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朱熹的故里——婺源,千年龙脉与大唐后裔之谜(帝胄龙脉)》
第31节

作者: wuxuehua3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6-02 08:57:30

  回到考水后,胡昌翼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在河北隆庆的那段时间里,他想了很多,既然祖陵能够庇佑大唐22个皇帝,他为什么不能庇佑他的子孙,有朝一日恢复李唐江山呢?
  胡昌翼平素喜交县内文人隐士,尤其与住在江湾灵山(今婺源县江湾镇)的何令通交往深厚。何令通曾是南唐国师,因得罪南唐皇帝遭贬,于是来到婺源隐居。他精通周易八卦,毕生研究风水堪舆之术,所著之《铁弹子》、《灵城精义》等风水堪舆书,为后代风水师所推崇。
  两人平日见面,除饮茶喝酒外,大多谈论一些风水地理方面的话题。何令通对婺源地理山貌了如指掌,说婺源群山环绕,可成龙脉,只可惜山势太雄,地势太薄,只可成形而不可成气,若想成气,必定离宗。换句话说,依婺源本地的风水,难出大人物,但婺源有龙蛋之形,若要想出大人物,其子孙必须迁出,在外地生活繁衍。
  胡昌翼的大儿子胡延政在安徽那边做官,并在那里安家定居,正应了何令通说的离宗之意。他叫小儿子胡延臻请来了何令通,说有要事相告。在病榻前,他向何令通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并拿出了昭宗皇帝写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
  这一下,连何令通都惊呆了,他想不到交往多年的好友既然是李唐昭宗皇帝的皇子。在这种时候把他叫来,并告诉了他这么大的秘密,一定是有事要他帮忙。他看着摆在面前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说道:“胡公所托,弟安敢不尽力为之,天大之事,但说无妨!”
  听了这话,胡昌翼那失去血色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潮红,他强撑着一口气说道:“……天数如此……昌翼枉为李姓皇子……痛惜无力复国……与公交往甚久……深知公乃奇士……昌翼不敢忘祖……然义父之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后世子孙皆为胡姓……只……只……公所言龙脉……龙脉……可保昌翼子孙……否……”
  他脸上的红潮已渐渐退去,气若游丝,嘴巴微微张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但他的眼睛瞪得很大,满含着不屈与期望。
  何令通知道胡昌翼最后那些话中的意思,沉声道:“胡公之意弟已悉之,此村有一凤形之地,后靠龙形脉象之山,加之此村风水甚佳,又有文峰相应,后世当出文人。”他见胡昌翼的眼睛仍倔强地睁开着,便接着说道:“弟当以玄天八卦之术,护佑胡公阴灵以庇子孙,当如何?”

  不料胡昌翼的眼睛乃不闭上,何令通继续说道:“胡姓子孙李唐脉,胡公若想复国,弟定当尽力,但千年之内难有定数……”
  说到这里,胡昌翼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办完胡昌翼的后事,何令通对胡延臻交代了一番:时下大宋皇帝对前朝皇室族人赶尽杀绝,无非是恐其东山再起,祸及大宋根基。胡公生前已经立下誓言,后世子孙永不改姓,这是件好事,可避过大宋朝廷之耳目,保族人安危,更可保住血诏书和传国玉玺。但胡公之意,要让后世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宗渊源,这并不难,可在祖训中予以口代代相传,切不可写于族谱之上,以免遭来横祸。
  何令通临走的时候,留下了内藏玄机的十六个字:虎目流血、 尔玉龙生、田上草长、甲子出川。
日期:2010-06-02 08:59:01

  自这以后,考水村胡氏子孙一直严守着祖宗的秘密,不敢把自己是大唐皇室遗脉的身份告诉外人。至于那十六个字,也只有族长才知道。
  新族长继任之时进入那间小屋子,除了知道这十六个字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昭宗皇帝写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下落,那是证明胡氏子孙是大唐皇族后裔的有力证据。
  明朝万历年间,一任族长陪着风水先生爬上村后的玛瑙峰,想替自己寻找一个风水宝穴,结果发现了峰顶的一块岩石,像极了一只俯卧在树丛中的老虎,尤其那双虎眼更是传神。他用手摸着虎头,想起上任族长告诉他的那十六个字,其中虎眼那两个字,莫非指的就是这只老虎?
  风水先生拿出罗盘,前后看了看,惊道:“难怪你们村里出了那么多进士与举人,你看这里有虎形石镇山,前面文峰伫立,环村溪水就如一条青龙,背山面河抱水,青龙白虎,形成虎踞龙盘之势,加上你祖宗所葬的凤形山,是上好的‘四神宝地’,必出圣人!”

