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6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靖传人、杨过传人都在倚天里失去了他们的精神;九阴真经被九阳神功驱逐;一阳指沦为普通功夫;降龙十八掌仅存的十二掌也随着史火龙的死去而失传,毙掉史火龙的,却是身怀少林九阳功的成昆。倚天的江湖,已经和两雕的完全不一样了。它不是两雕江湖的延续,而是自成体系。它的标志是“九阳神功”,而九阳神功驱逐了九阴真经。

  九阳对九阴的驱逐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倚天之于射雕、神雕阴柔锐减、阳刚更甚,如黄蓉、小龙女那样贯穿始终的女主角已经不存在。所以,倚天江湖里的男人比之两雕更加阳刚果毅、豪气干云;而女人则一个比一个可恶,一个比一个凶狠。

日期:2009-08-22 23:05:42

  二、三角关系下的九阳世界
  两雕“东西南北中”的江湖格局,靠的是个人天才,所以东邪、西毒并没有庞大的团队基础,也能成为领袖武林的绝顶人物。而倚天的江湖格局,已经从“能人江湖”转变成了“团队江湖”。江湖的重要力量,均是以门派帮会的形式出现,个人的能力明显被弱化了。
  ——“那人哼了一声,道:‘你是个傻瓜,不会用脑子。殷野王是殷天正的甚么人?’张无忌道:‘他们两位是父子之亲。’那人道:‘白眉鹰王和青翼蝠王的武功谁高?’张无忌道:‘我不知道。请问前辈,是谁高啊?’那人道:‘各有所长,两人谁的势力大些?’张无忌道:‘鹰王是天鹰教教主,想必是势力大些。’那人道:‘不错,因此韦一笑捉了殷天正的孙女,那是奇货可居,不肯就还的,他想要挟殷天正就范。’”

  ——“灭绝师太和殷梨亭都暗暗心惊。殷梨亭问宋青书道:‘这些人干么不动手?’宋青书摇头道:‘想不通。’蛛儿突然冷笑道:‘那有甚么想不通?再明白也没有了。’宋青书脸一红,默然不语。灭绝师太想要开口相询,但终于忍住。殷梨亭道:‘还请姑娘指点。’蛛儿道:‘那三队人是天鹰教的。天鹰教虽是明教的旁支,但向来和五行旗不睦,你们若把五行旗杀光了,天鹰教反而会暗暗欢喜。殷天正说不定便能当上明教的教主啦。’”

  以上两段话清楚的表明,人数、势力已经成为倚天江湖的重要基础,武功开始变得并不那么重要。所以,在张无忌传明教教主之位给杨逍后,武功高强的杨逍,却输给了掌握更多教众资源但武功低微的朱元璋。在倚天的江湖里,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多股不同势力的相互博弈,构成了倚天的江湖。所以,倚天的江湖不但是各股大势力之间的较量,也是组成这些势力的人之间的恩怨。因此,比之两雕更加复杂。

  从大的方面来讲,倚天江湖由魔教(明教、天鹰教等)、正派(六大派、丐帮等)和朝廷三股大的势力组成,它们之间的博弈和较量,构成了江湖的大趋势、大方向。而其他的争斗,基本都是涵盖在三股大势力的博弈之下的。这个大的三角关系,决定了倚天江湖的走向。而在正派的内部,又存在少林、武当、峨嵋三支九阳功系的力量的明争暗斗。它们三派的较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正派(尤其是六大派)的走向。

  除了上述大的江湖关系外,倚天还存在诸多引起江湖恩仇的小的三角关系:阳顶天、阳夫人、成昆之间的三角关系引发了正派和魔教之间长达数十年的争斗与杀戮,杨逍、纪晓芙、殷梨亭之间的三角关系让武当、峨嵋与明教对立,范遥、黛绮丝、韩千叶的三角关系则诱发了明教内部的分化。另外,张无忌的感情纠纷其实主要来自于两个三角:周芷若、张无忌、赵敏与宋青书、周芷若、张无忌。此外还有班淑娴、何太冲与五姑之间的纠缠,武青婴、卫璧、朱九真之间的争风吃醋。其实,张君宝、郭襄、何足道之间,也有那么一点朦胧的三角味道。这些三角关系,成为九阳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日期:2009-08-23 10:40:11

