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木匠的真实遇鬼经历》
第4节

作者: 广州南岭家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父亲拨开层层遮挡的枝叶,一步一步地走向樟木根方向。走到了里樟木树根5米远的地方,视野终于开阔了,在他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在樟树根的周边,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丝人活动的痕迹,更不用说什么野猪啃木头的迹象。我父亲心里想,或许是啄木鸟吧,人走近了就飞走了,然后转头回到工作的位置继续锯板。我父亲搭档问,是谁呀?我父亲说,是啄木鸟,人来了就飞走了

  日期:2012-2-14 20:35:00
  程序性的工作继续进行着,过山龙开料,两人上下两个位置,你来我往,基本没有什么时间来聊天,因为说话的时候,就会使工作停顿,所以他们两个人都是默不做声地工作。
  不经意间,伐木声又响起了。这次父亲不再走过去了,隔着这段距离喊道:谁呀?伐木声没停,继续向着。我父亲又喊:那个呀,过来喝口水呗。两人正无聊中,有个人来聊聊天也好呀,但没人回应,响声继续。我父亲再次放下锯把,向那边走过去,走到树根处,又是寂静无声,连鸟扑腾的声音也没听着。我父亲满腹狐疑地走了回来,搭档问:“谁呀?”父亲答:“没人。”父亲抬起头来,准备爬上架子,却看到搭档闪烁的眼神。父亲问道:“怎子?”搭档说:“不会是其他东西吧?”我父亲笑道:“大白天的,说啥呢!你有见过白天出来的吗?”

  工作继续,但我爸明显感到搭档拉锯的劲软了很多,有气无力地。
  日期:2012-2-14 22:36:00
  看到搭档没精打采的,我父亲问:“肚子饿啦?”搭档说:“没饿,我有点怕,我跟你换个位置好不好,我站在地上,脚软。”
  说实话,我有恐高症,可从来没听说过空低症的,我父亲搭档应该是觉得站在地上有点阴森,加上那砍伐声,怕了。我父亲也理解他,说:“行,我跟你换个位置吧。”换了位置后,父亲的搭档拉锯明显比刚才有劲多了,眼看再锯三块板,这根中段樟木就锯完了。秋季的日子比较短,下午天黑得快,一天干不了多少活,下午四点,林中的光线也不大明亮了。我父亲跟他搭档说:“锯完这块板,我们就下山去吧。”说完后,父亲没听到搭档回话,抬头看向搭档,发现搭档脑袋有点僵直,眼神有点发散,就奇怪地问他:“干啥,看见竹鼠呀?”父亲的搭档震颤着嘴唇说:“叼她*的,狗血泼。”父亲一听他这话,全身一阵发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日期:2012-2-15 12:04:00
  我父亲搭档说的那句“狗血泼”,使我们老家的人遇上不干净的那“东西”事,就会脱口而出的词语。有何来历呢?给人家建房的朋友,会懂这些规矩。凡是新房奠基事,必定会杀一只黑狗,拖着黑狗的血绕地基一圈,用以驱邪。不单单建房,搭建桥梁,也会有这个规矩,假如没有杀狗,那么这座桥梁就会出事,并且出大事,没有付出狗做牺牲的代价,那后面的牺牲就是人了。在老家农村,大人经常警告小孩的话语就是:“看到人家建桥梁,别靠近,假如要从附近走过,别跟别人搭腔”。因为什么原因呢,因为很多大桥在建造的过程当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碰上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遇上心存不善的建桥师傅,就会对路过的人或者小孩说:“你来啦,过桥呀(知道对方姓名的时候,会直呼对方的姓名)”;或者说:“小朋友,来桥上玩好不好”。假如被呼唤的人回应建桥的师傅,那么被建桥师傅呼唤的人就会出事死亡。所以,以上这类恶毒的人,家长会教小孩子说:“我不喜欢桥,不去玩,师傅你去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这个开口的师傅就完了。

  所以,老家的人开口骂“狗血泼”这个词的时候,就知道对方遇到不好的事情了,准确的说,跟那“东西”有关的事情。
  日期:2012-2-15 18:05:00
  我父亲问他搭档怎么回事,他搭档说:“你上来看看,那狗血泼是不是在树根那里。”我父亲赶忙爬上去,往他指的老樟树跟望去,在秋季的晚霞暮霭中,看向老樟木树根处,我父亲没看到什么,只看到树枝摇曳下的点点斑驳光影。
  我父亲狐疑地转过脸,问搭档道:“你眼花了吧?我没看到呀。”我父亲搭档脸色惨白的,咬着牙齿不愿做声。我父亲也理解他,因为有些时候,这些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此对搭档说:“今天先干到这里吧,我也肚子饿了,明天再干。”他搭档如释重负一舒了一口气,两人收拾场地和工具,下山去了。
  日期:2012-2-15 21:25:00
  这次在裕礼锯樟木船料板,也是住在一户农家里。农村人,特别是那时的农村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有个生人来投宿,一般都不会拒绝,因为在农村人眼里,助人就是助己,农村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谁都有出门遇上困难的时候。现在在中西部的农村,这些朴素的道德世界观,受的影响不是太大,现在,你去人家那里投宿,时间够的话,买一两斤猪肉当做自己的伙食,农村留宿你的群众就很满足了,认为你实诚,懂为人处世。你不做任何表示,留宿你的农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只不过他吃咸菜你也跟着喝粥就罢了。不像现在的都市,人情冷漠,人的道德变得自私自利,人生来就不是坏人的,人之所以变坏,或许是我们的纵容和冷漠,也或许是我们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在农村,你只要做见不得人的事,全村的人都会知道,你的道德压力非常大,道德成本很高,所以很多地方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

  我父亲和搭档回到投宿的农家,帮忙干力所能及的事,晚上吃完饭后,坐在一起聊天。聊天时,我爸问起房东,打听这山上有没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房东家人相互看了一下,房东的儿子刚想开口,房东就说了:“这山还是挺干净的,要说不干净,哪家哪户老人没有百年之时的,暂时还没听说有什么出现。”房东说完继续卷生烟抽,他儿子和媳妇也没说什么,继续逗孩子玩。

  我父亲见没打听到什么,也没继续问了,自己心里想:或许是那户人家没照顾好先人,某些先人不安生罢了,反正又不害人,随它去了。我父亲的搭档这时候也是闷不做声,我父亲不好多说什么,以免吓坏他,搞得到时板料锯不完,虎头蛇尾就浪费了。
  日期:2012-2-16 19:10:00
  第二天,我父亲和搭档继续去锯樟木板,父亲是心有所思,他搭档是左顾右盼。碰上这种事,换做谁,都有思想负担,但生活所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有些事是躲不过去,硬着头皮也要上。来到工作场地,我父亲为了给搭档壮胆,又特意地去到树根那里溜达了一回,没办法,假如搭档撒丫子不干,这批木料也出不来呀。后面的几天基本风平浪静,一星期后,终于完工,两人抓紧时间把木板搬到山下,收拾停当后,就走回了下山的路上。

  在山腰处,遇上了5个生产队的小伙子上山来,我父亲上前跟他们打招呼:“老表,去哪里呀,这么多人?”小伙子答道:“上山找牛,前几天牛走失了,现在去找牛。”我父亲狐疑地问道:“找牛,要得了这么多人吗?”答道:“谁敢一个人上山找牛呀,5个人算少了,万一碰上那“吃药鬼”咋办。”
  我父亲边上的搭档听到小伙子们的话,脸刷地白了。
  日期:2012-2-16 20:01: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