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尘,一段真实的情感人生》
第48节

作者: 徐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望着刘大兵,认真地说:“实话跟你说吧,离开部队的时候,我确实消沉过一段时间,但我徐清风也不是那种遇到打击就轻易认输的人。只不过,很多时候,在机会没有来临时,除了等待,你没有别的办法。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想,我的未来究竟在哪里?除了考虑我个人之外,还要考虑父母的想法,他们都认为我年龄不小了,希望我稳定下来,安心结婚生子,不要再折腾了。老人们的想法,使得我无法真正痛下决心,我算是切身体会到什么叫身不由己了,在部队是这样,转业以后更是这样。”

  刘大兵喝了一口茶,说道:“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当初决定出去的时候,父母亲巴不得我快点出去,而且跑得越远越好……”说到这里,他自己也不由得笑了起来,我猜想当初他一定是让父母极为头痛的人,恨铁不成钢,就只好当成废铁扔掉了。
  “我那时是一无所有,无牵无挂,而且浑身有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闯劲,所以要做决定非常容易。”刘大兵接着说:“你现在有着一份在当地来讲还算不错的公职,工资在这里也算是比较高的,要舍弃这一切去走向未知的旅程,当然决定起来要困难得多。”
  我点了点头,刘大兵这些年真是没有白混,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我现在的情况就正如啃着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
  刘大兵接着说:“不过,以我这几年的体会来看,人一辈子追求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不管外在的表现是什么,官职、地位、财富,都只是人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也往往被我们忽略掉的,是内心的感受。内心平和,心情舒畅,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最大人生目标。”
  我非常惊讶,刘大兵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不学无术的家伙,几年不见,对人生竟然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我这下真正是要刮目相看了。

  我笑着说:“唉呀,几年不见,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哲学了。”
  “研究个屁,你别抬举我,我才不是学习的料呢。”刘大兵笑着说:“做生意的时候,经常要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学会了喝茶,学会了和人聊天,我这个大老粗,也跟着那些文化人慢慢学会了琢磨一些道理。其实我讲的这些,都是从别人那里贩卖过来的,只不过体会特别深,就记下来了,跟你这种文化人聊天,当然不能太粗俗。哈哈!”

  我跟着笑起来,说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跟兵讲文化,是找错地方了。我跟你讲,在部队讲话都非常粗鲁的,不过,大家习惯了这种文化氛围,这样说话反而显得亲近,要是都客客气气地说话,既失去了兵味,也没有了亲近感,也就没有部队的特色了。”
  闲扯了一会儿,刘大兵说道:“说了这么多,讲点正经的,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对将来有些什么打算?”
  我说:“暂时还没有想好,正想向你请教一下呢。”
  “请教个鬼。”刘大兵说:“你向我请教,那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不过呢,我回来后听同学们说起你的情况后,我倒是有一些想法,只是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我说:“那你说说看,是什么想法,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帮我来做事怎么样?”刘大兵盯着我说。
  我没想到刘大兵单刀直入,突然问我这样的问题,一下子就让我愣住了。

日期:2010-05-06 08:14

  (五)
  辞职报告递上去的时候,在公丨安丨局引起了轰动,甚至在政府部门圈子里成了一个热门的谈资。
  杨局长怕我是头脑发热做的决定,亲自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想着要以辞职的方式离开。我实在无法以正常的思路去解释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想出去闯一闯。杨局长对我的勇气深表敬佩,并说道:“在我们县里,你这样的例子还没有过,这样吧,我和局里几位领导研究一下,看能不能给你办一个买断工龄,给你补一点钱,也算是我们局里的一点心意吧。”

  这话说得我心里非常温暖,在小镇派出所一年来的所有委屈和愤懑情绪都化为乌有,同时也深为自己此前的一些行为和想法而内疚不已。
  我拿到了两万块钱,算是为我吃皇粮的生涯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真正成为一个没有组织照顾的人了。
  我把情况告诉了刘大兵,他正在东莞寮步镇筹备开厂事宜,叫我收拾好行李,直接到寮步镇去找他。
  下岭贝工业区是寮步镇最靠近东莞市区的一个工业区,位于莞樟大道边,我在南城汽车站下车后,刘大兵已经开着他那辆刚买的富康车在等我了。
  从南城车站到下岭贝工业区,只要几分钟的车程。刘大兵开着车七弯八拐,走到一栋厂房门口,说道:“到了。”

