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穷二代成长记一路走来:农村小孩儿的成长趣事,情事,酸甜苦辣》
第5节

作者: 柔情英雄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云子是我二年级的同桌,这人大盼娃儿两岁,一副瘦猴长相,机灵得差不多可以和孙悟空比了。空堂课上我们俩闲极无聊,有时候斗嘴斗嘴到不能解气的时候便动起手来,我记忆犹新的是有次他弄痛了盼娃儿的大拇指,盼娃儿当时疼痛得来不及出手还击便赶紧往大拇指上呵气——以此减少疼痛,呵了一会儿确定那疼痛可以忍受,便毫不客气地抬脚就去踢云子的屁股,而已不止一下。

  云子大概也知道刚才把盼娃儿的大拇指弄疼了,便没再还击,并且幽默地把脖子弯下去张开嘴做出向他的屁股呵气的动作,言下之意是说:“你也踢痛我的屁股了,并且这疼痛程度和你的大拇指一样,需要呵气才能止痛,所以咱们俩算扯平了。”
  盼娃儿当时被逗得大笑,心想这云子还真有趣,而且由此喜欢上了云子,觉得和他在一起,生活会平添许多乐趣。
  不过喜欢归喜欢,这种喜欢属于个人情感,当民族大义摆在面前的时候,盼娃儿也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大义和云子进行过不止一次的残酷打斗。
  民族大义这事儿得从盼娃儿和云子各自所在的庄子说起。
  盼娃儿是A庄的,云子是B庄的。这两个庄子在盼娃儿爷爷的那一辈曾发生过摩擦,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A庄所在的位置没有一片比较大的树林,那时候烧火做饭都用木柴,没有树林就没有柴烧饭,这当然不行,所以A庄的人经常去离他们最近的B庄的树林里去偷做饭用的柴火。两群体间只要存在偷和被偷的关系,不和平是自然而然的了。

  其二是: A庄的人不大喜欢搞与鬼神一类有关的事儿,比如建庙,念经仿佛举行庙会之类的工作,所以A庄没有参与任何庙会组织,这在当时农村是很少见的。而B庄却很喜欢搞这种事儿,每年都要和其它几个庄子联合搞些乱七八糟的庙会玩玩。B庄见A庄没参与任何庙会组织,有意将A庄收留在自己旗下,派使者前来商量。A庄的领导人信口开河答应了他们。自此B庄便以为A庄是他们一伙的,在一次建庙的时候毫不客气地把一些工作分派给了A庄。A庄接到任务后没去打理,B庄好几次提醒后A庄依然不行动,B庄的领导一气之下将A庄开除在他们的组织,并且对A庄吐过不少脏言。

  鉴于以上两点儿,这两庄是有世仇的——即“民族大义”。
  因为如此,A庄和B庄的学生也最容易发生相互挑衅打架的事儿。当时不巧的是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在盼娃儿那里仅有的一个电视频道上播放,小学生看得热血沸腾,盼娃儿最崇拜萧峰,动不动便蹲个残疾的马步双手并用左绕几圈右绕几圈然后向中间推出,嘴里配合着吼的声音,使出一招盼娃儿版的“降龙十八掌”,也有时会右手打一下左肩紧接着左手打一下右肩,然后右手横出伸出中指——正是盼娃儿版的“六脉神剑”。

  几乎所有男同学和盼娃儿一样,体内的打架细胞蠢蠢欲动,总想找个对手试试自己的身手。
  这种“尚武精神”直接导致了A庄和B庄大战起来。每天放学后,A庄学生和B庄学生都要走过一段共同的路程,分路的地方恰好有一块宽广的草地——这正是他们的战场。
  两庄大战的时候当然遵守江湖规距,这江湖规距便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相互较量,不能五年级的学生不要脸地去欺负比他矮两个头的一年级学生——如果这样较量,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因此,盼娃儿和云子便注定要战场相见。B庄的人丁不及A庄旺盛,一年级里A庄有四个男生,而B庄仅有两个——云子和盼娃儿半年级时的同桌文子。
  较量的时候四对二,A庄占尽优势,云子和他的战友文子总是落败。


日期:2010-05-30 19:26:13

  盼娃儿崇拜英雄,梦想成为英雄,所以总想打败对方证明他是英雄。虽然当时盼娃儿兼有萧峰大侠的“降龙十八掌”和大理段氏的成名绝技“六脉神剑”,但因为只是盼娃儿版本的,所以这两项是不能成全他的英雄梦,唯一实用的便是较量的时候不怕云子和文子庶头盖脸的拳掌促不提防飞来的脚腿勇往直前。当然A庄的四个“战将”并不是个个打得和盼娃儿一样卖力,真正动手的也就两个,一个是盼娃儿,一个是平子,另外两个基本上是顶了数,增长气势而已。

