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香格里拉--记旅英华裔美女和藏族帅哥扎西的爱情故事》
第1节

作者: 达摩香香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8-17 22:34:00

  “……你要去哪里呢?”
  “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
  “美?”
  “……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高大的山,还有奔腾的河……星星,那里有满天的星星,又大又亮,妞妞想去吗?”
  “想。”

  “……等妞妞长大了,头发长长了……就带你去,好吗?”
  “好。”
  望着琴房窗外一尺见方的天空慢慢暗淡下去,黛安把手握成拳头,砸在学校破烂不堪的雅马哈钢琴上。
  她窝在琴房里已经两个小时,五线谱上还是那寥寥无几的几小节音符。灵感这个东西,不是以工作时间的长短来判定的,它说来就来。灵感枯竭或者心绪烦乱的时候,想破脑子也只会徒劳无功。
  秋天的伦敦已然笼罩在低气压之下,阴暗的天空预示着长达半年的阴冷雨季即将到来。
  黛安怀念小时候在北京那些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阳光总是爽朗和煦的,从高大的杨树的枝叶缝隙中斜射下来。天空中掠过的鸽子,留下一路呼啸的鸽哨声,回荡在黛安的耳旁,她不自觉的用手在高音部分随便按下几个音:“好像是B。不对,也可能是降B。”

  她刚在谱子上写下一个全音符的B,就又涂成了黑黑的一团,然后把笔扔在地上。
  “妈的,烦死了,不写了。”
  合上乐谱,黛安连钢琴盖都懒得盖,抓起包,夺门而出。她头也不抬,一阵风似的在皇家音乐学院的走廊上健步如飞,却一头撞在了一个人身上。
  “嗨,你这么着急要干什么去?”此人用手抓住黛安的肩膀,使她没有被撞出去。
  黛安抬头一看,原来是好友马里奥斯。马里奥斯来自希腊,却长了一张中东特征十足的帅气的脸。满头的姜黄色短发,一双同样颜色略微发深的眼睛被浓密的睫毛环绕着,高挺的鼻子矗立在脸中央,嘴角总是有点玩世不恭的撇着。

  “噢,对不起,”黛安挠挠头:“我没有着急,就是有点心不在焉。”
  马里奥斯歪着头看她:“你最近每天都这样,没事儿吗?”
  “睡眠不足,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不用这么用功吧,离作曲集交稿期限还有好几个月呢。”

日期:2010-08-17 22:37:28

  黛安和马里奥斯都是皇家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硕士的学生。这一年除了要做毕业论文,就是要做一个时长一个小时的作曲集。作品篇数和形式并不重要,只要是涵盖独奏和室内乐就可以,并且还需要被录音,附带一张自制的CD。
  “不是这个问题,跟你说不清楚了。你做的怎么样?”
  “我还没动笔呢。”
  黛安自然不会相信马里奥斯所言。两人从大学到硕士都是同专业同学,彼此太过了解对方的性格。他们既是好友也是对手,平时互相鼓励互相较劲都是家常便饭。
  “你饿了吗?”马里奥斯话题一转。
  黛安摸出手机看了一眼:“这才三点多,吃什么饭?”
  “走吧走吧,天都黑了,去喝个咖啡吃个点心吧。你别天天把自己搞得太紧张了。生活要有乐趣。”马里奥斯说着,推着黛安出了学校大门。

  在黛安眼中,马里奥斯就是一个来自希腊的富家小开,每天活得无忧无虑,甚至有点玩世不恭,在伦敦东区有一栋自己的公寓,上下学总是开着一辆拉风的蓝色保时捷,换女朋友如同换衣服,可能他的衣服还没有女朋友换得勤。
  两人沿着音乐学院砖红色的大楼向前走。
  路对面,正对学校大门的就是如同一个巨型红色蛋糕一样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音乐厅每天晚上都有各色各样的音乐会上演。黛安和朋友们有时间就会通过在音乐厅打工的同学,买打折门票进去听。不过对于她来说,这里过于正式过于古典,她更喜欢一个人坐公车晃悠到泰晤士河南岸的皇家节日音乐厅,听各式各样的当代音乐会,有前卫概念音乐,传统爵士乐,南美音乐,非洲音乐以及中东远东的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黛安沉迷于来自这个星球各个角落的声音,从聆听这些多元化声音的过程中,感悟创造这些音乐的人们心中可言和不可言的经验以及情感。


