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名女兵的爱情传奇》
第39节作者:
汤公山人 日期:2010-05-31 06:40:47
第十章进退维谷
1.好朋友龚宜洪
如果说,在我刚刚认识郁洁时,我认为郁洁把我当成了特殊服务对象是我的一种自我感觉,一种错觉,那么,在我明确表达了对她的爱情之后,我的这种待遇则是完全真实的了。事实上,不仅是我本人享受着郁洁的各种特殊服务,甚至连我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也会因此得到很大好处。
军区纪委办公室的龚宜洪干事就是经常受到这种特殊服务的人员之一。
龚宜洪和我,彼此都称得是最好的朋友。他是江苏江都人,当兵比我早一年,年龄却比我小一岁。他是296 团一营出来的。有一个阶段,他在一营报道组,我在三营报道组。两个营相距十多里路。开始我和他只在团报道学习班上一同学习过几天,只觉得他性格有些滑稽,开别人的玩笑常常显得有些刻薄。他特别喜欢拿朱有方开玩笑,叫他“朱大头”。学习班结束不久,就听说他调师组织科帮助工作了,接着就听说他已经提干了。
在我的感觉里,他差不多是他们同年兵中提干最早的,时间好象是1979年初。
我和他真正的友谊是在1980年春天开始的。当时,我以三营报道组长身份参加了师政治部组织的报道骨干培训班。其间,已经是组织科干事的宜洪,经常来南招找我玩,不知不觉地,互相间竟玩出了兄弟般的情谊。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悲从中来——因为,龚宜洪,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已经于公元1987 年春天因患鼻咽癌去世,而我写下的这部书以及其中怀念他的文字,他再也看不到了!
仔细分析起来,我和宜洪友谊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我们相互之间有着较多共同的东西,还不如说是在于不同的东西。他为人有时候偏于尖刻,我则是尽量避免尖刻;他对政治兴趣浓厚,消息灵通,我则更喜欢埋头读书,同时也更重视自身的直接感受,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兴味索然,以至使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也常常会被疏忽;他命中注定地要在儿女情长的问题上更多地采取旁观者的立场,几乎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由此而常常显得天真,我则别无选择地要捧着一颗血淋淋的心在荆棘丛中奔走,并由此也获得了许多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痛苦和欢乐。只有文学把我们紧紧联系起来,并成为我们彼此相互增进了解的谈不完的话题。然而,即便是在文学上,我们的思考方向也常常是相反的,他习惯于先确定主题再去收集甚至创作材料,我则主张从切身的生活出发,再去挖掘和提炼各种现实材料的意义。
当然,这些或许都还是表面现象,透过这些,似乎也可以看到我和宜洪真正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我们对生命以及生命随时可以感受和体验到的真善美的崇拜和追求的热情。
是的,我们实际上是作为一对可以进行相互作用的探索生命以及真善美的奥秘的伙伴而发展成为好朋友好兄弟的。
然而,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发现这一切。也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直至临终,宜洪都不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直到临终,他也不相信自己会死;直到临终,他仍念念不忘要等我回去和他一起写书。宜洪,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你走后,我是非常痛苦和伤心的。我曾经对人说过,自从你去世之后,我的一些重要秘密,除了我自己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机会坐下来冷静深入地分析和体会过我们友谊的性质和价值,每当想到你时,我总认为那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并因此一直忍住了失友之泪。可是今天,当我有机会把自己关在这高楼上的一间房子里,用专门一段时间来完成这本书时,在静静的回忆中,在发现上述问题之后,我终于忍不住涕泪滂沱,为你三哭!宜洪啊,你知道吗?!
宜洪在师组织科干了没有多久,就调到了军干部处。而当我从军区新闻干部培训班结业回到周村并被直接留在师部工作时,宜洪又已经调到军区纪委办公室去了。也是在这以后我才知道,宜洪已经有未婚妻,姑娘叫田立英,父亲是我们师组织科因病提前离休的老科长。
田立英在周村印染厂工会工作,她比宜洪大一岁。
因为未婚妻在周村,宜洪到军区工作以后仍然经常回周村。而他但凡回来,必找我玩,把我拉到北招去住,两人常常作彻夜神聊。
这年春天,宜洪和小田经过多年的交往之后,准备结婚,事务繁多,宜洪经常从济南打电话回来,找不到小田时,就转而找我,让我转告小田。小田的家就在路南小巷顶头,和政治部食堂相距不远。小田偶尔也会让我为什么事致电宜洪。我几乎成了她们之间联系的一道桥梁。
当然,这些并不妨碍我和宜洪之间有另外的友情电话来往。
正是从这一时期起,郁洁开始正式把我当成了她的特别服务对象,同时渐渐地也把宜洪当成了特殊服务对象,凡宜洪打电话找我,郁洁会很快听出是“龚干事”,然后,首先会把电话接到宣传科;如果我不在科里,她就会再转到门卫值班室,让警卫战士到我房间里来找我,好几次,还真这样为宜洪找到了我。
也有即使这样仍然找不到我的时候。一次,宜洪对我说,他头一天曾找我几次,我都不在。事后,我问郁洁:
“昨天龚干事找我了吗?”
“对,” 她说,“我叫门卫到你房间去找了几次,都没有找着。”
从那以后,我要离开办公室到别的地方去时,都尽量告诉郁洁一下,首先是为了减少她的麻烦,同时也免得那些警卫战士跑冤枉路。
此外,彭志刚也享受这种待遇,因为郁洁知道,他是我的老乡和好友。
日期:2010-05-31 07:00:35
2.我决定收敛
“五一”劳动节,把临近的一个星期天挪到一起,放假两天。
30日早上,我穿上了蓝色的中山装便衣。我自己就觉得新鲜,别人看了似乎更觉奇特。
节假日干部可以穿便衣,这是条例规定的,只是很少有人享用这一生活权利。
上午看了半天书,下午则到球场上打篮球。我一个人打,打得很猛,很卖力。总机班的窗户后人影晃动,似乎有人在看我。我感到自己很愿意叫她们看,甚至感到本来就是故意叫她们看的。
忽然,有人叫我。我一看,是洪丽娟,她打开话务室的窗户,大声喊叫。
我把篮球托在手里,看着她。洪丽娟大声说道:
“296三营电话找你!”
“好的,我到北招去接。”我说,“把电话转到北招去。”
我于是抱着篮球就近到北招去接电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