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穷二代成长记一路走来:农村小孩儿的成长趣事,情事,酸甜苦辣》
第2节作者:
柔情英雄2009 盼娃儿半年级时虽然个头很小,但却坐在一年级教室的最后一桌,傻B般地呆在墙角。因为学校实在破落,更没有什么资源,只好把半年级和一年级混合在一起了。我至今还记得我们小学的大门是用木板做的,而且那木板肌肉松弛肤色污垢,料想定然过了花甲之年,更可悲的是那堂堂大门连辆农用三轮车都进不去,架子车出进也得在门上摩擦半天方可,每次都把拉架子车的人累个满头大汗。就连那在校门上通过摩擦才能进入的架子车也不属于学校,而是在学校需要的时候从学生家里借来的。当然后来由于三轮车的普及,校方领导审时度势,顺应社会发展,识趣地组织学生和老师把这大门重建了一下以便三轮车能够进出。
重建学校大门这事儿发生在盼娃儿即将上四年级的那个暑假。因为当时盼娃儿已属高年级人士,从力气和个头上来讲都算是可以为学校干活的学生了,所以重建学校大门的荣耀之事儿少不了他的份。四五年级的两班人共计三十多,抽出半个暑假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为学校建了一个大门,砌了一堵墙。我尚记得盼娃儿和几个和他海拔体型差不多的人在这荣耀的建校大举中担任的工作是和泥。
经过学校共有的五个老师和四五年级全体学生半个暑假的忙碌,终于有了丰硕成果:校东面赫然一道新墙立起,竟比以前高出了半米之多,也因刚刚建起,没有什么裂缝倒塌迹象。学校大门由两块白白胖胖的木板担当,单从肤色上来说就比先前的花甲之年木板宏伟许多,更重要的是尺寸终于容得下一辆三轮车进得来出得去。当真顺应时势,所以才没有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培养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后光荣地成为识字的农民。
日期:2010-05-25 16:19:23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幼儿园最好混。”
没错,人这一生处于ing时总感觉不够爽,不够快乐,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又是截然不同的看法,恨不得时间倒转能再走一回做好十足的准备充分享受那个美好的过程。盼娃儿没读过幼儿园,但也经历过小孩子读幼儿园的年龄,暂且把这年龄段的经历做为盼娃儿的幼儿园吧!
毫无疑问盼娃儿是在我妈甘甜的乳汁哺育下长大的,但这我没有记忆——请明白没有不认帐不记情的意思,只是记不得。普天之下,有哪个人在吃奶的时候能明白自己在吃奶,并把这活动在脑海里记下来?没有人,盼娃儿一个凡夫俗子,自然一样。
盼娃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最难忘的亲人其实是我奶奶,因为我奶奶这人最可爱,从来不打盼娃儿,事事依着盼娃儿。
小时候不会自己穿衣服,穿衣服的这重任便由我奶奶来担当,久而久之,便给盼娃儿惯了个毛病——早上起来穿衣服非我奶奶不可,其他人全都靠边站,给家里的宝贝盼娃儿穿衣服的光荣任务轮不到他(她)。这使得我妈的爱心无处奉献,而我奶奶忙的时候盼娃儿的衣服就没办法穿。
那时候我奶奶早上的任务是饲养盼娃儿家的猪兄。据说我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有一回去集市上买猪仔,把猪仔带到家里后竟然神奇的变成了一头病猪,不久便死了。为这事,我爹爹的“顶头上司”(爹爹的爸爸)没少责怪他,我爷爷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养头母猪哺育后代,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去猪市买一头病猪仔被“顶头上司”批评的尴尬,而且可以把自家产的猪仔拿到猪市上去卖钱——多爽!爷爷说到做到,养起了母猪,后来卖猪仔所得的收入使他尝到了不少甜头,所以毫不客气地养了三头。虽然养母猪的这决定是我爷爷做的,但具体到饲养上,又是盼娃儿奶奶的工作。另外再养一头过年杀的“年猪”,就有四头了,如果三头母猪商量到一块儿生猪仔,那猪的数量就轻而易举地超过半百了。
所以我奶奶在早上的工作是比较繁重的,以至于不止一次当我睡醒喊叫穿衣服的时候她顾不上,别人来献爱心我又不买帐。这事儿怎么办?
