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吕方正常起床,然后去上班,一看门口就看到同事们都在楼下呢,哦,想起来了,今天要去古玩城。公司租了一台大巴,带大家一起去,吕方也不用上去了,正准备上车,手机响了,“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一看是家里的电话,马上接:
“哎?”
“儿子,你啥时回来?”
“昨天妹妹打电话了,这两天我就回来,怎么了?”
“咱们的祖坟让人给刨了,两边人要打架了!
“咋回事儿,咱们的祖坟不是说找不到了吗?”
“在西边李庄挖砖机吃土时掘出来的,在地下面!”
“有多深?”
“有一丈七八吧!”
“那应该是清早期或是明晚期的,怎么知道是咱们的?”
“那里有个石碑,上面的人名和祠堂家谱上的第一个人是一样的,你发伯是村长,已经让人看起来了,不知道要不要报警,他也知道你小时候老去砖机土坑里找东西,要你回来看看再说。”
“我知道了,我一会打我发伯家电话。我尽快回去,我还有点事儿,先挂了啊”
吕方挂了电话在想,在农村老家,挖到了别人祖坟是个很大的问题,丨警丨察也没有办法,曾经有过两个村子为此发生械斗的事件,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是敬祖的,很多村庄都是一个姓氏的祖人,在偏远的地方,这种特征更明显。但是现在先去忙工作吧,中午再打电话回去,看一下什么情况。
“方哥,上车了,就等你了!”周米叫了吕方
“来了来了。”看看四周,只有自己了,吕方马上蹿上车门
刚上去,就有同事起哄“你们两个好腻呀,是不是在拍拖呀?”
吕方笑笑,“哈哈,我和周米正在慎重考虑大家的意见!”
“对呀!我也在考虑能不能天天吃馒头”周米也应声
流言这个东西不能去躲它,当事人越是去躲,周围人反而越好奇,大方的去面对,流言反而就停止了,看来周米也明白这个道理,表现不错!
众人了讨了个没趣,也就不追问了,车子启动,顺着深南大道,开向黄贝岭古玩城。很快就到了地点,车停了,吕方站起来说:
“大家注意,古玩行有很多规矩,我们今天是来看的,不是买东西,真的想买的话,你们先问我,这里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门店,一部分是地摊儿,门店都有橱窗,我们想看东西在外面看,我也可以给大家讲解,店面我们最好先不要进,那里的空间比较小,我们人太多,不小心打破个东西,就会很麻烦,地摊可以随便逛,但不要乱问价,我们尽量多看,有不明白的大家都可以问我,好了,下车!”
大家兴致很高,先冲着古玩城二楼就上去了。古玩行有句话,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再加上深圳这个没有太多文化沉淀的城市出不了什么像样的文物,所以这么大一个古玩城,很少有人来,门真的可以罗雀。大家伙儿都扒着橱窗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断的有人问吕方问题。
“吕方,那个东西是什么,像是瓷的,怎么那么多花呀?”一个同事指着一个半米高的大瓮
“那是一个景泰蓝,看那个口,是黄铜胎,外面的彩像瓷器而已。”吕方解释
“那个黄色的石头是用来做什么的?”又一个人问
“那是个田黄石,多用来做印章的,那东西和金子是等量交换的!”吕方回答
“那边上那个透明的呢?像松香那个!”
“那就是松香,也叫“蜜蜡”,就是我们说的“琥珀”,就是松树脂,不过时间很长,几万年才能成这样。”
“方哥,那个小瓷盒是个什么?”周米问
“是个粉盒,就是你们化装品用的盒子,五代越窑的。”
“好漂亮哦,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新做的,有火光”
“什么是火光?”
“就是刚出窑的瓷器,它的表面釉十分的光亮刺眼,那个光就是火光”吕方解释
“哦,那个,那个画有娃娃的盘子呢?
“那是一个成化青花,那些娃娃叫“婴戏图”?”
