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死亡》
第26节

作者: 大袖遮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我却再也无法沉入到工作之中。
  想起近日发生的种种事情,似乎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既然我能遇到孟玲,李云桐怎么就不可能遇到一个子虚乌有的顾全呢?他已经见过至少两个只有他才能看见的人,再多一个也不足为怪。

  这么想着,我的目光不由自主朝李云桐的办公桌瞟去--假如真有一个看不见的顾全在这间办公室里,他会不会响应李云桐的话来做那份报告呢?
  那份报告依然安静地躺在李云桐桌上,保持着我将它放上去的那种姿势,没有人动过它。
  也许我想错了吧。我这么安慰着自己,然而心里总有一丝不安,似乎还有些什么别的事情从心里浮上来,在支持着小耿刚才说的那句笑话--但那是什么事呢?我左思右想,却无法想清楚。
  算了,别想了。我强迫自己将思路回到工作上来,然而脑子里始终乱糟糟的,无法进入状态。似乎在这办公室的某个角落里,有个看不见的人正盯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角落--办公室和往常一样,除了光线明亮一些之外,没有太大的变化,同事们各自埋头工作着--人很多,倒是不像在302号房那般让人感到脊背生凉,只是我总是忍不住去看李云桐桌上的那叠资料,生怕它一转眼就不见了。

  这样下去,上午是无法完成工作了。我想了想,拉开抽屉,掏出抽屉内一个小小的铃铛--这是一串指甲大的风铃,是一个做风铃的客户留下的样品,一拿起来就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引来其他同事的观望。我顾不得许多,走到李云桐着边,将风铃压在文件之上,这才放心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桌旁。
  “你这是干什么?”徐阿姨不解地问。
  “这是李云桐一个客户的样品,让他还回去的。”我撒了个谎。
  只要有人拿起那叠文件,风铃就会发出响声。我终于不用再盯着李云桐的桌子看了,看看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钟头,一个上午转眼即逝,我喝了一口水,全力搜索起资料来。一个多小时后,同类产品的资料差不多全部看完了,接下来的工作便很快了。做创意的时候我习惯用水笔,在纸上横七竖八写了一些东西之后,再用电脑整理出来,自己看了一遍,颇为满意,便打开qq,准备从网上发给欧阳和小耿看一看。

  进入qq之后,一连串的提示音响了起来,许多朋友给我留了言,大部分人都是用一个笑脸符号探测我是否在线,这种信息不回也罢。有几个相熟的朋友询问近况,回复了两句。
  还有一个人的留言,却让我一时怔住了。
  这人是西出阳关,他的留言是:[今天徐丽给我打电话了。]这条信息让我觉得很是奇怪--徐丽也认识西出阳关?莫非他真的是我的熟人,想到他那个夜晚带给我的恐惧感觉,我心中又惊又疑,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看看留言的时间,是昨天晚上11点,这么说,徐丽刚给我打完电话,紧接着就和他联系了?他究竟是什么人呢?我立即个徐丽打了个电话,想要问个清楚,电话那边的铃声长时间地响着,却无人接听。

  放下电话,我呆呆地坐着,还来不及多想什么,qq上又传来了信息。
  是西出阳关,他在线。
  [见到你太好了!]他说。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正在思忖之际,小耿也给我发了条信息:[创意做完了?]这话让我想起自己上qq的目的,连忙将自己刚才做的创意发送给小耿和欧阳,请他们提意见。
  在等待他们回信息的时间里,我和西出阳关聊了起来。
  [你到底是谁?]我问。


日期:2006-12-25 8:58:00

  [一个故人。]他老调重弹地道。
  [你到底是谁?]我脑子里乱糟糟的,在得知他是如何看到的真相之后,笼罩在西出阳关身上的神秘面纱已经自动脱落了,剩下的只是对于一个了解我过去的人天然的信赖--尽管他继续保持神秘,但是一个人如果能记住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买的一件衣服,那必然是相当熟悉的人了,我长这么大,所认识的人中间,还没有遇到过不值得信任的,虽然不知道他是谁,却已经油然产生了一种面对老朋友的感觉,因此说话也就轻松随意起来。孟玲的事情让我心烦意乱,这种烦乱的心情,正好需要对老朋友倾诉一番。

  [我根本不知道你说的那个女孩是谁,]我发过去一个漆黑的哭脸,沮丧地道,[我和许小冰都知道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可是就是看不见她,你说我和她说过话,可是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我是不是见鬼了?]
  [啊?]西出阳关只这么感叹了一句,之后便沉默了。
  我等了一会,他再也没有动静。没多久小耿开始和我讨论创意,欧阳的头像也活跃起来,我们三个在一个讨论组里一起讨论创意,我暂时将西出阳关抛到了脑后。欧阳和小耿对我的创意连连称道,小耿甚至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的设计出来,欧阳也提出一些新的点子,这让我们都很兴奋,一边聊着,我和小耿一边修改着电脑里的草稿,到11点半的时候,我和小耿的方案便成为定稿,小耿从电脑后站起来,和我互相击了一掌,欧阳在他的办公桌后对我们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马上打印出来,”欧阳说,“小耿负责打印吧,现在还有点时间,”他看了看钟,“江聆,你赶紧做那个市场调研报告。”
  我点点头,打开电脑里市场调研报告的文件,小耿站在我身边,晃动着红得耀眼的脑袋,吹着口哨朝打印机里塞纸,手腕上一串金属的手镯碰在电脑屏幕上,发出一点轻微的响声。这声音提醒了我,我下意识地抬起头来,朝李云桐的桌上望去,想看看那叠资料还在不在那里。
  李云桐的桌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
  我的心突地一跳,连忙走过去,想更清楚地确定。
  棕色的办公桌上一览无余,除了那串风铃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15

  我提起风铃,清脆的叮当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响亮,大家都抬起了头,朝我望上一两眼,又埋头做各自的事情。我四处看看,谁的桌子上都没有发现那些资料的影子,再说,有谁能够不弄响风铃而拿走那些资料呢?
  “谁拿了这个桌子上的调研报告?”我大声问。
  没有人回答。
  “怎么回事?”欧阳问我。
  “调研报告不见了。”我说。
  “你们谁拿了调研报告?”欧阳站起身来,大声问起他人。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每个人都摇了摇头或者说“没有”。谁也没有拿那份文件。
  “你的确放在这里了?”欧阳问我。

  “是,文件上还放了这串风铃,”我说,“你听见风铃声没有?”
  “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欧阳说,“你把风铃放上去的时候,声音挺大的,不过后来没有听到过了……”他拿着风铃摇晃两下,“按说这声音不小,应该有人听到……”他又大声问了一句:“刚才有人听到风铃声吗?”
  依旧没有人听到,见欧阳如此重视,大家也开始议论纷纷起来。这份调研报告是我们公司和另一个公司竞标方案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在此之前,公司曾经因为文件泄密而丢失了一个重要客户,所以对于文件的保管,公司一向都很重视。听说文件丢失了,大家也都放下手里的工作,仔细寻找起来,可是那份文件已经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找不到了。小耿怀疑刚才有人趁我们不注意走了进来将文件带走,但是前台的张兰证实,今天上午除了李云桐之外,再没有别人进出过公司,而李云桐出门的时候,那份文件还没有打印出来……

  大家仍旧在积极寻找着那份文件,我却停了下来。
  文件找不到了,我知道的。
  文件在顾全那里。
  而我们看不见顾全。
  就像我们看不见孟玲一样,就像看不见流芳湖那个女人一样,就像看不见其他一些人一样,有些人是我们所无法看见的,只有李云桐能够看见他们。
  只有李云桐才能看见顾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