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揭秘延续千年守龙一族的故事》
第22节作者:
暗夜龙少 2012-2-15 15:49:00
听老刘这样讲,大家都来了兴趣,就连父亲也露出思索的表情,看来他认为这些信息都有价值;在众人的催促下,老刘开始述说起他亲身经历的潭边借物事件:那年老刘才十三岁,正是半大孩子,调皮的紧,虽然正值抗战时期,但对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影响不大,村民们还跟往常一样,过着平淡的日子。有一次,是老刘的本家二叔要办喜事,由于碗筷这些物品不够,照例要到白龙潭去借,结果这事情被老刘知道了,他从小就听长辈们讲潭边借物,却从没亲眼见过,这次的好机会他当然不愿放过,于是就叫上几个伙伴,准备一起见识下。
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二叔就带上香烛独自往白龙潭出发,这两天一直关注他的老刘,连忙和那几个伙伴远远地跟了下去。待二叔走到潭边,他们就躲在周围的树林中观看着,只见二叔点上香烛,插好在地上,人就跪拜下去,连续磕了三个头后,开始闭着眼睛祷告,怪事在这时候发生了,那香烛焚烧的烟雾原本是笔直向天的,现在方向来了个大转移,全部朝水潭中央涌去,仿佛里面正有东西在享受着烟火;过了半刻,潭水不停的冒起气泡,气泡越来越大,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二叔闻声又不停的磕起头来,忽然,一个巨大的气泡破开,喷出浓浓的水雾,转眼间,这阵水雾就弥漫了整个潭边,里面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大刘他们连忙睁大眼睛眺望,水雾里面隐约出现个的身影,那身影转了圈,一大堆碗筷凭空而出,身影又马上走进水潭,临走前似乎还瞄了老刘方向一眼,看来是发现了他们。水雾瞬间散去,二叔睁开眼站起来,欣喜的将身前碗筷带回了家。
等中午在二叔家吃饭的时候,老刘仔细观察了桌上的碗筷,却看不出一丝异常,完全就是普普通通的瓷碗木筷,成色也不是很新,老刘心里诧异,加之早上潭边那个奇怪的身影,他和伙伴们一合计,决定在二叔还物的时候再去探个究竟。当天下午,他们几人还特意在靠近水潭的地方搬了几堆杂草树枝做掩护,以便到时候更加清楚地察看。
第二天一早,老刘就和三个伙伴埋伏在那里,等待着二叔前来还物。没过多久,二叔就来到潭边,他把那些碗筷工工整整的摆好,又仔仔细细的擦拭一番,朝着水潭鞠了几躬离开了。老刘他们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监视着水潭里面的动静,大概过了十多分钟,潭水中跃出一个身影,朝那堆碗筷走去,由于这次没有水雾,老刘看的很清楚,那身影很娇小,穿着一袭罗衫,头发非常长,把整个面部都掩住了,走路一扭一扭的,看来还是个女人。那女人走到碗筷旁,开始收拾着,就在此时,老刘身边一个叫大虎的伙伴跳了出来,朝女人跑去(大虎胆子一直是伙伴中最大的,事后大家都问大虎为什么要跳出,大虎说他不相信那女人是神仙,想过去拆穿),眼看大虎就要靠近,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女人衣袖一挥,整个人连同碗筷就已不见,大虎吓得不轻,瘫倒在地上,老刘他们连忙跑过来扶住大虎,灰溜溜的回了家。当天夜里,大虎发了高烧,还说了不少胡话,请老人来看,都说是冲撞了神灵,大虎这场病一直延续几个月才好。
由于白龙潭边这件事干的极不光彩,大牛他们隐瞒下来,这么多年从未向外人提过;但是,自从这事后,村里人就再也不能在潭边借到物品,最开始大家都疑虑过,后来时间久了慢慢习惯,再后来全国解放了,村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也就都淡忘了潭边借物的说法。只有大刘,他怀疑是那次冲撞了潭里的龙神,坏了村里的风水,才导致后面这么多事故的。
2012-2-16 16:13:00
