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第24节

作者: 雾满拦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夫人,他说他叫王圆彔。”二憨在一边证实。
  “这怎么可能……”祖奶奶满脸迷茫:“当家的,你说这……会不会是同名同姓?”

  祖爷爷却是脸色阴沉,一句话也不说。
  一边的王福成奈不住了:“哎,你们别自己老是问自己啊,快点告诉我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事,恐怕是没人说得清楚。
  概因这王圆彔其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即使是百年千载,人们提到这个名字,还要在前面冠以“窃国大盗”四个字。
  话说王圆彔本是湖北麻城人,幼年时拜在三清堂下,后游历酒泉,误入千佛洞,发现了人世间第一圣地莫高窟藏经洞,惊喜之下,王圆彔纵声长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呼?”

  从那以后,这位三清弟子担当起了莫高窟的守护神工作,其时正值清朝年间,政权集于帝王之家,没有人关心过问这件事,唯有王圆彔多方奔走,装神弄鬼,擒妖拿怪,赚来的钱,都用来修缮千佛洞,据记载,仅千佛洞第16窟的淤沙清理工作就整整持续了两年,两年之久的工作,那得花费多少银子?
  这些银子没人给报销,只有王道士一个人自己想办法。
  不管怎么说,千佛洞终于清理了出来,据王道士自己的记载:“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如果事情就是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本来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结果,就让姓王的道士一个人倒霉去吧,世界性的文化瑰宝,都有劳他老兄一个人保护了。可是忽然有一天,来了两个洋鬼子,一个是英国人斯坦因,一个是法国人伯希和,这两个家伙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又或者是王道士当时脑子进水了,他竟然收下了两个洋鬼子区区1200两的银子,就把数万件的敦煌国宝卖给了这两个洋人。

  这个头一开,王道士就再也不是敦煌的守护神了,沦为了彻头彻尾的窃国大盗,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俄国人,只要给银子,他老兄逮住什么卖什么,就这样卖来卖去,洋人都盛传中国有一门“敦煌学”,许多洋鬼子跑来研究,唯独中国人自己置若罔闻。
  置若罔闻之后,就是群情激愤,想那王圆彔,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穷道士而已,他自己花钱修缮看护千佛洞原本是职责份内之事,竟然私卖国宝,这实在是桩神人共愤,令人发指的罪行……
  总之,这就是那位看守敦煌国宝的王圆彔干出来的好事,但眼前这位道士,居然也和那位已成过街老鼠的王圆彔同名同姓,委实是怪事一桩。

日期:2007-12-16 9:48:00

  (9)七匹狼
  那位擒妖拿怪的王道士和敦煌大盗王道士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这事让祖爷爷和祖奶奶足实的苦想了七七四十九天。
  不是祖爷爷闲来没事钻牛角尖,非要想这么一个别扭问题,而是那洼子沟小村庄实在没事儿可做,山外边时不时的杀成一片,不时的有散兵游勇逃到山里来闹事,横竖大家出不去,更何况还要等七七四十九天后掘开地面,幸好那道士走之前扔下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给大家,要不然大家闷也闷死了。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大家又一次出动了,浩浩荡荡的前往姑爷岗,去找那死姑娘坟。

  上次返回来的时候,祖奶奶担心让野兽啃食了死姑娘的尸骸,临走之前又把那具尸体给埋了。这一次再回去,看到姑爷坟上大小坟头依旧,没多出来一座坟,也没少一座坟,可见这段时间那邪物确实是没能够再为害四方。
  挖开地面,就发现地下密布孔洞,感觉上象是老鼠洞,纵横交错横七竖八,只是洞里边不见一只老鼠,不仅没有老鼠,连只蚯蚓地壳子之类的腐食性昆虫都见不到,感觉到这片区域,就不存在任何生命的迹象。
  再往下挖,挖到七米之深的时候,赫赫然就见到一具怪尸露了出来。
  说不清那怪尸到底是什么东西,似人而非人,类猴而非猴,形态上接近于灵长类,有一个尖尖的脑袋,嘴吧里锋利的牙齿突出唇外,浑身上下长满了钢针也似锋利的纤毛,怪尸被拖出来的时候,是网在一张连环锁扣的丝网里,顺手把怪尸往地上一丢,恰好靠在一株树上,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那株树上的树叶霎时间就枯零飘落了,原本是挺拨的小树一下子就长满了颓皮,竟尔眨眼工夫就枯死了。