  因为盼娃儿和平子较量的时候最卖力,所以云子和文子把落败的仇记在了这俩个人身上。已经提到过云子这人极其机灵,他在正面战场上沾不到便宜,那就侧面进行攻击。
  较量的时候书包是累赘,所以开战的时候双方会把书包暂时放在草地上,轻装上阵。云子机灵地利用了这个习惯,命令他们庄上的半年级学生(注:半年级学生充当的角色是拉拉队)在双方战得不可开交无人注意的时候把盼娃儿和平子这俩个“实力战将”的书包藏到旁边的树林里去。
  此事导致的后果是一次A庄打败B庄要乐滋滋地回家时盼娃儿和平子的书包找不到了。俩人纳闷,心想书包好好地放在草地上怎么平白无故地没了。察看了一下地形,觉得最可能藏书包的地方是旁边的那个树林,便去里面找。
  大概藏盼娃儿书包的那个半年级学生不大聪明,盼娃儿一会就找到了,但平子始终没有找到,天色暗了下来,眼看就要天黑了,平子的书包始终找不到。“战场”上的并肩作战的伙伴没有耐心等待黑夜的降临,劝平子先回家再说——其实是自己想回家了,不好意思弃平子而去,只好劝平子一块儿走。
  但平子的书包找不到,还真有后怕,迟迟不肯行动,直到夜色影响视觉的时候才悻悻离开。
  平子回到家后实在没有老爸问他为何这么迟回家,平子直言相告:“我的书包找不到了。”

  平子老爸性子直,一听到学校里去上学的儿子把书包弄丢了,这还了得,怒骂一顿,平子老妈当时为了供儿子上学,到外面打工挣钱,要不是平子奶奶疼孙子心切连忙劝住平子老爸,平子不但挨骂,还得挨打。因为平子老爸不解的是一个上学的人把书包丢了就荒唐得如忘掉自己叫什么名字一样荒唐。
  平子一夜睡得不踏实,因为他怕明天上学去没有书包,那老师也不会让他好过(注:当时学校的老师动不动就会打学生)。第二天早早起床,由他奶奶带着去找书包,庆幸找到。
  这便是云子对A庄侧面进攻造成的伤害。虽然盼娃儿似乎并没有吃亏——他的书包很快就找到了,但正因如此,云子才酝酿着另一个更为阴险的复仇计划。
  云子这人很能沉得住气,一直等到一学期结束领取通家书(小学时候一学期结束,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发的纸质材料,上面有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用于拿到家里给家长看)的时候方才实施了计划。之所以选择这个奥妙的时候,是因为云子想到一个暑假的时间盼娃儿没有机会再次报复他。
  记得那天下着雨,盼娃儿领到通家书,想到即将到来的暑假,和A庄的学生一块儿乐滋滋往家里走,却不料云子从后面冲上来万无一失地将一团泥巴塞进了盼娃儿的耳朵。盼娃儿一摸耳里的泥,马上就有一个信号传到脑海:“我的这只耳朵要聋了!”盼娃儿当时八岁,承受不了耳朵变聋的打击,情不自禁地哭了。
  云子因为沾了便宜,嘻嘻哈哈地跑了,盼娃儿心里难受,站在原地掉了一会儿眼泪后断然决定追击,此仇不报,枉为男儿,况且暑假马上来临,整个暑假都不能见到云子,错过一时便报不了仇。决定好之后便带着脸上的泪蛋迈起坚定地步伐沿着云子的轨迹走去,扬言要一直到云子的家里去追究他的老爸老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日期:2010-05-31 21:33:12

  云子起初是在跑,生怕盼娃儿追上,但后来看见盼娃儿并没有追,而只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还扬言要一直到他家里去找麻烦,所以越跑越怕——毕竟如此偷袭也是不应该的,说严重点儿就是“没有正义性”。
  盼娃儿虽然扬言一直要追到云子家里去,但心里还是希望云子别一直往家里跑,最好在路上解决此事。盼娃儿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同样在云子的耳朵里塞一团泥,让云子的耳朵也变聋——这样才公平嘛!但如果云子一直跑到他家里,在云子老爸老妈的保护下盼娃儿要把一团泥塞进云子耳朵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既然嘴上这样扬言,他就一定要到云子家去理论,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和应对策略:如果云子一路不肯停下来让他在耳朵里塞一团泥,他就找到云子父母进行讲理,在讲理过程中司机往云子的耳朵里塞一团泥然后跑回家。

  云子从盼娃儿坚定的步伐和毫不含糊的口气里明白盼娃儿会一直到他家里去和他父母理论,三思之后决定还是停在路上和盼娃儿解决,不要牵涉到父母——小孩子的事儿大人不要插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