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23封青春遗书——写给80后和其他青春将死的人们》
第8节

作者: 坐桶观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词,得益于大一时候读到的一本广告书,《麦迪逊大道》,说得就全是世界最著名的十几家跨国广告公司的事情。大二时候,专业里请了济南本地一家较著名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给我们上广告文案课,我认为他是一位四年来专业为我们请到的专业水准最高的业界人士。他讲课的时候,会经常提到一个叫“否馁”的名词,起初很不理解,大概三个月后,我和老顾在一次闲聊中总算灵光突现悟出所谓“否馁”就是4A的意思,读作“four A”。我们都是土城J大的孩子,英语氛围不高,英文水平也差,以前我们讲到“4A”一直都是说“四A”,直到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比较有料的创意总监会把这个词读作“four A”。


日期:2010-08-15 11:41:39

  好,请注意,现在我要向你披露一条广告业的潜规则。不管你是否念完了大学,不管你是否能看懂公共洗手间门上的英文标志,一个单独的名词,或者一句汉语的数个词汇,如果你可以用英文讲就一定要用英文讲,如果你可以用简称就一定要用简称,这未必会提高你的专业水准,但相信我,这一定会提高你的专业形象。如果你觉得这有一些难度,那么你可以从一些基本的词汇开始学起。第一个就是“4A”,一定要读作“four A”,第二个是“CD”,“creative director”,创意总监的意思,你可以不知道ECD是执行创意总监、GCD是创意群总监,但起码当你向人提起你的CD的时候,请你说“CD”。基本的词汇有很多,比如你要说某个创意内涵不清楚,你就要说“这个创意没有inside”,如果你将要参加下季度的广告战略商讨,你要说“我们要进行下个season campaign的plan”,连起来说就是“我们team等下要有个meeting,关于下season的campaign,目前我们还不能insure客户部上次的那个plan,我们觉得缺乏inside,而且目前我们也缺少足够的budget去support”。好,就是这样,如果你可以一气呵成讲完这句话,你就可以趾高气扬的进会议室了。Ps:哪怕你暂不属于广告业,但你只要供职于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高档写字楼,而且目前你还不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话,此规则同样适用。

  05年,进驻中国的比较知名的4A广告公司,大概有二十家,上世纪末,中国还不允许全资的外资广告公司进入中国,所以这二十家4A公司都采取了与本土大广告公司、传媒集团联营中方控股(尽管中方控股,4A公司国际化的作业流程和运营方式并未受太大影响)的形式进入中国,几乎全部集中于北、上、广三地,也有极少数在深圳、成都、青岛、南京等大城市和本地较红的local公司设立了分公司或者办公室。所以,进入大学,我的理想就是学广告,去上海,进4A。


日期:2010-08-15 17:48:18

  3,初到上海。
  2005年3月3号,开学的第五天,我一直记着这个日子。这一天,是我去上海的日子。把必要的专业书籍、常看的非专业书籍、一个月的换洗衣物、三十份简历和在校期间的作品集、证书整理在一只大号拉杆箱和一只背包里,坐一夜的火车,在第二天凌晨五点到达上海。
  站在火车站广场中间,看四周晦暗的人群和公交车,置身一号线售票大厅里,有身陷洪流的感觉,心里倒是非常平静。我知道我欠缺的很多,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能做的事情基本都做了,就在昨晚,在硬卧车厢晦涩的灯光下,我还看了一个小时的《广告英语》,接下来,在这里,我也只需要做我能做的事。买票,挤进车厢,透过车窗看墙上的广告,观察周围的各色人群,听车厢广播里的女声报站,尝试着了解这个城市,“……各位乘客,衡山路站到了,到上海图书馆……的乘客请下车……”。

  我的目的地是锦江乐园,姨哥说他在那里接我。我挺庆幸眼花缭乱居然也顺顺当当马上到站了,这一点,姨哥对我这个没怎么到过大城市也没怎么做过地铁的表弟似乎倒很自信。

日期:2010-08-16 12:57:06

  4,投亲。
  “小Q!”人群中,姨哥远远的就看到我,我也一眼就认出他,可我们上次见面,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哥儿俩都够有特点的缘故吧。四个字描述姨哥的外形是“细、高、嫩、白”,再带上一副金属拉丝眼镜,估计你现在也可以在人群里一把把我哥揪出来。
  “毛毛哥。”姨哥小名叫毛毛,家里人打小就这么叫他。
  “小Q啊,走吧,回家。”姨哥一口南方普通话,一把拽过我的箱子,倒过头就走。他是苏州人,记事起几乎一直待在南方,典型的南方知识分子,讲话和外形极其搭调。
  “坐一夜火车,还好吧?”
  “还行!”
  “我们打车走。”姨哥拦了辆的士,帮我把包卸进后备箱。

  “前面直走。”头有点昏,靠在后座上,听着姨哥的南方普通话很是惬意,大概自有江南情结开始,就对这种口音极具好感,不管男声女声,只要绵绵软软,又带一点独特的咬字,就非常喜欢。
  “前面大转……然后小转。”车子开得不快,不多远就转进了胡同,一路上我看到了高架、隧道、卖烟卖小吃卖菜卖水果的小贩,全蒙着重重的尘土气,因为没有看到斜后方不远处的摩天轮,所以当时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地方和“乐园”存在什么联系。
  “前面再小转……好了,就这里。”
  “十块。”司机口气听起来不是太好,绕了不知多少个圈子,却只刚刚跑出了个起步价。
  下了车,两边是一幢幢灰色的小楼,四层的小楼,看上去只有三层高,十年房龄,看上去倒有二十年。跟着姨哥上到三层,楼道里黑乎乎的,防盗门的红色也旧得黑乎乎的,姨哥掏出钥匙打开外门的时候,里面内门也打开了。

  “小Q来啦。”表嫂的南方普通话和姨哥一样标准,多了点女声的粘腻,听不出远客到来的欢喜,也没有远亲投门的不耐烦,就像是对姨哥说话一样。
  “大嫂。”客厅几乎和楼道一样黑暗,我只能看到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就是常见的南方女子的样子,头发蓬松,穿着宽大的睡衣,想是刚刚起床。
  “街上人好多。”姨哥进门就冲老婆感慨。
  “你们两个收拾下,准备吃饭。”
  早饭是青菜面、鸡蛋、咸菜,不丰盛,但很具效率。十分钟,她就盥洗完毕,把早饭也收拾出来了,一直听说表嫂非常利索能干,立刻就得到了验证。


日期:2010-08-16 16:00:01

  “苏杰啊!吃早饭啦!”表嫂声音极具穿透力,隔着两道门喊还在冲澡的姨哥。
  “小Q啊,今天有什么计划吗?”
  “在家投投简历,收拾下东西。”
  姨哥轻轻“哦”了下,没讲话,他现供职于3M,表嫂在家做soho,两个人都是极事业型的,计划与效率性都很强,为了表示我也具有同样的计划与效率性,绝对不是浑浑噩噩、跑在姨哥家混吃混住的,我赶忙做了解释:“在山东时候已经往这边投了不少简历,还没有回复,今天时间有点紧,就先在家投简历,明天周末,我在网上看光大会展中心、虹口足球场好几个地方都有招聘会,我再去现场投。”

  “嗯,好的呀,”姨哥的上海普通话字正腔圆,“那小Q你今天就在家投简历吧。”
  姨哥吃好饭,把碗放在桌上,进厨房间洗了下手,“小Q啊,我去上班, annie在家。”
  “好啊。”
  姨哥走了,表嫂就去刷碗筷,我便跟进厨房间,“大嫂,我来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