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主遇到王子以后——我在上海十年的傻鸟青春》
第8节

作者: 完美什么完美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28 16:17:08

  (6)
  到MH集团的第一天是异常忙碌的,到杨总办公室报道后开始和张默交接工作,她的态度冷漠而不配合,使用的语言简短的不能再简短,
  譬如:“这个你收好,在这里签个字。”
  “这些是**档案。”
  “那些是**文件。”

  。。。。。。
  刚开始我还试图在每件事上延伸一下内容,因为在对MH集团内部架构及事务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这种工作交接的确让我一头雾水。
  可是每次都被张默粗鲁而傲慢的打断了。
  “具体的要你自己去了解。”
  于是我闭嘴。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徒劳时一定会停止,因为我憎恨一切W等于零的行径。
  看来张默的离开一定不是自愿的,至少不是心甘情愿的,我之前的担忧不无道理。
  一个小时下来,我除了拿到两个柜的钥匙并无其它收获。一个保险柜,里面是集团内二十几个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章。一个文件柜是集团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

日期:2010-04-28 16:26:25

  到杨总办公室简单汇报了一下交接情况,杨总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
  “张默太不会做人,得罪了太多人。”
  其实这句话的杀伤力对我来说很强,因为我知道自己也不是世故圆滑之人,于是暗自告诫自己遇事要三思而后行,改掉心直口快的毛病。
  还好,杨总接下来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架构和人员包括董事长,让我对整个集团有了初步的认识,情况还的确让人啧舌。
  以下是我听后的总结,当然是用我自己的智慧和语言。
  集团董事长王大千,初中毕业,小时候混迹于杨浦纺织厂棚户屋一带。改革开放后做出口白布生意发家,后涉足地产业并一发不可收拾。

  众位总经理中有三位是董事长的嫡系,其中两个是外甥一个是妹夫,均不曾受过高等教育。
  其他几位总经理,有从国外高薪聘回的专业人士,也有银行政府下海的公职人员,还有和董事长一起打天下的亲信。
  我归集团行政法务总经理杨总领导,集团办公室的8个秘书及公司员工食堂的5个阿姨归我领导,另外集团小车队及保安队下挂集团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一共有8个秘书,一个叫孙小敏的女孩子负责员工录用手续、社保等人事工作;一个负责行政日常采购及集团董事长日常杂务的叫李璐;另外6个分担所有子公司总经理的日常行政工作。人家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8个秘书外加我一共9个,MY GOD,这可是三台戏!
  看着走廊一边最大的那间办公室,面试时注意到的那间超大,带窗的。王璐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董事房间,并给关公神像上香。
  董事长办公室里面远比外观要气派的多,有五十个平方那么大,并且里面有一个专供董事长休息的套间,这个有独立洗卫的套间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
  果然如王璐所说,董事长在下午时分来到办公室,当时我正站在他办公室门外的办公区域内和孙小敏了解集团的人事工作状况。
  他的形象真是完全颠覆了董事长这个头衔在我心目中应有的形象。

  一件黑色V领的长袖T恤,下面是一条阔角牛仔裤,而且裤脚是毛边的,头发整齐的安抚在脑后,完全没有笑容甚至表情,后面倒是跟着一个西装格履年轻人,走到快到办公室门前时,快步绕到前面来开门。
  我暗自吸了一口气,继续手头的事。
  我听见他用上海话吩咐王璐,我没能听懂,只觉得他声音沙哑而粗旷,在安静的办公区域里穿透力极强,而且属于完全不礼貌,不客气的那种。估计这是告知整个楼面,老板来了!

日期:2010-04-28 16:56:14

  (7)
  没几天我就发现,我是唯一一个不会说上海话的人,也可以这么说,除了我,公司上下几乎所有人都是上海人,还有一个是董事长的跟班小可是广东人。
  说到上海话,我真的很感慨上海这10年来的巨大变化。2000年的时候,上海随处可见这几个字“请讲普通话”,比如公交车站的站台上,地铁售票处,派出所办事窗口……那时的上海似乎还未准备好迎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洗礼,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从来用不到普通话,尤其是年龄偏长一点的人,以致于他们不会讲,或者讲起来真的很累。

  办公室的8个女孩子还好,至少见到我还会自动转换普通话频道,而财务室的一些年龄偏大的会计就不来三了(不行的意思),有一个财务主管50几岁了,每次叽哩呱啦冲我讲完以后都用很费力的普通话补充一句“不好意思,我真的讲不来普通话。”
  那时,我经常动在办公区也贴一标识的念头,超黑粗体的五个大字——请讲普通话。
  其实想想,在这个本地化的集团公司里自己才是另类。
  于是拼命学习上海话,上班时告诉同事不必再转换频道,回到家把电视频道锁定在什么《老娘舅》啦,《新上海屋檐下》啦那些方言肥皂剧。再加上每星期,参加集团公司总经理例会,还担任会议纪录的“重任”,没多久,我的上海话听力突飞猛进。
  有“好事者”还搜集来一些上海话考级题目来测试我,使得我连一些不常用的,甚至有些刮三的上海话也听得懂,刮三这个词,到现在我也只会用不会解释,可见上海方言的深度。


日期:2010-06-02 17:03:51

  每周例会,董事长是从来不参加的,再加上他进办公室的时间基本上是我坐等下班的时间,所以几个星期下来,不曾和这位大人物有过正面接触。
  很快就发现,公司里所有的人都比较轻闲,就连我这个刚进公司本应该应接不暇的人也不例外。每天例行的公事情签各种采购的单子,还有车队司机们的报销单。
  一天下午,突然来了一位很陌生的阿姨,前台小秋直接把她带到我办公室了,并和我介绍:
  “卓小姐,这位是玫瑰园那边的阿姨,来找您报销的,以前是找张默的。”
  我听着有点云里雾里的,玫瑰园是哪儿啊?给谁报销的?什么钱啊?脑袋里一大堆问号。

  阿姨见到面生的我有点拘谨,拉了拉衣角把一叠零乱的票据放在我办公桌上,说“这是小姐那里这个月的一些开销。”
  我指了指办公室外面的一个座位,请她等一下,然后把王璐叫了进来,还没等我问,那丫头看我一脸的疑惑就明白了,压低声音对我说:
  “董事长的女人住在玫瑰园,来的是她们家的阿姨,每个月来报销什么买菜啊一些杂费的,等下你签完了还得拿给董事长签。”
  明白了,“董事长的女人”意味着什么。我简单的翻了一下那叠票据,有手写的白条儿,有街边买来的那种收据,也有超市的收银条,品种可就五花八门了,菜肉蛋鱼,洗洁清,灯泡什么都有。
  我拿了张报销单填上金额,2354.8,然后我去了杨总的办公室,这事儿我得请示一下,因为需要我拿给董事长签。
  杨总笑的有点诡秘,问我,“你知道**航空公司的形象大使吗?”我摇了摇头,这个不是我感冒的范围啊。
  杨总站起身来,“正好一直没机会引见你给董事长,现在他应该在,一起过去吧。”

  然后又不经意的来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她可跟了老板很多年了。”
  来到董事长办公室门前,里面传出董事长洪亮粗旷的声音。敲门进去,董事长坐在台子后面的老板椅上,跟班小可站在桌前。
  坐在老板台前面的椅子上,杨总介绍说:这是接替张默工作的卓卓。
  赶紧正了正身子问了声:“董事长,您好!”
  “其实在办公楼里见过您很多次,就是没敢冒然做自我介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