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B男答不上话了,因为他的对家就是LV。
日期:2010-06-01 09:55:15
别叫,楼主来了。另外,大家就不要猜学校了 and 好多回帖啊。不过这个帖子还是低调点。我不要出名。谢谢大家!
下面继续——
如果你在期望LV能力立马杀过去,跟小花来个互搏;或者最好再拉上保时捷,三个人打成一团,然后我们边吃薯片边看白戏,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事情的发展是这样滴:
LV盯着B男说:保时捷不是在迈阿密吗?干嘛要你去送机场?
B男在3秒钟前之前被那道电光击中之后就短路了,回答不上来。
LV感觉到有问题那是相当严重:他到底在哪?
B男这回出声了:恩~~~~
LV立即抓过电话,冲着那头的保时捷说:你到底在哪?
保时捷一听是LV的声音,也立马短路,并且开始恩~~~~了。但就是嗯不出什么内容来。因为之前的剧本里没有安排这一出。
接下来电话两头都是沉默。沉默了10秒钟之后,LV说话了:你不说是吧。那就给我滚。说完就把电话掐了。
这边小花也听出了不对劲。她听到电话那头是个女人的声音,而且用不高兴的口气跟保时捷说话。这让搞侦探工作的小花又兴奋又气愤。
保时捷一开始还想说这是B男的女友A女,但是小花立马跟B男打电话。几通电话下来,保时捷再也难以抵抗,只好全部交代了。保时捷最后的裤裆帘子也没了,人也就彻底奔溃了。
接下来一切又恢复了平静。LV一言不发地打完剩下的三圈麻将,然后回家睡觉。小花推开保时捷,立马去了机场,在机场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飞离万恶的米国。保时捷试图跟两位解释,但是每一个搭理保时捷。
那个晚上,长夜漫漫,保时捷无心睡眠。
日期:2010-06-01 10:43:20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时捷跟LV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至于保时捷是不是跟小花保持着藕断丝连,旁人就无从得知了。
有时候,A女问LV,你跟保时捷现在如何啊?LV回答最多的就是:这个烂人!不要提他。但是第二天A就看见LV跟保时捷一起出门去吃饭了。
LV跟保时捷就维持着这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要等一年后才会发生质变。不过当这种关系出现改变之前,我们把目光转回到A女和B男身上。
这个时候A女在美国读了将近1年的书,还要等一年才能毕业。而B男则毕业了。
前面说过,B男家里这几年靠炒房赚了不少钱。但是B男家里一开始就是农民,B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觉得自己没文化,没技能,早年也是穷得响叮当。所以在教育B的时候还是觉得要好好读书,最好学点有技术的专业。
B还算争气,进了FD,读的是一个工科专业。后来来美国也是读本专业。现在毕业了。毕业了就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B全家一商量,觉得B应该留在美国。一来好让B有自己的事业,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二来B家里还算有点钱,可以通过B来美国投资什么的。
B是工科专业,比起保时捷的经济学,工作就相对容易找。B毕业后很快就在硅谷找到工作了。所以B就搬到硅谷去了,跟女友A分居两地了。中间分离的各种情深意长细节此处略过不表。
与此同时,B开始开动脑筋,关注有什么好的生意。那个时候美国房价、股价都在往上涨,B就回头跟国内的父母说,可以试着来美国买房、炒股。父母一合计,觉得不错,于是就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乾坤大挪移到美国来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中国人来美国(包括美国人本身)投资,能具体干点什么呢?无非就是买房、炒股、投资实业。但是投资实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中国人毕竟技术不如人,对美国市场的认识比不过美国人,所以还是从资本入手的居多,于是买房、炒股就成了首选。企业也是如此,比如吉利,你来美国搞汽车肯定直接竞争不过福特,但是如果你有钱,收购一下沃尔沃,还是有可能的。
日期:2010-06-01 12:19:22
于是B全家都来赚美帝的钱了。
B妈在美国呆了好几个月,实地考察美国有什么好买卖。但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钱人也是如此。即便手头有一大笔绿油油的美刀,但是如果不懂行情,或者不懂门路,也不敢乱投资。
B妈在美国看了一圈,觉得炒股不太靠谱,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变幻莫测,谁知道哪天美国又跟谁打仗造成股市波动,手里的钱蒸发了。比较靠谱的还是买房,这一点她在国内早就尝到了甜头。
于是B妈很快认识了一个台湾人开在美国的房地产中介。在中介的推介加上自己的分析之下,B妈开始出手了。
B妈第一套房子买在硅谷,就是B工作的地方,让B自己住。一个2室1厅的公寓楼,50几万美元。这里同学们可以发现了,美国房价也是不便宜,网上说美国房价跟大白菜一样那是骗人的,估计只有美国中部鸟不拉屎的乡下才有。美国好地方的房子也不便宜。
除了在硅谷,B妈还在拉斯维加斯买了几套酒店式公寓,放租。这些租金足够维护房子的各种税费以及B在美国的生活。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
不过有同学可能要问了,那B干嘛还要上班啊?答案很简单,B没有美国身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拿工作签证在美国继续合法呆下去。再则,人总是要工作的,不工作也不像样。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花天酒地。
就这样,B开始在美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空就飞到女友A的地方幽会一下。
B妈也见过A,感觉很满意。因此B妈觉得这几个月的美国之行非常有收获。意义不小于胡主席访美。不久,B妈就快活地飞回祖国了。
那是2006年年中。
日期:2010-06-01 13:03:01
的确,楼主上面最后说了2006年年中,其实,那是一个伏笔。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2006年年底开始,作为次贷危机的先头部队,美国的房价开始一路下滑。硅谷因为地段好,房价整体变化不大。但是拉斯维加斯就是重灾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也就是到了08年初,B家那几套酒店式公寓的价格缩水40%。B家一开始还想咬咬牙,心想很快就会涨回去。但是到了08年,中国国内的房价也开始吃紧。B家国内手头有不少房子,而且银行贷款也不少,因此也有压力,最后不得已,把拉斯维加斯的那几套酒店式公寓贱卖了。把资金搬回国救急。
B妈为此还专门来了一次美国,处理善后事宜。B妈原想去找那台湾人的中介公司,结果发现早倒闭了,死活找不到人。无奈之下只好多花钱,另找一个中介处理。B妈觉得台湾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怪不得陈水扁能当上总统。
这些还不是全部。B自己还私自买了一些股票。结果2008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也开始高台跳水。B还偏偏买的是高盛等银行的股票,瞬间全都蒸发了。虽然钱不多,但是好歹是B自己赚的。
于是B妈被B爸批评太鲁莽去美国买房之后,回头就用同样的口气批评B:说早告诉你股票不靠谱。
这段时间,B也一直抱怨,美国真他妈的不好混,干啥赔啥。自己运气也够背的。
B运气是够背的,因为不久他把女友A也赔进去了。
日期:2010-06-01 14:19:5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