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之传国玉玺》
第9节

作者: 二两米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子朱标没福,先走了一步。太祖觉得不太好意思,于是把位子给了太子第二个儿子,太祖孙子朱允文,这就是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元璋疼孙子,驾崩时明令各位儿子不许到南京奔丧,保护孙子顺利登基。
  建文皇帝也怕他的那些正值年富力强的叔叔。
  曾经一次阅兵时,老太爷对孙子说:看看你的这些叔叔,多勇猛,这都是咱的朱家军。有他们在,谁敢造反?允文小朋友弱弱的问了爷爷句:要是他们造反,那该怎么办?
  朱元璋当时怎么回答的我就不清楚了。但是建文帝上位不久,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就起兵打了过来。
  朱棣当时就驻在北京,此人能文能武。一生就喜欢打仗,当年奉老爸之命,镇守燕地,就是与边外的残余蒙古人打仗。老爷子在时,造反是大逆不道。现在老爷子挂了,一个毛头孩子当家作主人,再说大哥也不在了,这皇帝,他也想干。于是就发兵攻江南。四年之后,终于打到南京城,杀掉侄子,自己当皇帝。也有一说他并没杀建文帝,而是让他出家当了和尚。

  不管怎么样,朱棣造反成功,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
  因为永乐皇帝是造反为王,攻陷过南京。想想待在这里也不是舒服,于是决定迁都,把京城迁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北京城。
  为了能在北京住得舒服,永乐大帝下令修建故宫。于是就有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群。不过可惜,故宫建成之后三个多月,一把大火把这个新楼盘烧了个八九不离七。永乐帝觉得不祥,于是暂不修复。只有在明中期时,才有皇帝修复了一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博物院,大部分建筑是清代重建的。号称有房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故宫,大部分是清代建筑,这个世纪工程,差一点成了烂尾楼。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北京,抢过一次紫禁城,但只拿东西没放火。再之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故宫也重到重创。刚解放时,故宫和一个垃圾场没什么区别。
  抗战前,国民政府把故宫留下的珍宝挑了一火车拉走,直到中国解放,这些东西再也没有回到过故宫。一部分坐飞机去了台湾,一部分留在了南京。这些宝贝成就了三座世界级的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博物院可不同于博物馆啊!可以想像,一座完整的故宫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会有多大。”
  “呵呵,扯远了,我们转回来接着说明代。”吕方喝口水,继续开始:
  “明朝的官场相当黑暗。开国武将大多被杀,文官也太多贪污腐败。成祖之后明代帝王大多好玩,不理朝政,甚至几位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像宣德皇帝朱瞻基喜欢斗蛐蛐,熹宗天启皇帝喜欢做家具玩。正德皇帝则喜欢打仗与美女,尤其是别人家的老婆。正德打仗着实不怎么样,泡别人老婆是出了名的,还喜欢异族美女。曾经取了个回族美女,为了讨美女高兴,曾下令禁止国人吃猪肉。

  这种泡妞方法与周幽王有一拼。
  三千多年前,周宣王去世,把位子传给了儿子周幽王。幽王喜欢美女,不理朝政,大臣褒响劝幽王多干正事少泡妞,被幽王打入大牢。褒响为了自保,就让儿子把一位美女褒姒送给幽王。
  褒姒国色天香,幽国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就放了褒响。可是这位美女有个问题,就是不怎么喜欢笑,进了宫后始终老板着脸。大美人整天不笑,看着就比较闹心了,幽王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用,美女还是不肯笑。终于在西安建市八百周年之际,幽王下令国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点燃西安外围翻山一带建造的二十多座烽火台。
  各路诸侯以为有强敌入侵,于是火速发兵到京师护驾。到了都城,幽王告诉他们,没什么事,我逗你们玩呢!美女看到皇帝一句话就让全国军队忙来忙去,终于眉开眼笑,笑了个花枝乱颤。这件事史称“熄火戏诸侯”。是有史以来泡MM的最高境界。
  明代的玉器一直以来就有“粗大明”之说,那是因为明代皇帝不太注意玉器业发展,皇帝们都比较喜欢瓷器。明代的青花瓷是很重要的,我们讲到瓷器时,再讲一下明代的皇帝。明代民间玉器高人很多,像陆子冈款玉饰,被人纷纷模仿。有点像今天遍地开花的狗不理包子,这是中国早期的名牌产品。