日期:2010-08-17 22:41:18

  马里奥斯的车停在离学校两三百米的地方。他先钻进车里,然后示意黛安自己上车。两人关系已熟,无所谓那些英国绅士式的客套,反正两个人都不是英国人。
  “学校周围根本没地方停车。”马里奥斯边说边打开音响,里面传出BOB MARLEY的沙哑的歌声。以BOB MARLEY为代表的牙买加雷鬼音乐并不是信子的最爱,但是简单鲜明的节拍和地域性十足的配器,每次都令黛安嗅到海风混杂着阳光和大麻的味道,使她敏感的神经放松下来。
  信子滑到了副驾驶的座位里面,深深出了一口气。
  “NO WOMEN, NO CRY。”马里奥斯随口说了一句,这是正在播放的这首音乐的名字。信子很快就了解了他的弦外之音。
  “你又分手了?”
  “哈,你太了解我了!就冲这个,我今天也要请你吃饭。”

  “我不饿。”
  “那就去喝点东西吧。”
  “随便。”
  伦敦的路和北京相比,狭窄局促,但却绿树成荫。两边连片的尽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房子。马里奥斯就在拥堵的车流中漫不经心的开着车。

日期:2010-08-17 22:43:12

  “你圣诞节做什么?”马里奥斯问道。
  “不知道,呆在家里吧。你呢?”
  “当然是回希腊了,这个鬼地方的冬天会让我想自杀。你不回中国吗?”
  “你看过我什么时候回过中国吗?”黛安反问道。
  马里奥斯想了想,说道:“也是啊。你好像从来没回中国过,你不想念你的国家吗?”

  “我现在的国籍是英国和美国籍,你说哪里是我的国家呢?”
  黛安已经有5年没有回中国了。母亲似乎并不希望她回国,而黛安认为,是因为母亲自己不愿意回国,所以也不希望她回国,因为这样必然会产生关于国内谈话。母亲来到英国十几年,一次也没有回过国,而是外公外婆一年会来英国探亲一次。
  “你当然是中国人。”
  “为什么?”
  “你看你的头发,皮肤,哪里是个英国人?”

  黛安撇撇嘴:“那你知道什么是香蕉人吗?”
  “是什么?”
  “就是那种外表看起来是黄种人,但是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欧美人的的人。”
  “哈哈,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但是你绝对不属于。”
  “我就怕成为那种人。”

  “你放心,绝对不可能,听你的音乐就知道你不是。”
  “怎么从音乐里怎么听得出来?”
  “怎么说呢,就是一种感觉。而且你总是用弦乐的滑音,上滑下滑的,听起来像中国人在说话。”马里奥斯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上上下下比划着
  黛安有点糊涂了,忽然又恍然大悟:“你是说像唱京剧的吧?”
  “京剧?我没听过。”

  “就是那种画个大花脸的中国歌剧。”黛安只能这么解释。
  “噢,明白了。那应该很有意思,你有吗?”
  “没有。不过我可以从网上下载,回头拷给你。我小时候,姥姥姥爷总喜欢听,我可能是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所以啊,你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呀。”
  马里奥斯一打方向盘,车子转进了考文特花园的小路上然后停下。这里是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休闲购物场所。
  下了车,浓密的树荫严严实实将湿润的石板小路遮蔽着。英国虽然处于高纬度,但是因为是岛国,冬天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庇护,常年绿树成荫。

日期:2010-08-17 23:04:06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一家隐蔽在两尺见宽的巷子里面的咖啡店。这家咖啡店的名字叫“O’s”,也就是“O的咖啡店”,一开始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起的这个名字,后来得知老板叫做奥利弗(Oliver),也就能明白店名的出处。
  黛安和朋友们不愿意在学校周围的酒吧咖啡店厮混的时候,就会来这间不大的咖啡店。深棕色全原木的内装修,简单随意却又深思熟虑的摆放着大大小小几张已经褪色的布艺沙发。店内流淌着DAVE BRUBECK的音乐。黛安觉得DAVE明快的音乐并不适合深秋夜幕初降的伦敦,而是更适合阳光灿烂的英格兰郊外的夏日午后。O的音乐品味那是相当的好,今天可能耳朵有点搭错了神经。不过,管他呢。

  咖啡店里坐着形形色色的游客,操着不同国家地区的语言和口音互相交流着各式各样的经历,心情和看法。置身在这样的地方,黛安觉得安心。这也是她喜欢伦敦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她可以把自己融化在各色各样的人之中,不用烦恼自己的属性,不用考虑自己的出处。

日期:2010-08-17 23:08:14

  马里奥斯要了一瓶拉格啤酒,黛安则要了一大杯摩卡,摩卡上堆着一层厚厚的奶油,黛安用舌头轻轻舔了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