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史书——那些女人的故事》
第16节作者:
尘洛若影 原来这位高人是张良之子,年仅十五岁的张辟疆。他继承了他爹的优良血统,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在这关键时刻,他机灵的小脑瓜终于派上了用场。他把嘴凑到陈平的耳边,说:“皇帝没有年长的儿子,他的太子今年才一岁多大,根本就不能掌握权柄,因此,朝政实际上是归你们这帮大臣们管的。太后手头上没有权力,她就会缺乏安全感,怕你们这帮大臣们闹事,危及她的地位和利益。所以说,她现在哭不出眼泪,是因为她心里惦记着这件事,琢磨着怎么把你们都给摆平呢!”
陈平一想,不行,这下要坏事了。当初高帝刘邦驾崩的时候,吕后就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想着要血洗朝廷,屠戮大臣,最后要不是郦商出面劝说,恐怕他们早就脑袋搬家了。现在轮到惠帝刘盈驾崩,吕后再次失去了依靠,又琢磨着要杀人了,要是真被她闹出什么事来,那还得了?
由此可见,安全感对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要想不让女人闹情绪,就一定要给她安全感。
陈平把事情都想明白了之后,觉得背脊一阵发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说:“辟疆啊,听你这么一说,好像我们这帮大臣们现在确实很危险。既然你已经看出了苗头,那你应该也早就想好了解决之法。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张辟疆说:“这个简单。太后过去依附皇帝,实际上依附的是权力,只要让她掌权,你们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所以说,你们不妨向太后上书,拜吕台、吕产为将,让他们带兵镇守南北两地,再任命诸吕在朝中为官。这样一来,无论朝廷内外,文臣武将,都有太后的人,太后既然牢牢把持了政权,当然就会有安全感了,就不会再找你们的麻烦了!”
张辟疆口中所说的吕台、吕产,分别是吕后的大哥吕泽的长子和次子。如果让这两个人手握重兵,再让诸吕在朝中为官,吕氏权力就会空前膨胀,大汉江山从此将姓吕不姓刘。
可是陈平没办法。不把大汉江山卖给吕后,就要把自己脑袋卖给吕后,两者相比较,还是自己脑袋比较重要,所以只能暂时先委屈一下刘氏子弟了。
最后,陈平轻轻叹了口气,说:“唉,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么个办法了。”
在这个时候,吕后已经嚎了很久了。她其实也知道,自己在儿子的葬礼上不哭是不对的,不流泪是不行的,她其实也很想营造一种悲哀的气氛,挤出几滴眼泪,缓解一下现在尴尬的场面,但是,哭不出,就是哭不出。
正如张辟疆所说的那样,她关心的不是儿子的生死,而是自己能否坐稳现在的位子,她脑子里想着的只有权力,哪里还有空去考虑亲情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
就在吕后心里琢磨着怎么杀人的时候,她忽然听见了丞相陈平的声音:“太后,臣有一事启奏,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后看了看陈平,说:“请讲。”
陈平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吕台、吕产这两个年轻人都挺有才的,绝对是当大将的材料。如果由他们两个人镇守祖国南北,大汉江山何愁不稳?而且我还发现,吕氏家族里面还有很多人才,不让他们当官,真是太浪费了!所以我想提拔重用这些人,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吕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语调却十分悲伤:“丞相,如今我没了儿子,哪里还有心思考虑国家大事!你要是觉得合适,那你就提拔他们吧,我现在只想好好哭一哭,哭一哭我早死的儿子!”