听完老刘的讲述,我不禁浮想联翩:难道那女人就是传说中落入水潭的白龙?可龙化为人形那得需要多少年道行啊!望着身前熊熊燃烧的篝火,我心里却感到一阵阵阴冷,整个事件真是太不寻常了!我转过头望了望父亲,他正皱着眉头思索什么,忽然,他站起身来,双手一摊,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不管这潭里面有什么,咱们还是按原定计划行动,明天直接去联系部队抽水!”顿了顿,父亲又放低声音对老刘道:“老刘,你别担心,也不用自责,按你说的,就算这潭中原本有龙,也已经走了,我们现在抽干它不会有事的。”老刘听后点点头,长叹了一口气。接着,父亲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严格保密,我们都点点头,随后各自回到老刘安排的房间歇息。
我和父亲在一个房间,想起老刘讲到的经历,我问起他的看法,父亲跟我谈到了他的推测:俗话说,人乃万物之灵长,世间生物都盼望着能有人的身躯,人体是最适合修行的;但是,修行之路,何其艰辛,真正能修到人身的是少之又少,更何况是龙族,因为越是强大的生物,要修成人身越是不容易,所以老刘他们看到的那女人很可能不会是白龙,要么是幻术,要么就是驱使的山精野魅;对于借物这一事,父亲倒是很肯定的说有,光他自己接触的就好几例,很多深山大泽中都有类似传说,其实答案很简单,都是一些修为略有成的精怪所为,他们借给人类俗物,从而享受人类烟火,增加道行。
不知觉又到了半夜,父亲赶紧招呼我睡觉,按他说的,明天到了潭边,就没有轻松的日子啦!这一觉睡的很香,等我醒来,父亲他们都已收拾完毕,我们草草吃过早饭,在老刘的带领下朝白龙潭出发,大概走了半个钟头,穿过一片树林,大家到了水潭旁,我稍微打量下,这潭其实不大,面积也就二三十平米,深度倒看不出来,潭面不停冒着阵阵热气,难怪在这么冷的一月也不结冰,看来潭底是有地热的。
“哈哈,刘科长,黄主任,你们好!”一个三十多岁的军人在老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和我们热情的握手,原来他就是带队驻守在此地的杨排长。相互认识完毕,杨排长说这几天战士们看的很紧,水潭里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他一听父亲要把潭水抽干的想法,立刻拍腿赞成,看来大家都想早点揭开这潭中之秘。说干就干,杨排长叫来工兵,在水潭南面挖了道口,架起一座军用水泵,那水泵可不是一般的沉,我们好几人才搬弄过去,待安装好,杨排长乐观的道最多一天,就能把潭水抽干(之前杨排长他们测量过,白龙潭平均深度也就十多米,由于水潭面积不大,而军用水泵的马力惊人,故按常理作此推断),杨排长拨下开关,一股木桶粗的水柱从水泵中喷射而出,直到七八米外才堪堪落到地下,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水龙,煞是好看。
就这样,我们驻扎在潭边密切观察着,大概过了两个钟头,父亲说道:“有些不对啊,这么久了我怎么感觉潭水一点都没变浅?”我们赶紧走过去,虽然那边的水泵疯狂运行着,但潭水深度似乎的确没变,或者只是有极其微小的变化。黄主任在一旁安慰道也许潭水不只十多米深,大家再多等等。于是,一天过去了,到了晚上,潭水还是没有变化,杨排长有些急了,命令工兵回去再调三台水泵,明天一早务必运来。当天晚上,我们就睡在潭边,一夜无事,第二天早上,那潭水竟然还是没有丝毫下降,大家都惊讶了,这么大马力的军用水泵,抽了一天一夜,流出来的水都可以灌成个小湖了,难道是杨排长他们测量错了,这白龙潭深的很?刚好派去的工兵回来了,十几个士兵抬着三部水泵来到潭边,又在东、西、北面安装完毕,杨排长一声令下,四部水泵一起运行,看着那四条巨大的水龙,杨排长豪气顿生,笑道:“大家看好了,这阵势我看海水都能抽光!”
之后的结果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四部军用水泵,连续抽了三天三夜,连潭边的树林都被淹没,杨排长不得不下令士兵们泄洪,可那潭水依旧没有变化。我们一行人黑着脸,站在潭边,望着那纹丝不动的潭水,杨排长突然叫道:“难道这潭下…有…海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