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到了骊山,还在路上,远远的,吕方就看到了一个封土堆,一个巨大的封土堆。感觉告诉自己,他看到的就是秦王陵,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秋风中,只有枯黄的野草在陵墓四周摇动,天灰蒙蒙的,又一次强烈凉意从背后袭了上来,让他张了张嘴,但没发出声。
到达兵马俑博物馆时,当一脚踏进那个像超大号蔬菜大棚一样的建筑时,和平时的感觉完全相反。身上升起一股燥热,继而感觉血液开始变得滚烫。吕方走到了一号坑上方的护栏边上,两手握住护栏,手上的冰凉告诉自己,自己的身体,真的是在发烫!
注视着那些两千多年前的秦兵将士,他们也在一样的注视着自己,那一刻,吕方很茫然,为什么对着这些粘土做成的陶俑,自己会心跳加速,血液发热。
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那些曾经披挂在陶俑上的彩绘荡然无存。现代人已无法知道当年下葬时的秦俑到时底是怎么样真实色彩,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秦始皇死后不久二世继位,第二年爆发了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的农民军不久逼近咸阳。但当时强大的秦军主力并不在都城,三十万在北方900里外的长城边上驻守抵抗草原上的匈奴,另外的五十万精锐则正在岭南开拓疆域。于是二世下令让正在修建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几十万奴隶拿起武器参战,勉强抵挡住了起义的农民军。二世不久被赵高所杀,三世子婴继位,但是一个多月后,刘邦又攻入咸阳城,子婴向刘邦投降,并被刘邦选择为相,准备辅佐刘邦称关中王。但项羽不久也打到了咸阳,项羽杀死子婴,火烧阿房宫,屠城咸阳,并大规模破坏了秦皇陵的地表建筑,同时也纵火陵区,秦王朝终于沉于地下。
吕方始终有一个问题,没有想明白:史书记载,征战了五百五十年的铁血秦军,最后时刻国家危难之际,岭南与江北的秦军精锐,为什么不肯发兵回援京城?
驻守南疆的秦军,在南岭之南,秦始皇为了扩大帝国疆域,在位时发兵岭南,刚开始军队部属到位,战事顺利,但做战补给却始终无法跟上,于是先期做战于岭南的秦军将士全军覆没。
但始皇心不甘,于是挖掘世界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为粮草补给和人员补充铺平了道路,秦军终于得已在岭南立足。但此时的岭南秦军离都城过远,依靠水路,短时间内无法搬师咸阳,可史料记载,当时的岭南秦军统帅,在接到都城危急的情报之后,并不下令回援,只是一味深思,并传令将士,不许回京,也暂停岭南进攻。秦军始终没有占领岭南,因为秦国不久灭亡,这支精锐的秦军部队,则下落不明。几百年后,汉武大帝刘彻,才发兵平定岭南,自此南夷纳入中原政权版图。
但是驻守长城的秦军呢?
驻守北疆的秦军部分,集结在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距今天的在西安市约700公里。两千年多年前,这里是秦国的五原郡,公元前221年,始皇完成中国统一大业,但北方草原奇兵不断骚扰河套与秦北,公元前224年,在秦始皇授意下,内史将军蒙恬率三十万秦军精兵离开咸阳,开赴北疆。
当到过达五原郡时,这支军队停了下来,在战国时赵国的残存旧长城上开始维修加固和重建,并用全新的战略眼光重新设计长城,让它变成一个功能完备的军事工事。
中原人与马北背上的少数民族战斗了几千年,吃尽了苦头,他们来如风,去无影,平时牧马,战时为兵,世世代代能骑善射,战斗力极强。
游牧军队战时出动,几乎不用什么后勤补给,每个军人带马三匹,行马用于平时行军,战马用于打仗冲锋,外带母马一匹,渴时喝奶,饥时弯弓捕猎,战时部队快速机动,如风似电,中原军队与之对抗,总是狼狈不堪。
一条长城,历史用血与火,把农耕与放牧的界定问题向人们提出了警示,告诉草原人,长城以南,不可牧马;同时也告诉中原人,长城已北,千万不可耕种。
人总以为,定能胜天,千百年来,中原人员的极速膨胀,让中原人终于把锄头伸过了长城以北,伸到了大漠,于是,挖走了千百年来草原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换来了皇城北京终年的漫天黄沙。
以长城为依托,秦军放手攻击,把匈奴骑兵赶到时了大漠深处,秦军则驻守长城,守护着内陆的国家与人民。
秦始皇宠爱这支视为骄傲的王者之师,战争年代,倾尽国力,发动数十万劳工为前线输送给养,秦国的粮草从内陆到边疆,路途坎坷,无数国民与奴隶死在凶险的粮道上。尽管如此,每消耗粮食一百七十余石,也才能有一石粮送至长城。
于是,倔强的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通道,从咸阳直达长城!
