正在广交会上,低价倾销那些仿古家具,一星期后才会回到北京。
  王艳见张德晓确实没在北京,就独自写了一张退学申请,收拾行李,离开了二外。一星期后,张德晓回来,就再也没看到王艳。打电话也没人接听。王艳在他的眼皮底下消失了。他去了几次大运河商务会馆,没有找到王艳,那些常见的小姐也不知道王艳的去向。
  去年夏天,王艳给弟弟寄了10000元钱,她告诉弟弟自己找到兼职的工作了,收入很好,以后不用再给自己寄学费了。此时正是王艳下海的第一周。

  王艳出生时,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在胶东荣城一个叫席地岛的村子里,除了石头,什么也没有,她就生在一个在石头垒起的房子里。她父亲和3个乡亲出海打鱼,已经半个多月了,机动木板船再也没有回来,人尸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全村人都明白,村里又新添了四个寡妇。
  她母亲叫刘海花,没法靠捡海挖海蛎子把她养大,就带着她改嫁到了荣城县城,嫁给了一个修鞋的残疾人王守贵。以后她又有了弟弟,起名叫王军。四十多岁的王守贵,是个老实勤恳的男人,有着山东人厚道善良的品性,对待王艳跟亲生女儿一样,供她上学读书,反而对亲生的儿子王军的要求更严苛。
  王艳也十分争气,英语学得很出色,人也渐渐长得漂亮起来。高考的前一年,王守贵收摊回家的路上,被一辆拉货的大车撞到,彻底瘫痪在床上,再也没能爬起来。肇事的司机只拿出2万元的医药费,也就没有偿付能力了。翻倒在路边的加长货车,连同上面拉的空调一把火都烧成了灰烬,这个司机也陪得倾家荡产。
  王艳看着躺在床上的继父,说:“叔,我不参加高考了。我要去南方打工。”
  王守贵恶狠狠地骂她:“没出息的小嫚,你要不上学,我现在就去死,你信不信?”
  王艳最后考上了二外,等她带着借来的5千元钱去学校报到,才发现学费是1万2。没办法,她又办了助学贷款,才在学校注了册。等她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她妈妈告诉她,继父让刚初中毕业的弟弟王军去厦门的旅游鞋厂打工去了,好给她挣出学费。王艳听到这个消息,发呆了许久,内心疼痛得说不出话来。

  她向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又做了两份家教,但是每天只有五块钱用来当伙食开销,仍然不能把自己的那一半学费挤出来。整整一年,她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
  一个周末,同寝室的朱洁在半夜两点回来,穿得十分妖艳。见寝室内只剩王艳一个人,就脱下带细网眼的连衣裙,让王艳穿上。她用浓重的东北口音大惊小怪地说:“你真是个美人啊!可惜,你自己不知道。在北京我算看透了,什么都能卖钱,美丽也一样。你不要再穷下去了,明天跟我上班吧。”
  王艳隐约觉得朱洁介绍她上班的地方不会是什么好地方,但她自己实在也撑不下去了,还有可能把弟弟也拖累进来。弟弟打工挣的每月的一1500百块钱工资,除了寄到家里800元给父亲看病,另外300就寄给了自己,只留4百元作生活费。这样的苦日子她不想再过了。她咬着嘴唇对朱洁说:“刀山火海我都跟你去了,只要能挣到钱。可我这身烂衣服也没法见人啊。”

  朱洁说:“我先给你拿一千元钱,明天白天陪你上街买衣服,晚上就去上班。”
  “一千元太多了,我啥时候能还你啊?”王艳钱包里只剩两张十元的钞票,这是她手里仅有的积蓄。她不敢拿朱洁的一千元钱,怕一时半会儿还不上。
  “只要你愿意,一个晚上你就挣回来了。”
  已经成年的王艳知道她在暗示着什么,就说:“只要能挣到钱,陪谁我也愿意。”
  朱洁见王艳这么上路,就不再多说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套兰蔻化妆品,递给了王艳,说:“咱们以后就是同甘共苦的姐妹了,这就是我送你的卖身礼物。等你以后挣了钱,别忘了我就行了。”

  王艳的处丨女丨之身卖了两千元,是在五星级的建国饭店里交易的,对方是个香水味很浓的新加坡人。具体价码只有牵线的那个人知道,王艳只得到了她手里的这二十张百元钞票。她把一千元钱还给了朱洁,并送给了朱洁一套秀水街买的KAPPA运动服。两个人从此昼伏夜出,辗转于各个夜总会。王艳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她每个月不敢给家里多寄钱,但放假的时候,就偷偷地塞给母亲千儿八百,让母亲补贴家用。母亲问她钱怎么挣得这么容易,她说正在给一个外教当翻译,人家是按小时付美元雇我的,所以换成人民币有不少钱。

  王艳到大运河商务会馆是因为离学校近了些,但收入比在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夜总会少了一半。她想努力把成绩弄及格,拿到毕业文凭。朱洁对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用东北话骂她:“你这个丫头片子,贼贱,要那个烂文凭干什么!出去找工作,不一样还是为了挣钱?趁现在年轻,你不多挣点,人老珠黄了,谁还理你?想卖你都卖不出去。我俩都这样了,你还想那么多干哈啊?”骂完她,就独自摔门走了,只有高跟鞋声音在女生寝室走廊里头“咔咔”作响。

  王艳知道,自己又失去了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因为她不能不给自己留回头路了。

日期:2009-05-05 10:30:54

  第二十五章张德晓的 “天才”商业计划
  田蒙山隐退了,他给了赵月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给了张德晓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均分给了三个分厂的厂长。股权变更登记完成这天,他把这些人聚到了大连海鲜酒店吃告别饭,他指着桌上的螃蟹和基围虾说:“这个社会胆子大的就吃螃蟹,胆子小的就吃虾米,以后就看你们有没有大胆的经营策略了。现在全国的经济形势都不好,我新开发的高仿古家具,虽然有销路,但利润不够理想。张德晓,你作为老总以后,能不能再进一步把步子迈大一点,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喝了快半斤茅台,张德晓很亢奋,自己刚刚入行不到一年,就有了现在这样的地位,能够开始施展拳脚大干一番了,他口齿不清地拍着胸脯说:“我绝对不辜负你的信任,但是我也不能躺在你留下的基业上睡大觉。我要迅速地把你留下的固定资产折现,挣出这个数后,就寄给你。你给我提供这个平台,已经让我受用不尽了。”
  田蒙山激动地端起酒杯说:“我真没看走眼,山东就是出好汉。但是我要提醒你,银行贷款、原料货款也外欠了不少,你们也要合理地分期分批偿还,别攒在一起,最后成了大窟窿。我老了,不能拿我的养老钱给你们填窟窿,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干了杯中酒,你们好好干吧。”
  张德晓正式地坐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里,赵月把自己那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委托给他代为管理,这样取得了控股地位的张德晓已经能 绝对说了算了。他坐在田蒙山留下来的橡木大班台后,志得意满,伸手翻开了田蒙山的台历,只见在昨天的日历空白处,写了一行大字:“没有钱是干净的!”七扭八歪的黑字给人留下了一种浓重的悬疑色彩。

  张德晓吓了一跳,他觉得似乎有一种危险在向自己靠近,更有一种巨大的机遇也紧紧跟随在自己身后。他站起身来,走到大班台对面的多宝格前,习惯的用手爱抚着那些用旧窗棂改造的高仿家具,突然就开窍了,他想:“我的原始积累,也没必要那么干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