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小姐》
第30节

作者: 素压群芳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记得刚到公司不久,行政部的一位秘书,直接拆开信封,把信封内的信件取走,随手把封皮丢进了垃圾箱。事后,客户打电话确认时,才发现信封内薄薄的票据被自己忽视了。很不幸,垃圾已经被处理了,哪里去找那张票据,只得麻烦客户补开。这场失误也算个不小的致命伤,所以部门经理在交待下属拆信件的同时,也多交待了一项“检查信封内有无单据或名片”。除此之外,纤纤已经养成了除广告信件之外,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来函一律登记备案。一来是备是后查询方便,这种先小人后君子的作法一点也不过份,总比有口难辩的要好。二是经过日积月累可以发现商务往来中的规律,比如部门经常信件往来的客户有哪些,大概是一些什么事情,语言上是怎样措辞的等等。

  收到短讯,纤纤打开一看,原来是章月,已经换了本地号码,并且正式上班。纤纤回复道:月月姐,加油。
  给别人发短信,最好加上对他的称呼,这样一来,倒显得在与他面对面的交谈,晦涩的短信立刻也富于人性化的表情。这样多有趣,更是对对方的尊重。
  金欣凑过来,对纤纤和璐璐说:“纤纤,我登记了。”
  “恭喜你呀!什么时候办婚礼?”两个姑娘不约而同地问。
  “这……还没定。不过,这事可要为我保密哟,没办事之前,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我登记了。”金欣似乎面有难色。
  隐约听说过金欣谈了一个男朋友,是某个贸易公司的副总,人长得一般。也有许多追金欣的,可也不知道这个姑娘是种了什么邪,就对这个男人死心塌地。两个人交往了不到二个月,闪电般地登记了。真令人不可思异。纤纤清楚,金欣的确是个好姑娘,娶到她的男人,可以丝毫不必顾虑“后院”杂七杂八的事情

  中午三个姑娘去食堂吃午饭,碰见陈天明和陆菲菲,姑娘们抢先和他俩打了招呼。陈天明朝他们笑笑,说:“杜纤纤,你师傅离岗前写了对你的鉴定,对你寄予了很大希望,继续努力,尽快成长起来。”
  “谢谢陈经理。”纤纤心里对章月不仅仅是感激这么简单。
  下午没什么事情,纤纤在局域网上看总部电子杂志,看到一位同事写了这样一篇文章,颇有感触:
  工作之余,一位前辈问我:“你说,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个……。”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我无语。前辈笑了笑,说:“小姑娘,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一是心情。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同事关系和谐,事业有所发展,心情自然而然也愉快。二是亲人。无论是贫是富,我们都不能忘记周围的亲人,尤其是对我们有着养育之恩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呵护甚至重要得多。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会渐渐老去,很多时候,他们会倍感孤独,所以多抽空陪陪他们。不要让父母的孤独成为一种习惯。三是质量。无论是读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还是出国深造,为的不都是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拥有一份得意的事业,找到最优的自身发展机会,进而生活的好一些吗?所以,活着无非就是对责任、心态、习惯、思路、婚姻、学业的归纳总结。你想想看。”

  是啊,从小到大学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们好像忘记了活着的理由,只是习惯了匆匆忙忙、习惯了理所应当。每到独处时,我总会想起前辈的话,总会在心底反复自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纤纤也在心底默默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像“蛋生鸡,鸡生蛋”似的,绕来绕去,永远也说不清楚。就像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梁文道所说:人有三图,一图工作舒服,挣钱多少无所谓;二图能被重用,钱少了也认了;三图高薪,累点就累点。总结得可谓精辟。
  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学校时,和姐妹们一起看过的《情人结》,两个相爱的人因为家庭的仇怨不能在一起,分别七年,等待七年,终于修得理解与原谅,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了彼此,终而相依相偎。心底莫名地多了一丝感动。没有理由。
  思想也是突如其来的,亦没有理由。很多人,很多事,莫名地就想起来了,没有征兆。
  一下午没有客户来看房,利用这个清闲时间充充电,反思反思,倒也不错。只是时间太匆匆,又是一天。
  快到下班时间,路峰发来短讯,告诉纤纤晚上有应酬,差不多下半夜才能结束,让纤纤自己去肯德基吃点儿。纤纤回复:知道了,你忙你的吧,不用挂念我。想你。