  虎形石下不宜葬人,以免人入虎口之嫌,给后代子孙带来无妄之灾。那任族长死后,选在别处葬了。但从那以后,接替的族长都会从老族长那里得到一句话:遇有大事必观山上虎形石。
日期:2010-06-02 09:02:42

  ※※※※※※※※※※※※※※※※※※※※※※※※※※※※※※※※※※※※※
  民国34年3月12日黎明时分。
  婺源考水村胡氏宗祠。

  胡德谦听了那后生的话之后,再次问道:“你真的看到了!”
  那后生举起右手,手上满是血迹,他哭道:“我们三个人在那里看守着虎形石,半夜的时候听到岭脚那边传来打枪的声音,我们以为下面出了什么事,可也不敢下去看,我们守在那里……后来……后来出现了几个人……他们杀了他们……那血……那血就……”
  这后生的话说得结结巴巴的,显然被吓糊涂了,说到后面,居然一下子晕了过去。
  胡德谦要人马上把这后生抬走,对胡福源说道:“你马上带几个人上山去看看!”
  胡福源点了点头,背上枪,叫上好朋友胡福旺,另外再叫上几个人,转身走了。
  胡宣林说道:“德谦,你是一族之长,全村老少可都看着你呢,都什么时候了,族里历代族长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我们几个老不死的,都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做?”
  另几个老人也齐声附和。胡德谦看了看大家,缓缓地把那十六个字说了出来,接着说道:“这十六个字到底有什么玄机,我也不知道,不过里面虎目流血这四个字,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了!”
  胡宣林说道:“这虎目流血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胡德谦大声道:“这上千年来,虎目从来没有流过血,为什么偏偏在日本人进攻婺源的时候,我怀疑不是什么好事,还是有点准备的好!”

  胡宣林把胡德谦拉到一边,低声说道:“我看等天亮后,把上下几个村的年轻人集中起来,保住我祖宗的八卦坟要紧!”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我自有分寸!”
  胡宣林接着说道:“也许日本人是冲着我们祖宗的那些东西来的,要不我们把东西另外找地方藏起来,你看怎么样?”
  胡德谦微微一愣,低声说道:“叔公,你……”
  族内的那些秘密岁虽由族长代代相传,外人不得而知,可当上一任族长要将秘密传给下一任族长,而下一任族长却不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时,难免会滋生异心。胡宣林的祖上,在清朝嘉庆年间当过一任族长,虽然将秘密告诉了下一任族长,却也将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胡宣林这一支胡姓中的每一代,总有一个人知道血诏书和传国玉玺的秘密。
  胡宣林低声说道:“德谦呀,你看我这一房人,从嘉庆年间开始就一直人丁不旺,更别说出过什么人了。我也知是祖宗怪罪,没办法,谁叫我的祖上有违祖德呢?你放心,那秘密就到我这一辈为止,我会带入棺材的。今天若不是情势紧急,我也不会说出来!”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当年那风水先生建八卦坟的时候,就把东西藏了!至于藏在哪里,谁都不知道。我也想过那些东西可能在八卦坟内,你总不能让我自己去挖祖坟吧?”

  胡宣林低声说道:“祖坟是千万不能挖的。我听说当年那风水先生不是在宗谱上写下一首诗,还留下一张纸,是事关那些东西下落的。”
  胡德谦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叔公,你既然知道有那些东西,不可能不知道那首诗吧?”
  胡宣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原先我祖上也想知道那些东西的下落,还抄了下来,找了好几个风水先生看,可人家都说看不懂。那页纸传到我这一代,字迹早就看不清了,再说就是能够看清,也认不得那上面的字呀!还有那首诗,夹七夹八的,谁看得懂?”
  胡德谦低声说道:“叔公,我早就找人看过那张纸,可没有人认得那上面的字!我听说北大有一个考古学教授很厉害,本来想去找他的,可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没办法去找呀!半年前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至今没有回音!”
  旁边的人见他们两人低声嘀咕,也听不清他们再说些什么,都以为他们是在商量事情。
  没一会儿,就见方才跟胡福源一同离开胡福旺,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哭道:“德谦叔,有人……有人要你一个人去见他,否则……否则福源哥就没命了!”
  胡德谦听了之后大惊,他估计到要出事,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