“既然太后您没有意见,那我马上就把这件事给办了。”陈平说完就退下了。
“轰隆隆”,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哗啦啦”,吕后忽然间泪如雨下。
“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你怎么忍心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丢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世间!儿啊,你这样撒手西去,让我这个当娘的怎么活啊!呜呜呜哇哇……”
吕后果然不愧是实力派演员,在这关键时刻,她没有让观众失望,终于拿出了女人的常规武器,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哭戏。
虽然,其实她现在心里很高兴。
看着痛哭流涕的吕后,陈平总算松了口气:这下安全了。
吕后用这场哭戏向全天下证明了她的演技,从此,在大汉江山这片舞台上,她将扮演绝对的主角,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八年之后,又会轮到新的主角登场。
日期:2009-09-07 14:43:40
(25)不和谐分子
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正在吃着油条的人,会看着碗里的豆浆。
官爵官爵,官位和爵位是密不可分的,怎可只有官位,没有爵位?虽然吕台和吕产已经被封为大将,但区区官位岂能满足吕后的胃口?因此,她决定再为吕氏宗族的年轻人谋求爵位——仅次于“帝位”的“王位”。
封王是大事,不能由吕后自己说了算,因此,她必须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左丞相陈平那边好商量,是他先提出要封吕台和吕产为大将的,这次她如果提议封吕氏青年为王,想必他也会一口答应。问题的关键在于右丞相王陵,这家伙没读过什么书,脾气比较臭,又爱认死理,恐怕到时候会让她碰钉子。
果然,在一次早朝上,吕后刚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王陵顶回去了:“当初高皇帝曾经与我们这帮老臣有过盟誓,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太后您如今想让吕氏称王,难道是想破坏盟约吗?”
吕后听了很不爽,但又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干瞪着王陵,阴沉着脸,半天没吭声。王陵的脾气倔得像头牛,吕后瞪他,他也瞪着吕后,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一时之间,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最后,吕后把眼神移向别处,问:“左丞相,你的意见呢?”
正如吕后所想的那样,陈平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说:“当初高皇帝平定天下,让刘氏子弟称王,如今轮到太后您掌管朝政,成了帝国的统治者,封吕氏子弟为王也是应该的,我完全没有意见,举双手赞成!”
“好,好!”吕后抚掌而笑,又问,“太尉,那你有什么想法?”
太尉周勃说:“我的想法就是,太后您真是太英明太伟大了,您是我心中的日月,是绝对正确的伟大领袖!对于您的提议,我不止要举双手赞成,我还要举双脚赞成!”
其他大臣也连声附和:“对对对,太后英明,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凡是太后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下子,吕后心里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嘿,嘿嘿!诸位爱卿,你们真是过奖了,我没你们说的这么好啦!”
“太后您太谦虚了……”
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大臣们一致通过吕后的提议,决定封吕氏子弟为王——不,还有一个人没同意,但他没有一票否决的权力,结果只能沉默不语。
有时候,可贵的不是和谐的氛围,而是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和谐分子。可惜,这种人往往处处碰壁。
早朝结束之后,王陵气呼呼地对陈平、周勃说:“你们这两个鸟人,难道忘了当初和高皇帝的盟约吗?”
“没忘。”
王陵说:“那你们刚才是怎么搞的?像个马屁精似的,拼命对太后阿谀奉承,你们恶不恶心啊?等你们死了之后,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见高皇帝!”
陈平心平气和地说:“于今,正直敢言,面折廷争,我不如你;日后,保全社稷,安定刘氏,你不如我。”
周勃看着王陵,没说话,只是向他点了点头。
王陵无言以对。
日期:2009-09-08 02:26:59
(26)人事变动
新官上任三把火,吕后如今大权在握,加上又是更年期,火气当然更加旺盛了。她有个习惯,当她上火的时候,不是喝凉茶,而是把火气撒在别人身上。
首先被她拿来泻火的,是右丞相王陵。
跟刘邦不同,吕后发火的时候,并不会用三字经问候别人的祖宗。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图个嘴巴过瘾,爽是爽了,但是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儿素质的文明人,都不会这样做。
所以,吕后决定玩阴的。她所用的手法,叫做“明升暗降”。
于是吕后就下了一道诏书,内容是说右丞相王陵劳苦功高,人长得又帅,而且还很有才,特此提拔为太傅,云云。
太傅,也就是皇帝的老师。在名义上,太傅的官职比右丞相要大,但在实际上,右丞相有权力,而太傅没有。因此,对于这种所谓的“提拔”,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满意。
吕后有火气,王陵难道没脾气?他接到诏书之后,得,干脆把门一关,说自己得了一升官就会死的病,以后都不能上朝了,希望太后把这大好机会让给他人,又引经据典地说了一大堆,什么“子曰诗云,之乎者也”……
吕后一向都很体恤下属,她一听说王陵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就很关切地说既然右丞相您病了,以后都不能上朝了,那就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吧,再也不用涉足官场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