  厂房不大,但屋顶却非常高,走进去显得很空旷。屋子里散乱地摆放着一些机器设备,几个工人正忙着在墙上布放电线,还有几个人在机器设备旁摆弄,估计在调试或测试设备了。
  进门的地方有几个人正在用一种宽大的厚复合板做房屋隔间,电动钻孔机刺耳的声音此起彼伏,看样子,他们正在建造办公区域。
  刘大兵带着我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里是经理室,那里是办公室,这里是品质检验室,那里是技术员室,诸如此类,一路说着走过去,我也不管听没听清,只是嗯嗯地应声,只想尽快离开这个嘈杂的地方。
  好不容易走出厂房,刘大兵说:“厂房还要半个月才能弄好,你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正好这半个月我可以介绍一些朋友给你认识,你自己慢慢进入角色吧。不过,先得提醒你一下,在部队当官的架子可得放下来才行。”
  我笑着说:“我本来就没什么架子嘛,再说,既然决定走出来,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了。”

  刘大兵说:“这样想就对了。我先带你去住的地方看看,洗把脸,晚上和我的合作伙伴一起吃饭,大家多熟悉熟悉。”
  工业区附近有不少农民房,大多是专门租给工厂的管理人员住的,也有一些价格低廉的旅馆,专门给那些野鸳鸯或为了解决需求的打工情侣们提供临时“作业”场所的。刘大兵带着我走了约五百米,在一栋稍显陈旧的房子前面停下来,指着楼上说:“租的房子就在三楼,条件和家里就没法比,你可得将就一下。”
  穿过昏暗的楼道,沿着窄窄的楼梯往上走,刘大兵在三楼一个锈迹斑驳的铁门前停下来,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摁亮了房间的日光灯,指着一间房说:“你就住那一间。”然后指着另一间说:“我住这间。”
  这是一间两房一厅的屋子,收拾得还算整齐。我住的房间里一个席梦思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一个崭新的组合布柜子放在房间的一角,床前是一张简易的桌子,坐在床上就可以趴在桌上写字了。
  我对这样的环境还算满意,毕竟,在出来之前,我早就做好了过艰苦日子的准备,这样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多了。
  刘大兵在客厅拉了一张凳子坐下来,一边点烟,一边说:“兄弟,条件比较艰苦,等以后生意走顺了,慢慢改善。”

  我说:“这样就够好了,当初我在边防的时候,条件更艰苦呢。再说,你这个大老板都能这样住,我有什么不能住的呀?”
  刘大兵说:“这几天累得够呛,今天晚上好好放松一下。我把事情理顺了,也该回上海了,以后这边就指望你多用心了。”
  我说:“没事儿,要做什么你交代好,我帮你盯着就行了。不过,刚开始不太懂,你还得多教教我。”
  坐了一会儿,刘大兵的手机响了。
  接完电话,他告诉我,合伙人郑文华已经回到了工厂,正好一起出去吃饭。


日期:2010-05-06 08:22

  (六)
  我们走到工厂的时候,天开始黑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已经站在工厂门口向我们过来的方向张望。刘大兵上前一步,介绍说:“这是工厂的郑文华,郑总。”然后回头指着我说:“我同学,徐清风。”
  郑文华很热情地跟我握手,用带着明显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说:“你好!欢迎啊,一路上辛苦了吧?”
  客套了一会儿,我们都坐上刘大兵的车,一起向东莞市内开去。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东莞已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到处是工地,高悬空中的吊车比比皆是。进入市区,辉煌的灯火映照出城市繁荣的景象。我虽然在乡下呆了一年,但好歹也在广州工作过几年,甚至还险些留在广州,因此,对这种城市的夜色并不陌生。

  七弯八拐,我们就来到了一家装修精美的酒楼,找了一个包间就座。
  刘大兵说:“清风,今天是给你接风,正好也把有关的安排商量一下。”然后又转头对郑文华说:“郑总,你个人有些什么想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