又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倔强顽强永不服输的老秦人手中完成。这条世界历史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共用了差不多三十年才修建完成。几百年后,为修史记,司马迁重游旧地,感叹此道来自于天上,就算是在今天,某些保留下的“秦直道”,依然可以直接通行车辆。
有了它,秦军快骑三天三夜,能从边关赶回都城,步兵也能在七个昼夜从咸阳赶到长城。
梦由哪儿生? 2
但是,那时的秦军统帅,为什么不肯发兵回援?吕方还在想
秦始皇在位酷政闻天下,但强大的军队还是听命于始皇,始皇死后,二世胡亥与赵高等人则不顾国人生死,加重赋役苛政,于是农民爆发起义,同时加害良相名将,秦军再也无心为王而战,京都告急,南北秦军统帅都选择了沉默。
秦王朝的建立,一共用了五百多年。秦人起于陇西,原以游牧为生。后成部落,并在春秋时成盟并听命于周天子,为周国诸侯国,经明主穆公图志,终成春秋霸业。
穆公后,明主不再,秦国开始没落。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启用卫人商鞅进行两次变法,国力日渐强盛,于是深谋远虑,继望于后人,希望有昭一日,秦人可以完成中国统一。
一百一十年之后,秦庄襄王之子政为王,九年之后开始亲政。公元前230年,在秦王政的授意下,秦军各路统帅带领数十万秦军将士,远交近攻,已进攻东面临国韩开始,十年之内,清扫中原六国,于公元前221年来掉最后一个政权,由周代灭商功臣姜子牙所建立的山东齐国,至此完成中国统一,并施行中央集权专制。秦王政认为自己功超三皇五帝,他也是中国第一位以皇帝自称的帝王,于是,历史就赋名政为——秦始皇。
秦国为了统一大业苦心经营五百年,最后一博时,强大的秦军摧枯拉朽般的荡平了燕 韩 赵 魏 齐与楚国军队。
老秦人骨子里就嗜血,秦人天生就好战,战场上的秦军就是魔鬼。秦国是第一种有明确军衔制度的国家军队,单军人等级就有二十级,秦国激励秦人以军功为尚,取人首级就能官升一级,同时免除劳役,生于社会下层的秦人为了生存与官爵,战场上无不奋勇杀敌。
于是史书上所有关于秦军的记载无不野蛮血腥,与秦军对战的他国军队,经常看到光着膀子的秦军浑身是血,腰上挂着一串人头,手握滴血秦刀,双目发红,还在冲锋。与秦人对战,首先一定要有巨大的勇气。秦国也屠杀战俘,如果不能及时送回国内当奴隶,或是遇到抵抗力量,一概全部杀死,如果杀不完,就让战俘自己挖坑,挖完之后直接活埋。攻下楚国,秦军处死战俘三十万。铁血秦军,成就了强大的秦王朝。
始皇也钟爱这支军队,在自己生前,就希望把这支强大的军队在他死后也能一起带走,在另一个天地,为自己为自己开拓疆土,保驾护航。
但在帝国灭亡的生死关头,这支最强大的军队迷一样的放弃了自己的王国,集体沉默,神秘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1974年,几位陕西的老乡打井时,发现了残破的陶俑,经过考古人员的仔细清理,数年之后,这支沉睡了两千年之久的地下军团,终于被人两次唤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