以玉为名

  1956年,中国一伙年轻的考古学家和学者没事干,于是就给中央上书,想挖个皇陵研究一下。周总理关心爱护这些知识分子,于是就批准了。告诉他们,北京昌平有个十三陵,你们挑吧,那里埋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想挖哪个挖哪个,但只能挖一个。
  十三陵分别是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考古学家先看上的是成祖的长陵。长陵个儿最大,永乐皇帝也一生伟大,陵墓内的宝物一定很多,他们认为长陵的考古价值也最大。
  但考古发掘不是盗墓取宝,中国还没有皇陵发掘经验,不敢贸然对长陵下手,于是决定先发掘个规模小点的参考一下,选来择去,看上了神宗万历的定陵。
  定陵中三个棺椁,分别是神宗朱翊君和他的两位王后,他本人最爱的一位女子郑贵妃反倒没有和自己一起下葬。所有大臣包括皇帝的母亲,在他生前都反对神宗与最爱的女人在一起,于是万历皇帝选择沉默对抗。方法是不上朝,神宗在位48年,三十年只在后宫,其中的二十年时间,不与任何大臣相见。纵然如此,两人死后,依然没有死在一起,神宗可能是最痴情的一个皇帝了。

  定陵中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包括皇帝龙袍皇冠,丝织绸缎,金银珠宝,当然少不了玉器。有一只金托玉爵,十分精美,可惜的是,不久之后,文化大革命,很多文物被红卫兵摧毁,好在当时只开了一座皇陵。
  中国文物有过三次浩劫,秦代时的“焚书坑儒”和集权专制,乾隆时编写四库全书,还有一次就是文化大革命。这三次事件,给中国文物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明代后期宦官当政,锦衣卫横行。因为永乐建了东厂,成化建了西厂,正德建了内行厂。等到了崇祯时期,国家只有一口气了。
  当时的中国有三个皇帝,分别是清太宗皇太极,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还有一个就是李自成。
  思宗一生勤勉,与大将袁崇焕一起拼死保护大明江山,但最终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的1644年,北京沦陷,崇祯在万岁山上上吊自杀殉国。崇祯也是为数不多为国捐躯的帝王,死之前也让皇后自杀。放走两个皇子,也为复明留下一点希望。还有一个公主,他一刀砍下,但公主命大,没被杀死。
  数年之后公主遁入空门,潜心研究武学。清康熙年间重出江湖,人送绰号“独臂神尼”。她的故事,可以参考金大侠古典文学名著《鹿鼎记》。
  明亡清兴,清代由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国,国号为金。二十年后,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先期都城在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又迁都沈阳。
  1644年,明亡国,同年明将吴三桂降清,并开放山海关,被封云南王。吴三桂也是难过美人关。当年李自成攻克北京,皇帝上吊自杀,他都不着急。他原本打算降李闯王的,后来李自成抓了他老爹,他还是没改变主意。当他去北京投降的路上,听说李自成抓了陈圆圆,马上就着了急了。直接改变主意,投奔了清军。同年清世祖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开始对中国两百多年的统治。谁说女人改变不了国家命运?女人不会指挥军队,但女人会指挥元帅,这就行了。

  清人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就是圣祖康熙玄烨。康熙继承了先皇能征善战的光荣传统,平噶尔丹,雅克萨对抗沙俄等一系列战争之后,基本确定了国家版图。
  康熙之后,世宗雍正继位。雍正以勤政闻名,在政治上加强了国家的统治力。
  等到雍正儿子高宗乾隆当皇帝时,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就来到了。
  乾隆时的繁荣得益爷爷与老爹的努力,他是赶上了好时候,于是这一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