  真的,自己真是开始想念路峰了,无时无刻。是爱?非爱?亦或依恋。
  下班后等了一会儿,见没客户过来,纤纤拎着小包走出公司。先去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了排骨肉、鳝鱼,让卖家把它们处理干净,自己也省点事儿。回到住处,熬了点儿胡萝卜菠菜粥。妈妈说过,这种粥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食导滞”之功效,经常食用对身体有益”。
  把买来的各种食材放在沙锅里,填上水,加了少许盐,又加上葱姜末,让它们在沙锅里炖上七、八个小时,自己才去喝米粥。就等这些食材在沙锅里慢慢融化,所有的营养都浸在浓汤里了,目的就达到了。爱情不也是这样吗?要火候才好。
  粥也喝完了,汤也炖上了,钻进自己的小屋子里,继续读路峰推荐的《沧浪之水》。
  导师说过:大学期间,决定你一生幸福与否的有三件事—读书、社会实践与恋爱。而大多数养尊处优的孩子们只注重其中的一样,因此在毕业后彼此之间便有了差距也不足为奇。

  就阅读范围来说,我们把它分成三类:一是关于自己职务的,二是参考用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
  有人说:“阅读是重塑心灵的文化。”
  也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更有人说:“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所以,要多读书,读任何书。

  汤不煲好,纤纤自然也不能睡觉,一口气把这本书全部读完,想了想,写了一篇读后心得:
  《沧浪之水》这篇长篇小说透出了权力与金钱对人性的震荡。从池大为的个人经历,看出了人性与人情麻木过程,官场的变幻莫测及腐败的相对性,都从他的沉浮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池大为仅是知识分子一个缩影,他的发展在于他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一旦与道德,与良知沾边,就会把人推向平淡,让他远离名利;反之,适应了圈子里的文化,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去设想他的态度,反倒不至于那么凄惨。
  池大为这类人的内心起初是清澈的,虽然圈子内的文化都能分析出其中的玄机,但是道德、良知不允许他这么做,如果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某些事说句公道话,他认为那这个人就是他。可是他错了,他的想法太单纯了。在中国这片广垠的土地上,很多事情从来都是沿袭传统的,而企图改变历史遗留下作风的人,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甚至成为“殉葬品”。一直到三十多岁都碌碌无为,在最清闲的岗位上做最简单的事,当然,也过着最清贫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会时来运转,即使有了这种机会,也要准确把握其中的精髓,“机关有机关的特点,不是什么话想说都可以说的”。机会抓住了,与大人物靠在一起了,自然有人替他立传,替他铺路,他要做好的,仅是份内的事,仅是多多揣摩圈中掌权人的心思。于是,权力、房子、女人……一切滚滚而来,所谓的“幸福生活”从此开始。

  沧,青绿色,水深即成青绿色;用“沧浪之水”为题,表面上是写大海的深度与广度,但实际上是写官场上的文化深不可测,令人难以捉摸。
  权力、金钱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申。在局外人看来,权力是阶梯,有了权力,学会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就会智慧地拥有财富。看似正确,但在圈子里的人都明白:在其位,谋其政。累的是心,费的是神。在圈子里,要从利益关系去看人看事,要认真揣摩周围人,尤其是大人物的心思。而权力一旦与经济问题挂上钩,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悲哀么?可这是事实。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地生活?为什么要在是非之地苦苦挣扎?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以选么?有的选么?池大为周围的女人,一个聪明的屈文琴,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善于揣摩当权人的心思,善于揣摩当权人周围女人的心理,善于抓住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因为与其道不同,所以选择分开。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是非圈,真的是这样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