  大家看得啧啧有声,不管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果然是邪性大得狠,连棵树碰一下都马上死掉,人要是不小心沾一下,估计是连死都逃不过这种邪性的桎梏。
  再也不敢拖动这东西,害怕一不留神让谁碰一下,只能是拿麻油淋了,立即点火。
  火光一起,那怪尸突然之间拼命的蠕动起来,虽然是在蠕动,可是怪尸却无法挣脱那只连环锁扣的罗网。这罗网多半是王道士乘邪物在洞里跟大家较劲的时候偷偷布下的,无论怪尸怎么用力的冲撞,都没有办法逃出去。眼睁睁的,就看到一股黑烟弥天而起,那怪尸已然化为了灰烬。
  虽然怪尸已经焚绝,祖爷爷还是放心不下,又和大家一起把怪尸丢进刚才挖出来的深坑之中,再填上泥土埋了,然后丢了只狗到刚刚填实的地上,看那条狗子蹦跳了两下,不见有什么异常,大家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回到洼子沟村,祖奶奶跟乡邻四舍道了个别,大家就又上路了。这一次是取路西宁,然后再从西宁往兰州方向走,越走风沙越大,气候越是阴寒,而且大家的盘缠,也基本上所剩无几,能不能足够支撑大家到了兰州,这事还真不好估摸,所以一路行来,大家的情绪都有点提不起来。

  在路上,祖爷爷他们一行曾经误入了一个包围圈,这是由七匹狼布下的阵势,当时狼们正埋伏在一条沟壑之中的洞穴之中,紧张的等待时机伏击一群吃草的羚羊,那些羚羊们奔跑起来速度惊人,所以狼们就发明了这么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捕猎方法。
  先是由五匹狼突然跳出来,凶狠的向着羚羊群扑了过去,羚羊群的岗哨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飞快的狂奔起来,五匹狼在后面穷追不舍,驱赶着羚羊群向着另外两匹狼埋伏的地点而去。
  羚羊群果然上了当,正奔跑之间,前面的沟壑之中突然窜出来另两匹狼,一匹略显瘦弱的羚羊成为了这次捕猎行动的牺牲品。
  七匹狼拖着粗大的尾巴幸福的聚拢过去,开始享用它们的晚餐。
  祖爷爷看得心情激动,忙不迭的拿出笔墨来记:“黠狼之智,其尤在人之上矣,是夜阴寒,群麋仓惶……”可怜的祖爷爷,不懂得现代生物学,见了非鹿类的四足食草性动物就一律呼之为“麋”,总之是搞出不老少的笑话。

  祖奶奶从车篷里探出头来,一把夺过笔墨,照祖爷爷的脑门上就是一个响亮的爆粟:“你个书呆子,这节骨眼上还卖弄呢,还不快点逃……”
  大家假装没看见那七匹狼的样子,匆忙逃离现场,突然之间那七匹狼停了下来,竖起耳朵,向着东南方向望去。
  大家也不由自主的向着东南方向看去,只听王福成惊叫一声:
  “不好了,要命的来了,我们只怕是一个也逃不掉了……”

日期:2007-12-16 10:00:00

  (10)野狼嗥
  只见东南方向尘头大起,耳边只听到风声猎猎,数不清的羚羊、盘羊、野马、野骆驼、狐狸、野兔……无计其数的动物汇成了黑压压的潮水,向着这边飞快的飞奔而来,所有的动物都在疯了一样的逃命,因为追在它们的后面的,是荒原上最为冷酪的杀手:
  群狼!
  群狼和狼不是一个概念,虽然群狼是一只只的狼组成的,但当成千上万条狼聚合到一起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狼了。这么多的狼凑在一起,一顿至少吃掉得象小山一样的肉食,可这荒凉的地方哪来的这么多的肉?
  所以群狼不过是饥饿的象征。
  你可以想象一个数量以千万计的庞大群体,这一群体中最高的意志就是吞噬,群体中的绝大多数狼昼夜不停的追逐猎物,但却往往十几天也吃不到一口食物,任何庞大的猎物在倒地的刹那间已经被分食殆尽,只余下一具白生生的骨头架子,在这强烈的吞筮欲望面前,任何力量也不足以与此抗拒,无论是狮子还是老虎,看到群狼奔行时卷起的漫天尘埃,掉头狂逃是唯一聪明的选择。

  狂奔中的动物们已经紧擦着祖爷爷一行的身边跑过,霎时间逃得无影无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