  1、明教、正派与朝廷
  倚天的主体故事发生在元朝(1271年-1368年)中后期(1336年-1358年),此时的元朝已气数殆尽,各种形式的起义此起彼伏,蒙古人的统治岌岌可危。体现在倚天的江湖里,就是不仅明教这样的准军事化组织(后期已经军事化)明里暗里都在反抗朝廷,武当、峨嵋等非军事化门派,也萌生了“驱除鞑子”的心理。暴民顺民都被推倒了朝廷的对立面。在此情况下,统治阶层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如汝阳王,已意识到了危机,所以一方面重金招揽武林人士,让其与中原武林对抗,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挑拨正派与明教的关系,引起中原武林的自相残杀。因此,明教、正派和朝廷就构成了倚天江湖的主要力量。

  这三者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时而合纵,时而连横,时而又互残。
  先说明教。阳顶天执掌明教后,明教完成了从较严密的宗教组织向准军事化反政府武装的转变,确立了“反元”的宗旨,五行旗已经成为颇具战斗力的准军队,而旗下的教众不时有人揭竿而起。明教,已经成为朝廷的一个心腹之患。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教和朝廷的对立与对抗,实际上代表了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民族斗争。明教“驱除鞑子”,其实和正派人士的目标一致,彼此是“同志”。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在正派的眼里却变成了“魔教”和妖孽,成为正派人士不齿和杀之而后快的对象。不能不说,这是明教“抗战”工作的失败,不但没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那么,好端端的一支“抗日队伍”,怎么就变成了“汉奸”了呢?大胆猜测,肯定是朝廷从中做了手脚,从“宣传”上误导了正派人士,硬生生的将明教这支“抗日队伍”扭曲为“土匪汉奸”与妖孽。书中没有说朝廷是如何抹黑明教的,但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殷天正力竭后明教众人准备集体杀身的那段描述,可以看出端倪: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大数已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明教自杨逍、韦一笑、说不得诸人之下,天鹰教自李天垣以下,直至厨工伕役,个个神态庄严,丝毫不以身死教灭为惧。(摘自《倚天屠龙记》)

  从明教众教徒临死前的表现(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以及所念经文的一些内容(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可以看出,明教教徒的死法与常人是不同的,不但有与众不同的固定姿势(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还可能是自焚而死。这样的死法别说那个年代,就是放到现在,也会被人视为邪教和“邪魔外道”。只要有人在其死法上稍加渲染,就能轻而易举的将明教和“邪教”、“妖魔”联系起来。如果再进一步发挥,“魔教”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人见人怕的妖孽。(宣传的力量,一大如斯)

  不过,我始终不相信“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能想到这么做,所以我首先想到的是成昆,他有充足的理由和智慧那样做。在倚天里,似乎也是近几十年才有魔教一词,正派人士才视之如寇仇、不灭不快。(成昆在回忆阳顶天和他师妹的关系时,说阳顶天是“当上明教教主”,说的是“明教”而不是魔教。可见数十年前,明教还没有被抹黑为“魔教”)

  当然,朝廷并不是总使软的,汝阳王府所养的武林高手,就是用来和中原武林硬碰硬的。早在屠龙刀初次现于倚天江湖之时,朝廷的武林死士就参与了争夺。朝廷生怕有人拿着屠龙刀“号令天下,不敢莫从”,以之对抗朝廷。而对于屠龙刀以及其他江湖之事,朝廷也一直密切关注,所以才会在十年后张翠山甫一回到中原,就展开行动,计擒张无忌,以逼出屠龙刀的下落。对于中原武林人士,朝廷不但软硬兼施,而且无所不用其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