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朱熹的故里——婺源,千年龙脉与大唐后裔之谜(帝胄龙脉)》
第46节

作者: wuxuehua3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图为上述领导从考水村唐太子墓(八卦坟)下来

日期:2010-06-12 17:20:28

  考水村,婺源县紫阳镇辖村。考水(又称考川),为中国“明经胡氏”发源地,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胡氏,即为考水迁去。   考水有“书香门第、礼仪之邦”之美誉。朱熹曾题词“明经学校,诗礼人家”赞颂考水。考水始祖明经公倡明经学,为世儒宗,后人皆有重教崇儒之风,累代赞缨,科第接踵。宋有“胡伸汪 藻,江南二宝”的胡伸,元有“七哲名家”的七贤等,历代中进士者二十人。现代著名大学者胡 适、徽商江南巨富胡贯三、书墨世家胡开文、中药企业家胡庆馀、近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的祖籍都在考水。   考水聚落,山川秀色与古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布局合理,典雅别致。考水保留的古民居建筑,全是徽派特色,马头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剔透玲珑,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维新桥于清代康熙年间重建,桥上有亭,亭联曰:“桥亭典雅疑别墅,寮阁峥嵘掩村扉”,便于行旅与农人憩息。令人瞩目的太子墓,有一千零二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此墓座落在距村一里远的黄杜鹃,八卦陵,坟前大石碑镌刻着“始祖明经胡公之墓”八个篆体大字。石碑剥落的斑点和裂痕记载着千年的雨雪风霜,历经多少个朝代,依然若旧,是遐迩罕见的古迹。

  历史
  考水村始建于唐末(公元904年)距今一千余年。考水村原属婺源县高砂乡下属行政村,不久前撤乡并镇划归紫阳镇管辖。虽距离繁华的县城不远,然而,进入考水村,就像进了世外桃源,一条小河清澈见底,考水村口一座廊桥拱立小溪南北,黑瓦白墙,“维新桥”三字了无尘泥俗垢。水草边的骑牛牧童,水埠头捶洗衣物的女子都成了青山绿水的景致。   考水村有三条街,分别为前街、中街、后街。三条街“风水”迥然不同,相传前街出富人,中街出高官,后街出布衣。正因如此,人们竞相选中中街和前街而居。据村史记载清乾隆年间中街的地基涨到每平方米一千块大洋。因此,后街逐渐凋零、败落,空留下一截截残垣断壁。   中街有进士第、文昌阁、郡马楼、文笔台,全是清一色官邸人家。“上海道一颗印,还不及考水中街一封信”。这句话令考水人引以为荣,流传了十几代人。   在考水前街上,宗祠古院、琴房书院、舞榭歌台……粉墙、黛瓦、飞檐、翘脊、雕梁、画栋;楼、阁、亭、榭、走廊、影壁……都是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由于岁月的磨损,这些集儒家大成的建筑都老了、瘦了,沧桑毕露。

  名人
  考水曾诞生过“江南二宝胡伸汪藻”的胡伸,兄弟进士的胡持、胡博,父子四进士以及元代七贤七进士。从唐代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整个中国也不过产生了10万名左右进士,而考水村中进士者有据可查的就有十余名之多。还孕育了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江南巨商胡贯三、书墨世家胡开文、中药天子胡庆馀、文化泰斗胡适等。
日期:2010-06-12 17:37:20

  ※※※※※※※※※※※※※※※※※※※※※※※※※※※※※※※※※※※※

  考水村西头的青石板路上,出现了一个缓慢移动的火把。远远望去,依稀看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中年人,跟在中年人身后的,是一个走路蹒跚的老头子。
  他们就是胡德欣和刘勇国。
  在村西一间屋子的阴影下,胡德谦望着那渐渐远去的火把,直觉告诉他,这个刘勇国绝对不是普通人。不看别的,就冲着那手以假乱真的化妆术,那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办得到的。在刘勇国穿衣服的时候,他看到刘勇国那支插在腰间的手枪,是一把美国造的M1911式45口径勃郎宁手枪。这种手枪的性能好,威力很大,近距离作战一枪一个,毫不含糊。他几年前去南昌参加商会会议时,有幸见到了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那些紧跟着熊式辉身边的人,腰间插着的就是这种枪,而不是大家所认识的德国造盒子枪。当时有一个当过兵的商会成员,向他介绍了这种枪的来历和性能,所以他认得。

  这种枪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有这种枪的人,那都是保护高层人物的人,个个能文能武,都有以一抵十的好功夫。
  这样的一个人,来婺源究竟要救什么人呢?难道日本人的手里,还有一个大人物?
  他低声对身边的人说道:“留两个人在这里看着那边,一旦听到枪声,就立刻带人过去!”
  尽管刘勇国说了那样的话,可他仍不放心,毕竟他们才两个人,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就是再本事的人,也抵不住对方人多。
  看着那一点火光消失在山道的尽头,胡德谦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坐在太师椅上,他没有一点睡意,竖起耳朵,想听到山谷那边传来的枪声。可是除了守在门外的乡丁发出的咳嗽和脚步声外,并没有其他异常的声音。
  却说胡德欣和刘勇国沿着村西的石板路,拐进了一条山道。往前走了一阵,他指着前面山谷里那黑糊糊的建筑,低声说道:“那就是了!”
  刘勇国低声说道:“这种时候,老和尚一定睡了,你去敲门,就说今晚村里有个小媳妇生孩子,可一直都生不出来,公公连夜来求菩萨保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