好办!拿出小孩子最大的本事——哭就可以了,哭几声,天大的事儿也得停下来为我穿衣服。不过有时候我不是真正的哭,而是干嚎几声。
日期:2010-05-25 19:58:18
盼娃儿奶奶身体比较弱,再加上猪兄弟和鸡姐妹之类的需要人喂养,所以盼娃儿奶奶不去地里干活儿,照顾那些乱七八糟的动物就够忙了,当然盼娃儿这个家里的宝贝动物也不用去地里干活的,并且需要养着。
为了让盼娃儿万无一失地地成长为家庭可靠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家庭大会堂上一致通过盼娃儿每天可以吃两个颗鸡蛋。这在当地算是比较好的成长待遇了。至于猪兄弟和鸡姐妹,它们的待遇远不能和盼娃儿相比,有时候吃菜有时候吃粮食有时候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可以了。
当能劳动的人全去地里过去,我奶奶在家的工作是喂那些需要吃食的动物(包括盼娃儿)并做些家务,而盼娃儿的工作是打扰我奶奶不让她干活。所以盼娃儿经常拉着我奶奶的手说:“走!浪走!带我浪走!”(注:“浪”在当地的意思是“出去玩”)。我奶奶不敢得罪那个家里的宝贝,所以虽然极不情愿,依然无可奈何地带着盼娃儿去在村子里浪。村里有小孩子玩耍,盼娃儿便加入其中,在盼娃儿玩得忘乎所以时,我奶奶便趁机逃到家里继续她的工作。等到盼娃儿肚子饿或者口渴了,才会想起那个带他出来的奶奶,然后悻悻回家,吃饱后责怪我奶奶这人不仗义——在他玩的时候偷偷地往家里跑。
记得有一次家里其他的人全去地里干活,我姐姐去上小学,盼娃儿和我奶奶却在家里按兵不动。当时风和日丽杨光明媚,正好家里的老母鸡搞出了一窝小鸡,那群小鸡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忘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却不料盼娃儿不失时机地一脚踩死了一只,一脚下去,小鸡的鸡肠凉在了地上。老母鸡看到自己的孩子被那个坏蛋踩死了一个,怒从心起,冲过来和盼娃儿对峙,老母鸡脖子上的毛向周围散开,把那尖尖的嘴巴用尽吃奶的力气伸长,目光坚定不移地注视着盼娃儿,看情况随时都有向盼娃儿发起进攻的可能。盼娃儿来不及考虑许多,两腿一前一后对着老母鸡做了一个易于发起进攻的姿势,目光也毫不含糊地盯着老母鸡。
人和鸡的对峙进入了白热化,究竟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日期:2010-05-26 06:11:44
此时的盼娃儿心里其实很怕,因为他在踩那小鸡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随便一脚下去便使一个小鸡挥手向这个世界拜拜了,万万没料到那比自己海拔小许多的老母鸡也敢来和他叫板,当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盼娃儿幼小的心灵尚不知道母爱的力量有多伟大,一个母亲——不论是人还是其它动物,看到她的孩子受到伤害,她会不顾惜自己可贵的生命。
正在盼娃儿和老母鸡对峙的时候,其它小鸡若无其事地在周围转来转去,既没有和母鸡同仇敌忾的意思,也没有站在盼娃儿一边合伙击败老母鸡的迹象。盼娃儿当时想明白利害关系,觉得那些小鸡极有可能和老母鸡合作起来攻击他,到时候小鸡绕到他的背后,他便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尴尬,所以觉得应该赶快将母鸡打退,让它溃不成军,等到小鸡发起进攻时可以单独面对,胜算自然有把握多了。
主意一定,便冲着母鸡大喊一声。这大概是前世盼娃儿向金庸学习的狮子吼,不过很可能盼娃儿这人不用功,功夫不到家,那狮子吼没能吼退一只母鸡,只是让母鸡向后小退了一步。
盼娃儿乘胜追击,紧接着便一脚踢过去,本来正好对准了母鸡的头,不料母鸡反应灵敏,刚刚躲过。盼娃儿暗惊这母鸡动作还真快,丝毫不敢懈慢地使起连环腿,那连环腿其实就是一脚踢不中再接着踢第二脚,第三脚。
对着母鸡踢N脚后,人鸡大战以母鸡的溃败宣告结束,母鸡带着她剩余的孩子窝在了我家草跺跟前,把可爱的小鸡用自己的翅膀呵护起来,以防盼娃儿那个坏蛋再次踩死一个。
盼娃儿虽然胜了,但也是惨胜——累得满头大汗。刚缓过气,便得意洋洋地找我奶奶,死皮懒脸地拉着她的手冲去肠子凉在 地上的小鸡让我奶奶看,心里期待着我奶奶夸他厉害。不料我奶奶没好气地问:“怎么死了?”
盼娃儿做了一个往地上踩的动作说:“我踩死的!”
我奶奶当即指着盼娃儿的鼻子愤怒地道:“坏蛋!”
盼娃儿不解,心说你不夸我就算了,干吗骂我?
若干年后这事记忆犹新,心里不免愧疚——我好好地呆着就行了,干吗要平白无故地去踩死一只小鸡?在和别的农村小孩聊到童年时得知他们有相同的经历,至今也搞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孩子喜欢踩小鸡。
在此,对当年那只被我踩死的小鸡以及小鸡母亲表示愧疚!
日期:2010-05-26 17:02:42
盼娃儿家乡过年的时候会闹社火,这属于农民伯伯们高级的娱乐方式了。我爷爷是个社火里的戏子,每年闹社火的时候他担当的角色便是唱戏,因为嗓门大,吼的开,所以也算是赫赫有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