“真的写的是“大明成化年制”,方哥你怎么知道的?”周米跑到橱窗跟前,看了看盘子底,抬头问吕方
“对呀对呀?你是怎么看的?”很多同事也围上来问
“我在博物馆见过一个这样的盘子,成化的,别人做的时候也会参照它当样版,但这个盘子画得太软了,一看就是仿的。”吕方回答
“那下面的那个罐子呢?”周米指了指橱窗下面那个插了几个花的瓷罐
“那是一个莲花双耳罐,隋代的,是个真的!”吕方回答
“哇,是真品呀,很值钱吧?”一个男同事蹲下去看了
“不是很值钱,这种东西很多,所以做假的就没必要,北方很多,这个罐很古朴,表面的釉也是因为时间长了,有些磕碰和脱落,是一件真品。”吕方解释
“吕方,你太利害了,我拜你为师,你是怎么学的,谁教你的?”这个同事有点意思了
“呵呵,拜师就不用了,改天请我吃饭就行,也没什么人教我,这是我的一个爱好而已,没事就我看看书,去博物馆看看,时间长了你就和我一样了。”吕方笑笑,行了,我们下面去地摊看看,那里的东西可以上手,大家放心的看,看完放下就行,谁要是拿到好的,我会帮你们去谈价,那里的东西都不太真,但是也是实物,大家去看一看,摸一摸就能加深印象,咱们出发。”
这个地摊是在古玩城的停车场挤了一个地方摆出来的,也有几百个摊点,吕方来了很多次,但没买过一件东西,不过这里是个很好的实习场所,东西很多,什么都有。众人一下子像放了羊一样跑下去了,趁这个空儿,吕方马上拿出电话,播通了发伯家的电话,电话响了两声。有人接了:
“谁呀?”
“大娘,我是方娃,老三呐,我伯在屋没有?”
“在屋哩,你等下,我叫他去。当家哩,方娃儿电话,找你哩!快点儿!”
一阵忽忽啦啦,电话里一个男人声音
“娃儿,我是你伯呀!”
“伯,早上我爹打电话说是祖坟怎么了?”
“前两天西边的李庄挖砖吃土,那块地买是咱们村的,价钱是一亩一万,地是谁家的钱给谁,再补两季的粮食,吃到一丈六就不能再吃了,地再返还。咱们这里大部分都是吃到一丈六见砂,可是那个地到了一丈七还是很好的土,他们就还是往下挖。很快就挖到了一个棺材板,你也知道,咱们这里经常有吃土吃到坟的,都是些小坟,也不知道是谁的,那也就算了,但是这坟有碑,上面是写着咱们家谱上第一个人的名,砖机上有人跑回来跟我说了,我才让他们停住,我去时坟都刨开了,咱们蒙家在这一带也是大姓,祖坟让人挖了那还得了?”
“发伯,你听我说,这事情是他们不对,到了一定深就得停,再挖这块地就和别的地方不平了,这很简单嘛,找他们讲理,不行就报警吗?”吕方觉得事情不是很大
“娃儿,你不知道,我那天去了,看见棺材坑里都是土,那个棺材盖儿也让他们砸了个大洞,我打手电一看,里面好像有东西。”
“啥东西?”吕方有些好奇
“我也不知道是啥,好像有两个箱子,都朽了,我看见里头好像有书,我也不懂得是啥,怕要是啥祖上的东西,一报警,丨警丨察来就给收了,老祖宗死了三百多年了,有点东西要是咱们留不住,那死了也不敢见他呀,我知道你小时候就好往挖出来的坟里钻,你放在家里的东西你爹妈说都是你找回来的,说你懂这个东西,你看你啥时候回来一下,你妹子也要结婚了,你反正也要回来,我带你去看看,要是有东西就看看是啥,现在埋也不是不埋也不是,我让人都守了两天了!”发伯是个传统的中国农民,极重中国理法和道德,在村中有很高的威望。
“好,我知道了发伯,我看一下今天能不能回去,我准备好了给你电话。”吕方知道,墓中的封闭环境一旦被破坏,大量涌入的空气会加速坟墓内文物的氧化,墓中有书籍,已经暴露在空气中几天了,现在的情况很危急,是要马上回去看看。
吕方马上打周利电话,很快通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